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輩子,一套書,簡單又復雜,平凡又神奇。馬克思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而他之所以偉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寫了《資本論》。為了這本書,馬克思從1843年,一直到1883年逝世,從25歲到65歲的這40年里,他飽受生活之苦,勞累之傷,疾病之困,思緒之煩。
這部凝聚了馬克思畢生心血的鴻篇巨制,他生前也只看到了第一卷的出版,其他三卷在他去世11年后才陸續出全。我們應該感到很幸運,不是去寫《資本論》,而是去讀《資本論》;可就算如此,閱讀一部《資本論》對不少人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資本論》擺在書桌上,我們曾不止一次地想去讀,也不止一次地翻開它,還不止一次地放棄它。求知的欲望,碰到晦澀的語言,總會讓人反反復復,來來去去。
(點擊上圖進入微店購買)
我想:相比起直接讓大家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不如讀一部更為淺顯的講解《資本論》的導讀書更為合適,既能避免走彎路,同樣也能與時俱進。畢竟----真理不應只是空置高堂,更應植入普羅大眾之心。
這部由盧森貝寫的《<資本論>研究》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好書!這部書共有三卷,短小精悍,非常不錯,許多同志與書友都對這部經典贊不絕口。
(點擊上圖進入微店購買)
在這部經典名著的前言里,作者盧森貝是這樣跟我們說的:不重述馬克思的意見,而是幫助讀者探索他的見解的發展和依據、從某些情況得出的結論。他還說,馬克思的分析是從商品----“資產階級社會的經濟細胞”開始的,所以我們應該探索整個資產階級經濟極其復雜的結構,以及這種細胞是怎樣組成更為復雜的“骨骼”的。
作者還接著告訴我們,《資本論》的內容跟形式都不容易理解,讀者要慢慢地仔細地讀,時常溫習已經讀過的部分。當然了,盧森貝作為一個學者,他也很懂得年輕人迫不及待、想很快掌握、理解、甚至是精通《資本論》的心,所以他勸我們不僅要克服客觀上書本的閱讀困難,還要在主觀上克服自己的沒有耐心。
最后,盧森貝特別說明了一點,這部書是準備給要從頭至尾系統閱讀《資本論》的讀者看的。所以,要想發揮這部《<資本論>注釋》的最大功效,也是離不開《資本論》的。這就有點像武俠小說里的“獨孤九劍”,沒有深厚的內力,光有絕世的劍法,就發揮不出來它的威力一樣。
雖然使得一手“獨孤九劍”可以冠絕武林,然而參破馬克思盡畢生功夫寫下的《資本論》,卻能看破世間萬物的規律,讀這些前賢的書,好比在跟他們高談快論,這同樣也不失為人生一大快事!
現給大家附上《<資本論>注釋》的目錄:
第一篇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商品
第二章交換過程
第三章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三篇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五章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第六章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七章剩余價值率
第八章勞動日
第九章剩余價值率和剩余價值量
第四篇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十章相對剩余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協作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第十三章機器和大工業
第五篇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第十四章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
第十五章勞動力價格和剩余價值的量的變化
.......
目錄真的是太多了,一下子也不介紹不完,本書的內容特別扎實,我就不這里再贅述了。如果您想從下往上看清中國的時勢、市場經濟的未來走向、資本的前途,以及我們關于現實社會的困惑,一定可以在這部《<資本論>注釋》中找到答案!
經典老書,由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于1963年,只有10來套,感興趣的同志跟書友一定不可錯過!
(點擊上圖進入微店購買)
燎原書店客服微信:13152112530
如有疑問,請聯系客服
「 支持紅色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