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哲學,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皺起眉頭來:就是深奧難懂的思想、精神、物質、廣延這些概念三兩下就把人繞暈了,咱哪里有閑功夫去了解它?還有的人又要說了,咱就算了解這些東西又有什么用呀?跟我們吃喝拉撒睡有什么關系?
弄懂了它,就能住得起房、買得起車、看得起病、娶得起媳婦了嗎?還別說,關系確實不小!咱弄懂了它,就摸得清許多事物表象背后的一點本質了!
請看我為大家細細道來:
哲學首先就是世界觀,就是我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或認識,又是能幫我們對事物進行研究的思想方法。研究哲學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正確的世界觀和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達到科學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目的。
在社會上,大體由這幾類世界觀的人群構成:
悲觀主義者: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完全沒有希望的;
宿命主義者: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決定于鬼神和上帝;
專制主義者和法西斯主義者:他們認為全社會的廣大勞動者要向少數統治者或獨裁領袖屈服;
享樂主義者:他們認為人生在世就是要來享樂的,不值得嚴肅認真地看待;
唯物主義者:他們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變化都有它現實的原因和規律。
像第一種人,他們認為人有意志,所以就會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會帶來痛苦。因為如果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會感到痛苦,而要實現任何一種欲望的過程,都會遇到無數的麻煩和困難,這也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實現了滿足,也只是暫時擺脫痛苦,隨之而來的就是無聊和空虛。
即使一兩個欲望滿足了,其他也滿足不了,舊的剛實現,新的又產生了。人生就是一場為抵抗死亡的痛苦的斗爭,還注定要失敗。
第二種人呢,拼命忍受社會的毒打,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得過且過,多活一天是一天,覺得世界是由鬼神和上帝在暗中支配的,他們對“生命的中的一切早己暗中標好了價格”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阿Q就屬于這類人。
第三種人呢,就把壓迫和剝削別人當做是自己想當然的權利,像前不久黑龍江某大學爆出過學院部門干部以身份壓比自己低一級的學妹事件,“這是咱們美工部部長張美玉,叫學姐!”
第四種人,就是整天閑游浪蕩,追逐樂趣,尤其以整天混跡在酒吧、ktv、網吧這類燈紅酒綠場所的人居多,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莫把金樽空對月”。
而第五種人,則明顯地跟上面四種人區別開來,他們勇敢堅決地跟困難做斗爭,反對不平等的壓迫和殘酷的剝削。在神話小說里,這類哲學的代表人物非孫悟空莫屬,“說什么艱險磨難?怕什么鬼怪神仙?掣開如意金箍棒,打它個地覆天也翻。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在現實世界里,其中的佼佼者則以毛主席這樣的革命領袖人物為代表,“獨有英雄驅虎豹,絕無豪杰怕熊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可以說,正是由于各類人都有他們不同的哲學,才是構成他們不同社會行為的動機,最終決定了他們的人生走向。
歸根結底說來,他們的哲學可以分為兩種世界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前者把“主觀、”“精神”的作用看成是決定一切的最高力量,是思維決定存在;而后者認為物質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物質有獨立的存在,有它的自己的規律,是存在決定思維。
前面四者都屬于唯心主義者,其中第四種專制主義、法西斯主義者過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認為憑借強權可以長期壓服別人,而不知有壓迫就會有反抗,多數被壓迫者一旦團結起來,轉眼間就可以推翻少數專制者的強權,這也就是一種不顧客觀存在的唯心主義。
這些唯心主義者,都是想要改造現實世界、實現自己的現實欲望,最后卻不得不承認自己不能達到這一目的,于是向現實妥協屈服,就有了一味悲觀消極、損人利己、昏昏噩噩、尋歡作樂的人生態度。他們或麻醉自己,或尋求精神寄托,或相信命運,總之不能找到一條改變現實的路。
這些唯心主義者之所以不能成功改造客觀世界,就在于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到客觀事物跟主觀世界的本質,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就談不上把握客觀事物跟主觀世界的發展規律,更談不上改造社會跟自然界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了。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這本《歐洲哲學史簡編》,從古代奴隸社會希臘羅馬時期一直到十九世紀的俄國,尤其對資產階級哲學家的一些經典語錄也作了詳細記載和解釋,比如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存在的反映”,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以及伽桑第的主張“身體健康和心靈安靜就是幸福”等等,這些在我們今天幾乎無孔不入的思想,為什么會被說是荒謬的呢?
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人的知識才能是先天就有的,還是后天就有的?是唯心主義的先驗論,還是唯物論的反映論,我們學習這段哲學史,抓住這些問題,就抓住了綱。
走進這本書,帶大家解開這些極其有趣的迷,讓我們先好好了解一下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以前的哲學,從這些哲學的斗爭和發展中,為我們揭露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是怎樣被反動*階級利用來欺騙和奴役人民群眾的反*革命輿論工具的,為什么只有唯物論和辯證法才是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我們就能知道為什么那么多前輩先賢最后認定馬克思主義作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哲學了!
相信大家閱讀完這本書之后,能開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培養科學的思想方法,最終對人生不再迷茫。
附全部目錄:
第一章古代奴隸社會希臘羅馬的哲學
第二章中世紀封建社會的哲學
第三章資本主義形成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
第四章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早期的哲學
第五章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論哲學
第六章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古典哲學
第七章十九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
第八章十九世紀俄國的哲學
附錄 現代資產階級哲學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如在微店購買操作不便,可直接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在微信上轉賬購買,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