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社會上流行一種復古之風,有一部分人沉醉其中,走路“扭扭捏捏”,說話“溫文爾雅”。
他們逢人便說:“我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燦若星辰。”,然后便大談“忠孝仁義”等傳統文化“精髓”。
即使面對別人的反駁甚至是謾罵,他們也表現得也很有修養、脾氣很好,仿佛永遠不會生氣!
于是,他們也有一大批信徒緊跟其后,熱切的學習著“傳統文化”,試圖以這種“個人狹小的精神自嗨”來緩解自己在現實中遇到的諸多困境后的糟糕心情。
我時常見到,沉醉于“弘揚傳統文化”的人在大夏天把自己裹的很嚴實,拿著一把小圓扇“噗嗤噗嗤”的扇個不停,或許穿上傳統漢服后的他們內心十分涼爽吧!
我時常見到,醉心于“傳統文化”的人將自己的孩子送到與世隔絕的傳統文化學校中上學,孩子小小年紀便能熟背“三字經”、“千字文”,一套“鞠躬”問好的流程讓我恍惚間回到了大清朝!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說話有些難聽,甚至陰陽怪氣,但這確實是今天傳統文化在中國的真實情況。
伴隨著社會內卷,普通人的生活愈發艱難,有人開始呼喚“孔老二”,希望借助民族概念,以傳統文化中的“忠孝”等觀念來愚弄民眾,從而消解大家身上的斗爭性!
面對這樣的現實,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同志們該怎么辦呢?
有人會說,當然是要進行徹底的批判呀,徹底的把傳統文化中那些臭不可聞的封建糟粕從人們的思想中清除出去。這話沒錯,在對待封建文化糟粕上我們必須有堅決地鮮明地態度,對其進行批判。
但傳統文化中除了要被批判的部分外,也有一些可取之處。如果我們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沒有一些閱讀和深入地了解,我們的批判也會蒼白無力、僅停留于表面,既不能說服那些尚沉醉于“傳統文化”之中的人們,更不可能說服普通群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思考過下列問題呢?
孔子、墨子、韓非子、莊子等人各自的思想主張是什么?彼此之間又有哪些不同呢?他們的思想背后都代表了哪些人的利益呢?
孔子、孟子、荀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他們的思想之間有什么不同?
儒家思想從孔子到荀子,再從再到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后來孔子被作為“孔圣人”的儒家思想,前后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儒家思想有哪些變化?背后代表的階級斗爭情況是什么樣子的呢?
為什么在春秋戰國時期,會有“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出現?為什么在諸多思想中,最終法家能夠脫穎而出?為什么在當時,秦國以法家思想為指導,進行商鞅變法后國家能夠強盛起來并最終一統六國?
......
不弄清楚以上這些具體問題,我們在新一輪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就無法真正地從傳統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優秀的部分為革命所用,將糟粕的部分徹底摒棄,很可能會犯左的或者右的錯誤。
對于我們來講,既要弄清諸子百家的思想的異同、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背后所代表的階級利益等,同時我們也不要做學究式的閱讀,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學習、閱讀、理解和批判諸子百家的思想呢?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毛主席已經給我們鋪好了路。毛主席一生閱讀廣泛,小時候受傳統封建教育時閱讀了“四書五經”,大學時又跟隨袁吉六一起深入地研讀了古文。
在走上革命道路后,主席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堅持閱讀;另一方面則更注重運用和實踐,對于諸子思想有許多精辟的論述。
今天,我給大家強烈推薦一套書“毛澤東品先秦諸子”,這套書共四本,分別為《毛澤東品論語》、《毛澤東品孟子》、《毛澤東品莊子》、《毛澤東品韓非子及其他》。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這套書的作者是董志新,白云出版社原總編輯、編審。作者近二十年來一直醉心于研究毛主席與傳統文化。為了寫出這套書,作者幾乎閱讀了近些年來出版的所有的關于“毛主席”的書籍,將毛主席對于先秦諸子的論述一一摘錄出來并加以解讀。
在這套書中,我們幾乎可以見到毛主席所有對于先秦諸子思想的評價以及運用。通過閱讀這套書,我們可以跟隨著毛主席的視角去正確認識和評價先秦諸子的思想,有取舍地去鑒別和吸收傳統文化!
如有需要,請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同時,歡迎大家掃碼進入紅色紀年書店讀者交流群,一起交流學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