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哲學是非常抽象的,但文學就很好地彌補了哲學抽象、不易理解的缺點;在現代,文學被專指為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它既反映了社會生活,也作用于社會生活。
文學既是意識的產物,也是生活的反映,它是客觀的東西到了人的頭腦中后,人重新組織編出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這種藝術形式的載體是語言文字,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見各種不同表達體裁的文學,如:小說、散文、戲劇、寓言、童話、笑話、史傳、小品文、動漫以及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游戲等等。
當我們脫離學校的教育體系之后,很少會有人去看一些戲劇、散文、史傳、雜文這類的文學作品了,下班之后,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刷劇、追番、或者看短視頻。這有什么好處呢?它們至少可以帶來最簡單、最便捷的快樂,但卻也是最容易失去的快樂,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我們也經常陷入這樣的怪圈中:一直刷劇一直爽,停止刷劇立馬喪,可以說很多當代網抑青少年都是這個樣子。
大學生剛畢業時笑容長在臉上,然后漸漸變成一覺醒來即天黑的躺平,對于生活喪失了期望。這種喪文化正流行在很多95后中間,當然也包括00后。
不管是影視劇、動漫,還是短視頻也好,但歸根結底它們都稱得上是采取視頻媒介來表達內容的文學作品,同樣也不能脫離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這個藝術范疇。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作品幾乎從來沒有正視過我們所遇到的核心問題!生活上也好,工作中也好,都沒有正視過,它只是在提供一個精神避難所,充斥著羅漫蒂克的幻想。
大量的信息沖刷著我們的眼睛和大腦,以前的人是信息匱乏,而現在的人要做的則是淘汰無效信息,從中篩選出精華來。我們刷的這些視頻類信息大多是非常膚淺的、流于表面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深刻的內容是視頻無法傳遞的,只能通過文字來理解它的內含。
在我們當代文學中,不乏很多優秀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可以說基本上是離開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把網絡文學也算上的話,就更加目不暇接了。
有的科幻文學,把目光伸向星辰大海這些遠離現實生活的地方,而最終實現它跌蕩起伏的劇情靠的還是人和人之間的斗爭,而不是那些發達的技術和科技,不是說這有什么不好,然而這忽略現實生活的取向,終究也不過是一種幻想,因為它沒有現實的基礎。
有的網絡小說,主要在言情、玄幻這塊,很受青春期的男女喜歡,它可以滿足一切在現實中我們不能實現的愿望。
在言情小說中:鐵打的瑪利蘇,流水的漢,王子統統圍著灰姑娘轉,幾乎都是這樣的相似橋段,卻往往很能滿足女孩的想象。在玄幻小說中:男主就天生降于王候將相、望門大族之家,然后出門刷到寶貝、開始瘋狂打怪升級加經驗,結交一群摯友之后,又和心上人海誓山盟,一路暴打天下反動敵手,最后成功逆天改命,成為至尊般的無上存在,守著身邊的一切就此安穩渡過一生。這種經典手法也同樣深得人心。
還有的歷史傳記則對史實進行陰謀論的解讀,使人認為歷史不過是帝王施展權術控制群臣、抓住天下的一幕幕的話劇重演。
諸如此類的這樣一些當代文學作品看起來紛繁復雜,讓人眼花瞭亂,實則都有一種通病:它們都失去了一種“藝術精神”。
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它除了有外在的、實用的、功利的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內在的、看似無用的、超越功利的價值,在本質上,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的內涵,是生命賴以支撐的信仰。
但我們當代的文學作品大多數顯然都不具備這樣的深厚的藝術內涵,它缺失了很多靈魂,只剩下空洞洞的一個架子;這些作品的作者要么是為了擺脫平淡的生活,要么是為了追名逐利而用自己的才華去刻意迎合大眾的需求,在與整個時代潮流的碰撞下,讓更多的沉醉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更加麻醉了現實中不如意的自己,從而喪失了關切自身和社會之間各種矛盾的注意力。
我們不再去思考現實生活不如意的源頭了,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寄托到虛擬而不能實現的世界中去了,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浸在這種死循環中。這簡直太危險了!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所以,強烈給大家推薦這本《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看看中國現代文學吧!看看這些偉大的作家是如何深刻地關切我們平凡人的日常生活的吧,當然我們也能從這些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中看到他們對于人生、社會、家庭、工作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并沒有把這些文學作品建成一個空中樓閣。
他們將視線集中在社會的普通人中,通過描寫這些人的境遇,從而啟發讀者去思考真正的、切實的人生,去影響和改變自己對于物、人的看法,最終實現做到真實的自己、理想的自己。
比如魯迅的作品《離婚》里的農村婦女愛姑大膽潑辣,丈夫要離棄她,她就大鬧了3年,最后對方不得不請出七大人來調停。她以為欺壓她的只是丈夫和公公,卻不能看見還有封建制度,她肉眼看不見的一種勢力,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本身!她沒把自己當做一個精神健全的人來看,而只是拿自己付出的青春跟婆家討價還價,這才是最核心的本質!
上面只是一個比方,相信大家讀了這本書之后,能對中國現代文學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這些文學家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直到今天還不斷出現的問題上,所以我們讀讀一定是有好處的。
除了魯迅,還有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艾青、趙樹理等等這些現代著名的文學家、作家、劇作家、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還有“五四”時期和“左聯”時期、反侵略反壓迫旗幟下的創作,本書最后以全國文代大會的召開作為結束語,像是為我們這些后來人開啟了一扇新的門。
相信一定會有讀者能從中讀懂這些偉大作家的不朽作品,那種穿越時空與作者心意相通的感覺真是太好了!不僅僅是和作者一個人,更是去理解和身邊的人相處的一把重要的鑰匙,這不只是一種表面上的關系。
同樣,我也希望大家去深入了解他們,找到他們的共同點,他們是為何偉大的,理解并逐步地向他們靠近。這才是我們閱讀書籍的根本目的:通過閱讀與實踐,使自身不斷完善,從而達到自我實現。
今天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向無產階級的英勇戰士致以崇高的敬禮!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如在微店購買操作不便,可直接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在微信上轉賬購買,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