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無數的英雄人物此起彼伏,活躍在中華神州大地上,他們生如夏花,燦若繁星,他們用生命唱響了一曲曲不屈的贊歌,他們歌唱自由、歌唱美好、歌唱生命!為此他們甘愿忍受離別、甘愿迎接死亡、甘愿成全他人。也正是這些一個個小人物的熒熒之火,在同狂風驟雨不懈的斗爭中,終于點起通天之亮,照徹黑暗,驅散陰霾!
在廣西金田的陣陣鼓聲中,在武昌起義的隆隆槍聲中,在北伐戰爭的重重炮聲中,為了爭取人民獨立自由幸福的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震動、推翻清朝的統治,他們繼續向前,要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要還人民一個真正太平美滿的煙火人間。
然而,事與愿違,英雄們的理想終歸是破滅了!冥冥之中,似有安排,上天選擇了毛主席來挑起這副重擔,他沒有辜負人民對他的重托和殷切期望,終于帶著勞動人民走出了數千年來的剝削和壓迫的深淵,擺脫了勞作終日卻一無所得這般無盡的絕望。
到底他身上是有怎樣的魔力呢?為什么就是他贏得了人民的心呢?也許可以從他的性格說起。
毛主席身上一個明顯的性格特點就是坦蕩直爽,他與人交往相處的原則也是如此。可以說,中國農民忠厚誠實的性格,給20世紀初期在中國農村成長的一代偉人毛主席深刻的影響,同時他也受到慈母言傳身教的影響,為人正直、做事老實。他在一生的革命斗爭中,一心為中國人民謀福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因而始終保持著這份坦蕩直爽的性格。這種性格就鮮明地體現在他待人接物方面。
他同黨內同志交往,表現嚴肅而不拘禮節,談話言簡意賅,直截了當,不掩飾好惡,不曲意違心。接見黨內領導同志時,不起身迎接,只是招手請坐,有什么事就說什么,不扯閑話,這種貌似冷淡嚴肅的態度,正是表現出他對自家人不必客氣的坦蕩直爽的性格。這種性格從小到大他都一直沒有改變。
在一師求學的過程中,他同國文老師袁仲謙就產生了不少的摩擦和沖突。當時袁先生講授的是古典名著《嚴先生祠堂記》,對于該篇作者范仲淹的說法毛主席提出了相當不同的看法,本來袁先生看完全文后,被他嫻熟的章法和通達的文理所折服,當看到作文后面寫了句“民國某年某月某日第一次作文”時,心里頓生不快:我沒教過,你為什么偏偏要寫呢?于是還給毛澤東,讓他重抄一遍。毛主席弄清原委之后,覺得這位先生太專橫,便把作文放在一邊沒當回事;
后來上國文課,袁先生兩次催問,毛主席都回答“沒有抄”。這在奉行師道尊嚴,學生必須惟先生之命是從的當時,公然違抗師命,這是“不敬”。因此袁先生一氣之下竟把毛主席的作文本撕了。毛澤東此時身上的直爽性格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極為不滿,起身向老師質問為什么要這樣做,還要與袁先生一起去校長那里評理。最后再抄一遍時,他也還是加上了關于寫作日期的這句話。無奈之下,這件事不了了之,但袁先生為此對毛主席很有看法。
時間老人常常在不經意間改變著人們的看法,袁先生在授課過程中審視著自己的學生,毛主席也在學習中觀察著自己的老師,一年多的互相“觀察”,兩人都消了氣,并逐漸地改變了看法。毛主席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袁先生低頭認錯,“先生,我先前冥頑,不知事理,悔不該沖撞了您”。袁先生也接受了毛主席的道歉,并且關切地指導了他學習方法的不當之處,也正因此而給予了毛主席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毛主席堅持原則、把敢講真話作為與自己“合得來”的標準,他自己一生光明磊落,對錯誤公開批評,表現了無產jjgm家光明正大的為人品質和寬廣的胸懷,正是這種坦率直爽、不屈強權的性格才成全了毛主席偉業,因為這偉業是真真正正為人民服務的!
這些故事都是我從這套《毛澤東偉人生平紀實》里面看見的,它主要講述了毛主席從1893年誕生到1976年逝世前的83年的風云歲月里,在戰斗、工作、學習、生活中流傳的數百個人物生平故事,包含了毛主席團結人心、歷險紀實、史鑒思古等等幾個板塊;這些故事源于歷史事實,很多都鮮為人知,是市面上難得看見的一類好書。
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郭德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楊慶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博士鐘世虎三位專家共同整理合著,可以說是相當專業,語言也是曉暢易懂。
為了更多的了解毛主席,讓那些抵毀毛主席的人閉嘴,還毛主席一個真相,讓他老人家的千秋功罪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評說,閱讀這套書不失為一個極好的途徑。同樣對于我們在事業打拼、在家庭關系的處理上,包括在一切人際關系處理上,這套書都可以提供不少幫助和參考。因此,我強烈給大家推薦這套書。
其他購買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二、掃描微店二維碼,查看更多毛主席時代出版的書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