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1月,北京處在嚴冬季節(jié),時逢困難時期,人們更覺得寒冷難挨,此時此刻,沒有人知道,一次不對外宣傳的、與會人數達七千人的大會正在北京舉行,全中國高、中級大員云集一堂,謀劃著國家走出困局、恢復民生的大事。
大會討論時,對于“大躍進”期間表現出來的錯誤,大家的分歧不大,但若追究這些錯誤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犯錯誤,錯誤的根源是什么這樣一些深層次問題的時候,大家的認識就不一致了。他們各抒已見,看法很多,有些意見很快就突破了劉(liu)、鄧報告的認識范圍。
如果說劉的報告談得比較抽象、籠統(tǒng),那么大會的討論則相當具體、深入、廣泛,其中不乏遠見卓識與真知灼見,即使今天看來,也令人為之擊掌!
綜合起來,大體有以下一些意見:
二是認為犯錯誤的關鍵原因是在“反傾向斗爭”問題上,或者說是因為黨內斗爭過火。
一些人說:幾年來的經驗教訓,光是從反右考慮問題,把黨內一些不同的意見,也作為兩條道路的問題斗爭了,根本問題在這里,光說沒有經驗是不行的。言之無罪到言者有罪,各級黨的組織不能推之無經驗。還有人說,黨內斗爭過火,時間過長,挫傷了一些同志,也使黨外一些干部存了戒心。光說腦子發(fā)熱,不能真正地吸取教訓。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
有人舉例說:在干部中開展一個拔白旗、插紅旗運動,強調“把一切竊據在領導崗位上的白旗拔光,不管他們的功勞多大,歷史多長,地位多高,只要他們是白旗都把他們拔下來”,致使許多干部不敢真講話,擔心被當做白旗拔掉!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
甘肅、青海兩省有些人還針對1960年冬的整風整社工作提出意見。他們問:信陽經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在甘肅推廣是否適當?
信陽是“大躍進”的重災區(qū)。在追查信陽問題時,上級認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民主革命不徹底,是壞人掌權,因此在全國開展了整風整社運動。對此質疑的人,也包括湖南的同志。他們問:“整風整社運動究竟哪些對哪些不對?要請省委加以說明。信陽經驗究竟是不是成功的經驗?要請創(chuàng)造人作個報告。”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
可以看出,這些意見也很尖銳,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以上壓下,搞一刀切。幾年來,上邊聽不得下邊的不同意見,動不動就上綱為思想路線問題,就定性為右;對于出現的問題,總是簡單地以階(jie)級斗爭的觀點去分析和處理,動不動都搞成擴大化,比如反右擴大化,致使沒有了不同聲音。也就是說,主要在于不斷地用思想路線劃線,在于黨內的斗爭過火。劉的報告稿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明確具體的闡述。
三、是認為犯錯誤的原因是主觀主義造成的。
他們說:這幾年我們的主要問題不是分散主義,也不是高指標,而是主觀主義以及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懲辦主義的組織手段。高指標、命令主義、懲辦主義都是由主觀主義產生的。很顯然,這是犯錯誤的思想根源。中(zhogn)央的報告稿強調“沒有密切地接觸實際,認真地去進行調查研究”,實際上也意味著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
——《變局 七千人大會始末》
《變局》一書中,都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許多都是現在文獻中很少提及和注意的部分。通過他們,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當年大躍進中的歪風,到底是怎么刮起來的,那些人在其中發(fā)揮的好的作用,那些人發(fā)揮了壞的作用,各大員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書中大量的文獻材料,可供諸位分析參考。
毛主席對七千人大會,做了一個十分令人滿意的總結,收到與會七千多人的熱烈歡迎,那就是《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在這個長篇講話中,講了六點:
第一點,這次會議開會的方法;
第二點,民主集中制的問題;
第三點,我們應該聯(lián)合哪一些jie級,壓迫哪一些jie級?這是一個根本立場問題。
第四點,關于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
第五點,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第六點;要團結全黨和全體人民。
這六點每一點看來都通俗易懂,然而卻是結合著1958-1962這四年之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來談的,談得很深入,又很通俗,叫人拍手稱快。為什么七千人中那么多人那么大的意見,但是毛主席的總結卻讓人把手掌拍的通紅,反響那么的熱烈那么的擁護,可見毛主席絕非泛泛而談!
然而,80年代后期出版的各種書籍,包括十分權威、十分全面的《毛澤東文集》,都悄悄地將毛主席的講話做了很多刪減(沒有任何注明,不仔細看都發(fā)現不了),例如《文集》就沒有毛主席講話的第三點和第五點。
所以,小編特將1978年出版的這個小冊子找來,放在一起,以備大家的深入學習需要。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