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5年2月,德國社會民工黨(愛森納赫派)和全德工人聯合會(拉薩爾派)在哥達召開了合并預備會議,并擬定了合并綱領草案《德國工人黨綱領》,馬克思在1875年5月為反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內的機會主義派別,寫下了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哥達會議上提出的黨的綱領草案的批評意見。并把它和信一起寄給了白拉克,后來該著作被通稱為《哥達綱領批判》,這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馬克思的經典著作的寫作背景。
這個哥達會議雖然離今天已經有146年了,但是在這個會議上擬定的綱領對我們后人還是有相當大的借鑒意義的。
“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因為有益的勞動只有在社會里和通過社會才是可能的,所以勞動所得應當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權利屬于社會一切成員。”剛剛的這段話屬于德國工人黨綱領的一部分,看起來非常正確,可能相當多的人都沒能看出來:實際上它是資產階級的說法,具有相當的欺騙性!
“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這第一句話是正確的嗎?馬克思在這本書里是這樣跟我們說的:自然界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的源泉(物質財富本來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勞動本身只是一種自然力的表現,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這句話只在勞動具備了相應的對象和資料這層意思的時候才是正確的;
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做隸屬于他的東西來處置時,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就成為財富的源泉。
上面馬克思說的2段話聽起來很是拗口,不好理解,我為大家打個比方,這樣應該會好一些:
我們在山上偶然發現有一眼純天然未開發的泉水,于是過去喝,這眼泉水就發揮了它的使用價值----為我們解了渴。這就是自然界為我們提供的一種使用價值,我們并沒有經過對泉水的勞動,泉水也就不能變成什么財富,很好理解,泉水還只是在提供它的使用價值。
而當我們跟山下其他的人宣布自己發現了這眼泉,所以就具有了它的所有權;我們接著用瓶子把它裝起來,運到山下,賣給其他人喝,以此換得貨幣,這就變成了我們的財富。我們在這個交換過程中的勞動對象是泉水,勞動資料是瓶子,我們用自己的勞動把水裝進瓶子就可以帶到山下賣給沒有的人喝,于是泉水由原先的使用價值變成了后來的交換價值。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勞動才變成了使用價值的源泉。我們繼續用自己的勞動將泉水裝起來送到山下賣給其他人,換取貨幣,不斷重復使泉水的使用價值轉化為交換價值的過程。從此,我們就比其他人要多起許多貨幣了,這就叫原始積累。
好,例子演示到這里為止。
馬克思之所以在原文中諷刺綱領內的這句話在一切兒童識字課本里都找得到,是因為它的潛在含義----承認資產者擁有如山的財富和淵博的文化是靠自己的正當勞動得來的,也就是否認無產者拿回自己創造出的所有應得價值的正義性。
接著,馬克思繼續說道:
資產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給勞動加上一種超自然的創造力,因為正是從勞動所受的自然的制約性中才產生出如下的情況:一個除自己的勞動力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和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占有勞動的物質條件的他人做奴隸。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勞動,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生存。
既然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要不占有勞動的產品就不能占有財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勞動,他就是靠別人的勞動生活,而且他自己的文化也是靠別人的勞動獲得的。
勞動只有在社會里和通過社會,才能成為財富和文化的源泉。而隨著勞動的社會性的發展,以及由此而來的勞動之成為財富和文化的源泉,勞動者方面的貧窮和愚昧、非勞動者方面的財富和文化也發展起來。----這就是到現時為止的全部歷史的規律。
看完這3段話,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樣一個道理:原來之所以資產者富有和聰明,而無產者貧窮和愚昧,竟然是因為無產者所創造的勞動產品被有產者所剝奪走了。
這是146年前的情況,聽起來蠻久遠,好像已經過時了,但是,在這里:如果我們把這里的“資產者”換成“企業家”三個字,大家是不是就突然豁然開朗了?所以我們還要不要去羨慕馬爸爸王爸爸們呢?
我們對馬爸爸無比尊敬,充滿了向往,可是馬爸爸卻對我們說“九九六”是修來的福報,這個“福報論”怎么破解?他還想見三個人,一個是愛因斯坦,一個就是馬克思,還有一個不便提的中國人。當然,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見到馬克思本人了,要跟他神交的話,就得去讀他的書,這本《哥達綱領批判》絕對值得一讀!
由于篇幅有限,小編不能把綱領一一舉例說明,大家可以完完整整地閱讀這本書,并把哥達會議上擬定的這份綱領跟一九八一年通過的某決議進行對比,一定可以發現許多共同之處。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今天的文章比較枯燥,馬列經典著作難以避免,小編的精力、時間跟水平也有限;強烈建議大家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加上這本《哥達綱領批判 提要和注釋》!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總的說來,《哥達綱領批判》對拉薩爾機會主義作了全面系統的批判。同時,馬克思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辯證唯物論和唯物史觀以及由巴黎公社實踐經驗的基礎,在書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兩個主要階段;堅持消滅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無產階級只有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從根本上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建立社會主義的原理等等。
好書數量不多,先到先得,感興趣的同志和書友一定要盡快了!
如在微店購買操作不便,可直接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也可掃描二維碼添加好友,在微信上面轉賬購買更便捷。
「 支持紅色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