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1周年。當年那個在南湖小船上成立的黨,如今已歷經百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也逐步走向強國復興之路,前途一片光明。如今回頭看,我們的黨雖歷盡艱辛,卻終歸是走向光明燦爛----這是當代人普遍的看法。 意大利著名史學理論家克羅齊曾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代人書寫歷史無疑會受到當時社會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影響。所以,今人書寫黨史,站在今日之成就的高度上,看過往之路多是曲折偉大。很難說現在有哪一本書是完全客觀、脫離現在意識形態束縛書寫歷史的。但是,兼聽則明,學習歷史也當如此。我們可以讀不同時代書寫的的“當代史”!恰如這一套《風云七十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與中國》。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這套書出版于1991年,正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低谷期,新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曾經共產主義的標桿——蘇聯已經蛻變,大開國門,接受了西方和平演變。1989年12月3日,美蘇兩國領袖在馬耳他的高峰會上宣布結束冷戰。毫無疑問,勝利者是美國。之后,歷史終結論大行其道。 這個時刻,對于中國而言,無疑是困難的。在國內,國家剛剛進行改革開放,物質并不充裕,正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國際上,中國同為冷戰失敗的一方,處處受到美國的忌憚和限制,又失去了共產主義的思想陣地。彼時彼刻,失意的中國和中國人又是怎樣書寫、解讀我們的黨史的呢?其中包含了怎樣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呢? 具體請大家看看這部《風云七十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與中國》,它是由上下兩冊構成,由《中共黨史研究》編輯部編輯而成。主編是郭德宏,他是一位著名黨史學者,曾任中國現代史學會會長。郭老師為了這一套書,花了許多心思。他認為過去出版的系統反映黨的歷史的書籍,多是講義或理論性的,偏重于宏觀的、全面的概括、分析和抽象,生動具體的材料不多,可讀性和感染力不強。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他們特意編寫了這套黨史。書里選取了很多豐富生動的材料,其中不乏優秀的文藝作品,特別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精心編輯,使這些文章能系統地反映黨史。 而且很多文章本身就是研讀歷史的重要資料、報告等,由此編寫而成的歷史更具真實性。比如文中講五四運動后,中俄開始交往,中國的第一支共產主義火炬——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的過程,就是選取的當時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羅章龍的文章《椿園載記》; 書中關于偉大的延安整風運動這一章節,選取的也是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陜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維漢同志的《回憶與研究》;而關于國旗國徽等方案的指定,書中選取的也是親歷者彭光涵的文章。 本書熔真實性、可讀性于一爐。讀來讓人手不釋卷。你既可能為歷史的某些失誤而喟然長嘆,更會為黨的光明前途而振奮不已。同時,本書具有史料性、資料性和永久的保存性。你如果想知道中國共產黨這七十年來任何一件大事的來龍去脈,趕緊來翻閱這部《風云七十年》吧!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重讀老舊書∣好書都在這! 長按并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好書, 添加新客服(17791526186)就能看到!
「 支持紅色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