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毛主席如是說道。 毛主席是這樣的重視熟讀歷史,重視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而至于我們耳邊常常能聽到一些關于毛主席晚年犯錯誤的言論,這是一件很值得推敲的事。這位開創了共和國的巨人,胸懷經天緯地之才,怎么會突然晚年糊涂?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可以從他熟讀史書的認真程度就可以窺見一斑。不是別的,就是二十四史。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這本《毛澤東是怎樣讀二十四史的》。 回首往昔,在中南海毛主席故居藏書中有這么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這部史書,是他貼身的工作人員根據他老人家的閱讀需要特意安排添置的。這部書,毛主席特別喜愛,每次外出視察,一定都是走到哪帶到哪讀到哪的。從1952年到他去世,24載朝夕相伴,如影隨形,毛主席對這部書的癡迷竟到了這種程度。 不光是他閱讀的時間長,閱讀的深度也是相當足夠的,批注了15種史,198條,1583個字,整部史書的人物志、帝紀、傳記部分幾乎全部都作了批畫圈點。許多人物傳記至少讀過5遍以上,甚至有些部分不下17遍之多!偉人讀書下功夫的程度和勁頭是這樣的令我們由衷感到敬佩。 一部二十四史,毛主席竟讀了24年,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他如此癡迷呢?其實主要有2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為了深刻了解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把握中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在毛主席青年時代,他就為尋求自身奮斗之目標不懈追求,廣交朋友,努力做求學活動。也曾有許多好友勸他出國留學,惜他滿腹才華卻不得施展,替他抱不平,他最終還是選擇留在國內。 “國內看譯本比原本快迅得多,可以更快學得更多知識;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占半壁,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先研究本國古今學說制度大要,再留洋方可比較;要為世界盡力,離不開中國這個地盤,對于中國的情形,必須加以實地調查研究,等留洋回來,恐更困難。”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為了借鑒歷史,從歷史中尋找治國安邦的經驗教訓,汲取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更好地為現實斗爭和建設事業服務。 毛主席曾多次批注圈畫所看史書,舉一些例子,像他在看了賈誼寫的《治安策》中談到關于太子教育的問題,對“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前后左右皆正人也”,“不使太子見惡行”的教育方法不贊成,批評道“近于迂腐”。為此他以賈誼的教育方法為例,在《在中國gcd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提倡正確的東西,反對錯誤的東西,但是不要害怕人們接觸錯誤的東西。單靠行政命令的辦法,禁止人接觸不正常的現象,禁止人接觸丑惡的現象,禁止人接觸錯誤的思想,禁止人看牛鬼蛇神,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年輕一代要成長為棟梁之才,必須投身社會實踐,必須經風雨,見世面。這是毛主席的一貫主張。 我們可以看到,毛主席讀史是用的辯證分析法,他能客觀的分析出一件事物的利與弊,也正如他所提出那樣,不禁止人接觸反面事物,倡導見世面經風雨,磨礪出堅韌性的品質。諸如此類有許多獨特見解的批注在書中還有很多。 一整部二十四史,記載的事物紛紜復雜,不僅有政治,有戰爭,也有生產生活。毛主席在看這部史作的批注,視角往往都不同于常人。在閱讀楚漢之爭這段歷史時,他就對劉勝項敗作出了非比一般的評價: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短短20個字,就把這兩位歷史人物的政治才能做了蓋棺定論。他對古代皇帝中,尤其欣賞唐太宗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在讀到這段唐太宗自述時,“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過數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陣后,反而擊之,無不潰敗。”他盛贊李世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我們通過毛主席晚年時對二十四史做的批注,不難發現,即使身體不如以前,但思維清晰,談吐高深,完全沒有一絲老年昏聵的跡象。又怎么會突然就犯了錯誤呢?關于道聽途說的毛主席晚年的一些風言風語,也許我們更應該按毛主席說的那樣,要看牛鬼蛇神,經風雨見世事,多多動腦子,辯證分析,才能得到磨煉,取得進步。因此我特別推薦給大家這本《毛澤東是怎樣讀二十四史的》,通過這本書,來進一步深入了解毛主席,尤其是他的晚年時期。 同時該書作者,徐中遠,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干部局局長,在毛主席的最后10年里做過他身邊的圖書服務管理工作,親眼目睹毛主席讀批二十四史的種種情景。這本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很值得一讀。書本珍貴,數量有限,感興趣的同志一定要趕快聯系哦! 毛主席讀批二十四史的情況和動機
毛主席讀二十四史時寫的批注
毛主席讀二十四史的一些視角
「 支持紅色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