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
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來學一學毛主席關于生死問題的獨特看法,我相信一定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啟迪。
毛主席在各種場合,曾反復講過這樣一句話:“共產黨員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困難嗎?”
毛主席說,怕死是沒用的,怕死不能制止死亡,只能導致死亡。
毛主席是堅定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多次坦然地談到自己的生死問題,體現了一個偉大的人民領袖那廣闊的胸襟、博大的胸懷和無產J級革命家的無所畏懼的樂觀主義精神!
毛主席說,我并不希望死,我希望能親眼看到帝國主義的末日。但是,如果我不得不死,我也不害怕!
毛主席面對死亡是從容不迫的。
毛主席在轉戰陜北期間曾說過:他扔他的炸彈,我辦我的公!
他面對有人提議將自己的長子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國內時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
毛主席的生死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底蘊。
毛主席在面對死亡時,是大度的,甚至是歡樂的。
毛主席吸收了道家關于生死自然的思想,他贊成莊子老婆死后,莊子“鼓盆而歌”的做法。毛主席曾經說對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死了,你們可以開個慶祝會,要興高采烈、滿面春風地向世界宣布:這個大會是個勝利的大會,毛澤東死了,我們大家來慶祝辯證法的勝利!
毛主席還說:我生前吃魚多,死后把我火化了,骨灰撒到長江里喂魚,好讓魚吃肥了,繼續為人民服務。這就叫物質不滅定律。
聽聽毛主席的這些談話,我們普通人對死亡的恐懼也是大為減少了!
毛主席認為,生命活動的過程中,生與死也在不斷地相互斗爭,也可以互相轉化了。
是啊!
如果沒有舊事物的死亡,也就沒有新事物的誕生。
毛主席置生死于度外,從而克服生死大難,實現了生死問題的圓滿解決!
而更重要的是,毛主席之所以將死亡看得“風淡云輕”,是因為他自己已經把生命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的事業中!
毛主席將個人的生死與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所以才成就了一曲生與死的頌歌!
毛主席成熟的生死觀是非常值得我們普通人借鑒的!因為每個人其實不管是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還是對親人的生老病死,都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恐懼!希望我們學習毛主席的生死觀,面對疾病和死亡,也可以更豁達一些!推薦閱讀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談生死》一書!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我將本書的目錄摘錄如下,大家就可一目了然!
序篇:人生自古誰無死
一、樂觀奮斗:毛澤東生死觀的價值追求
1.“人生無處不青山”
2.“野蠻其體魄”:樂觀奮斗的物質基礎
3.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
4.“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5.“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6.“我是樂觀主義者”
二、不茍且偷生:青年毛澤東的生死觀
1.“子期競早亡,牙琴從此絕”
2.”非為奮斗而死,死有余哀!”
3.趙五貞自殺:全是封建婚姻卷的禍
4.自殺:人格的發現和實現
三、死得其所:毛澤東闡釋死的意義和價值
1.“取義拼一死,九泉含笑亦冤魂”
2.“生為階級,死為階級”
3.“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4,“民族英雄,雖死猶生!”
5,“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6.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7.”以身殉職,不亦偉乎”
8.一句流傳千古的口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9.在生死搏擊面前,毛澤東提出了“五不怕”
四、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面對親人的死亡
1."一掬慈容何處尋”
2.“恨昊天不遺一老,無情無情太無情”
3.“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4.”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
5."楚雄是個好伢子”
五、從容慷慨:毛澤東十次面對死神威脅
1,韶山脫險:毛澤東第一次遭遇“死神”
2.虎口脫身:毛澤東與死亡“擦肩而過”
3.”富田事變”:刺客把槍口對準了毛澤東
4.于都病危:毛澤東面對病魔的“困擾”
5.長征途中:毛澤東險象環生
6.轉戰陜北:“他扔他的炸彈,我辦我的公”
7.特務破壞:毛澤東城南莊遭遇敵機轟炸
8.訪蘇路上,美蔣特務要對毛澤東痛下殺手
9.國慶大典:秋特要炮轟天安門城樓
10.林彪事件:毛澤東遭遇黨內“接班人”的暗算
以上為目錄的全部內容,大家如對生死這個問題也希望有進一步的思考,可閱讀全書!這本書是非常不錯的,充滿了辯證法的精神,把毛主席有關生死的思考都整合在一起了!
大家如需要,可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如在微店操作不便,可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在微信上購買
燎原書店客服微信:1315211253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