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的人們對生死這個問題就看得很重,似乎死是一條蛇,根本不敢觸碰,尤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
不久前我看到一部動畫片《大耳朵圖圖》的片段,圖圖問健康哥哥:“人也會死嗎?人不會永遠活下去嗎?”另一個小朋友就說:“有一種藥能讓人長生不死,嫦娥吃過。”健康哥哥糾正道:“世界上,沒有一種藥能讓人長生不死。”聽到這話,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傷心地哭了起來,害怕自己的爸爸媽媽突然有一天就消失了。
我們不必覺得動畫片就很幼稚,動畫片也是由成年人策劃出來,拍給小孩子看的,希望這些片子能好好的引導孩子。而往往現(xiàn)實中的人們跟這些小朋友一樣,當身邊最親的人突然去世時,自己也會嚎啕大哭。對于生死這個問題,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避諱談的,越是避諱這種事,猛然碰到時就越是不知所措,就不懂得如何回顧這一代人存在的意義。
在今天中國的很多地方,對于去世的人,各地基本都有這樣一種風俗,給死去的人開祭奠大會,在靈堂上先是鎖吶一吹,緊接著各種樂器交織敲打起來,喪事主持人經(jīng)過廣播向四面八方宣告這個人的死亡。靈前常聚集著一群婦女,眼淚汪汪哭得哀傷的樣子,嘴里哇哇有詞的念叨逝者生前對她的各種好。而常常談到的這些好處,有的是生前給了她一碗飯吃,又或者是在哪里讓她坐了一回車,等等此類。
我們看一看中國的古人是怎樣看待生死這個問題的。在王羲之那里:“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在李白那里,“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在蘇軾那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些名人有的想起死亡感到很悲傷,有的覺得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天地萬物只是一個寄宿的地方。
而毛.主.席談到自己的身后事時,對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說:“我死了,要開個慶祝會,你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最好能穿上鮮艷的、紅顏色或者是花顏色的衣服,要興高采烈的、滿面春風的去參加這個慶祝會。然后呢,你就大大方方地上臺去講話”。
他繼續(xù)告訴吳旭君要這樣講:“同志們,今天我們開個慶祝大會,這是個慶祝勝利的大會。毛.澤.東死了,我們大家來慶祝辯證法的勝利”。
毛.主.席還真就這樣的奇怪!中國人很避諱談及的問題,他卻是這樣地淡定看待!從古至今,很少有人把死亡看得這樣尋常,尤其是這樣睥睨世間的偉大人物。歷朝歷代的君主為了將生前的一切帶入冥間,無不大興陵寢。秦始皇修了一座規(guī)模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墓,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直接在山脈中開鑿,明太祖的墓周長達到當時南京城墻的2/3......這些功蓋千秋的皇帝無一不想“長生”,然而,最終也難免化作棺槨中的一堆泥土。
很多人把毛.主.席看作專制的封建帝王,但在這一點上封建帝王卻沒人能超越他。
毛.主.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給后人留下了什么精神財富?我們從他的一生中,尤其是他在對待死亡這件事情上,能悟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來?
這些,便是今天給大家推薦閱讀《毛.澤.東談生死》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惆悵。塵世中人都在為這“碎銀幾兩”奔波忙碌,人生真正的惆悵卻并不會因為這區(qū)區(qū)“幾兩、幾十兩碎銀”而消散。前人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給后代創(chuàng)造舒適和富足的生活,而是當后代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大家在生活中、工作中是不是這樣的?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多么希望心頭有一盞指路明燈。對于我們最廣大的普通勞動者來說,毛.主.席就是這樣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雖然毛.主.席他不在了,可是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思想武器作為送給后人的禮物,他的思想就像明燈放射出來的光茫,掃清那些阻止我們追求人生真正幸福的黑暗。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毛.主.席是如何面對無數(shù)次的生死問題,當我們想起自身遇到的種種問題時,同樣能把無窮思緒拉回到他那個時空里,看在他當時無比困難的情況下,想一想他在思考著什么,做出了怎樣的行動。這就是我們后人一代又一代不斷閱讀前人事跡的原因,并利用這種間接經(jīng)驗為現(xiàn)在的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美好生活。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看到:毛.主.席是如何具體地將“人生在世要活得灑脫,就必須樂觀,注意在歡歌笑語中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做到有張有馳。”這句話實踐到底的。
毛.主.席為什么會如此欣賞和推崇大寨這個不足60個勞動力的小村子?他第一次下海游泳時,平時風平浪靜的海上突起狂風暴雨,他卻還是毅然下海游泳?
作為一個主席,也作為一個長輩,毛.澤.東同志很少在旁人面前展示他私人感情的一面:他悄悄地把岸英的衣物收起來,在某個冷靜的夜晚他會也濕了眼眶;他跟小孩子見面時永遠是那么純真的笑,沒有平日一絲的威嚴;他知道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心腸柔軟,就先跟她打好了招呼:“我死的時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
小編衷心地希望大家,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后,能好好地思考一番生死的問題,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經(jīng)過毛.主.席的影響,大家都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探索一回人生存在的究極意義。
這本書書名叫《毛.澤.東談生死》,以講述毛.主.席自己和他身邊的人、以及受他影響的人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變化為主,但真正有價值的內(nèi)容遠遠不止這些。
如何走出低谷?如何才能改變頹廢的自己?如何才能成為跟毛.主.席一樣的人?如果想解開這些迷題,釋放自己的潛力,不斷把人生推向高峰,毛.主.席這部讀不完的大書怎么能錯過呢?!我們首先就應當注意他對生死這個問題的看法。
附全部目錄:
序篇:人生自古誰無死
樂觀奮斗:毛.澤.東生死觀的價值追求
不茍且偷生:青年毛.澤.東的生死觀
死得其所:毛.澤.東闡釋死的意義和價值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面對親人的死亡
從容慷慨:毛.澤.東十次面對死神威脅
辯證法的勝利:由生到死是自然法則
結(jié)束的話
如在微店購買操作不便,可直接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在微信上轉(zhuǎn)賬購買,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