一年以來,俄烏戰爭使得核威脅的緊張空氣,始終籠罩全球。
俄烏沖突的本質,與其說是俄烏矛盾,不如說是俄羅斯和西方的事情,或者更準確的來說,是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事情。
美西方不僅壓縮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間接導致了俄烏戰爭,而且還不斷拱火,不斷升級武器援助等級,加速沖突的升級與白熱化。為此,俄羅斯已經用實際行動表示出,不惜動用核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縱覽全球,經濟上哀鴻遍野,政·治上爾虞我詐,戰爭的種子到處生根,戰場早已硝煙彌漫。美俄較量僵持不下,核戰爭始終處在爆發的邊緣!
三戰會不會到來?核戰爭會不會打響?未來的希望在哪里?中國應當持有怎樣的核戰略?這一連串的問號該如何回答?
今天五個核武器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這與其他四個核武器國家相比,可謂獨樹一幟。美國、英國和法國一直堅持實行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中國自擁有核武器之日起就鄭重聲明,在任何時侯、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用核武器,此后又承諾:無條作地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我器。這就是中國一直堅持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六十多年來,美蘇核戰略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不斷地進行調整,而中國的核戰略則一以貫之。即使在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仍然僅僅維持著一支規模非常有限的核力量。
為何如此?不是因為中國頑固不化,而是因為毛澤東對于核武器本質熟悉那個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因為毛澤東大大超前于時代的遠見卓識。
1945年8月,在美國兩顆原子彈先后投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后,許多人對原子彈狂熱迷信的情況下,毛澤東清醒地指出:“原子彈能不能解決戰爭?不能!”“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斗爭,原子彈是空的。”
接著,面對世人“聞核色變”的情況,毛澤東又提出了遠遠超前于時代的“原子彈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只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并不可怕。當然,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20世紀50年代,中國在朝鮮戰爭和臺海危機中多次受到來自美國的核威勵和核訛詐。面對殘酷的現實,毛澤東深刻地感覺到應對核威脅和核訛詐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發展核武器、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他明確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在以毛澤東的堅強領導下,20世紀60年代,中國排除各種困難險阻終于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彈、氫彈。
但是早在1947年初,毛澤東就明確指出,“原子彈的誕生,也就結束了它的生命。全世界那些蠢人在侈談原子戰爭,但是原于彈在戰爭中已不能再度使用。”后米,他又說核武器“是嚇人的求西,費錢多,沒有用”。
一方面,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殺傷效應和難以防御的特點,使得他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作戰武器,而主要是威懾對手的政治武器。所以,近80年來,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輕易的使用核武器。另一方面,核武器畢竟是一種武器,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作為武器的內在屬性。
毛澤東曾經說過:“偶然出那么一個瘋子,他用原子彈打來了你怎么辦?”“想發動戰爭的瘋子,他們可能把原子彈、氫彈到處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必須要擁有核武器,維持必要的核報復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防止核戰爭。
所以,毛澤東說“再有十年,原子彈、氫彈、導彈都搞出來了,世界大戰就打不成了”幾十年來的世界果然如此!至今為止,三戰爆發的沖動雖然常常發生,但終究沒有打起來。
當今世界,核武器仍然是顯示大國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籌碼。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堆持著一支精干、有效的核力量。這既有效地維護了國家安全,又沒有像美俄那樣為龐大規模的核武庫所累。這樣的局面得益于當年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堅持獨立自主發展核武器的英明決簧,得益于毛澤東那富有遠見卓識的核戰略思想。
本書,是目前能見到的唯一一本比較全面系統地研究毛澤東核武器與核戰爭論述的專著,他詳細的收集、解讀了毛澤東在1945年-1974年件發表的相關演論,內容十分全面豐富。
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和軍事家,他發表的許多關于核武器與校戰爭的觀點都是超越時代的,很多并不為同時代的人所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與現實越發證明了他那超前的預見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核時代的歷史已經表明,中國的核戰略在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發展、促進國際安全和穩定大國角力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毛澤東的核戰略思想是中國核戰略的邏輯起點和考量基點,是中國核思維的理論精華,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本書,可說是了解中國核戰略,理解中國和思維的必讀之書!
毛澤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位偉大領袖。如果說“兩彈”是他留給與后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形資本,那么他生前發表的諸多關于核武器與核戰爭的論述,則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