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看了一部專門記錄毛澤東、楊開慧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學習生活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
看第一次的時候,就深深地被震撼、感染!這部身負“紅色主旋律”、“偉人傳記”等枷鎖的電視劇卻曼妙起舞,紅遍中國!光是央視,三個月內就重播五次!
劇中,在當時聞名全國的板倉先生楊昌濟給毛澤東等人上的第一堂課就是《修身》,下面視頻為劇中此片段。
這一堂課對當時的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青年毛澤東,在修身方面可謂是不遺余力。
他與朋友約定“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事;不談家庭瑣事。集中全部精力立志學習,從早到晚,讀書不休。
在一師學習期間,他幾乎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個,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讀書。課余時間他不是到閱報室看報,就是到圖書館找書。大家睡覺了以后,他還常常在飲茶室和走廊等處看書,因為這些地方的燈光是通宵不熄的。
一師讀書期間的這些修煉、磨礪對毛主席后來的人生道路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一師生涯是他波瀾壯闊傳奇一生的開始。
據說,一師求學期間,他還留下了一萬多字珍貴的《講堂錄》,是毛主席的課堂筆記。從沒有見到過這本《講堂錄》,因此一直都特別好奇偉人的課堂筆記到底長啥樣?毛主席當年在課堂上都聽到了什么?青年毛澤東又到底在想些什么呢?這位被老師佩服、同學羨慕的“學霸”,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直到前幾天偶然從朋友那里看見一本大紅色布裝版的《講堂錄》大書,眼前一亮,在朋友家看了整整一個下午。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這本《講堂錄》內容十分豐富,范圍寬廣,涉及修身、處世、治學及倫理道德等方面的內容,見解獨到、精辟議論。在整個筆記中,充斥了大量毛主席認為值得謹記并踐行的名人修身格言,我們讀來也真的是如用圣賢之語言來蕩滌自己之靈魂,令人發省。如:
談到學習,他記載到:“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他還特別重視在游歷中學習、開闊心胸,如他寫道:“游之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覽眾山小;泛黃勃之海,啟瞬江湖失;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昆侖, 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
談到修身,他說,“程子曰:貨色兩關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拿得定,見得透,無事不成”
……
《講堂錄》當中像這樣的筆記隨處可見,里面內容很多,很多道理極其精簡,隨便攤開一段來講都可以講好長一段文章,從這些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語中,我們能夠強烈感受到一個胸懷宏圖遠志的青年豐富的精神世界、向往的理想人格和努力追尋的人生境界。
看到這本《講堂錄》,記錄青年學生時期的毛澤東的課堂筆記,我們就不難理解毛澤東為什么是毛澤東!
我相信這本《講堂錄》并不單單是一本課堂筆記,他更是毛主席青年時期心路歷程的記錄!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本《講堂錄》實在是我們了解毛主席早期思想形成的最珍貴的、最直接的一手資料!
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我們國家的高中生、大學生,也許隨手翻翻,就會發現一個新世界,也許只是一個細小的念頭掠過,但也為日后人生方向的抉擇埋下了種子!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不過我們今天的環境,普通學生已經很難對毛主席提起興趣了,甚至很多青年人受網絡公知的影響,談到毛主席動口就是什么“錯誤”,真的不得不為我們的青年感到惋惜呀!他們的雙眼被故意蒙蔽了。
家里有孩子的同志,可以把《講堂錄》等跟毛主席的故事相關的書,放在家里,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打開翻翻,就會逐步去思考:毛澤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此外,這本《講堂錄》,還可以作為毛主席早期的書法作品來欣賞,書中前半部分均為《講堂錄》原本的影印版,毛主席的一筆一劃、圈圈點點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為了便于閱讀,后半部分又將手寫版轉印為了印刷體。從《講堂錄》中保存的這些墨跡看,這個時期,青年毛澤東深受晉唐楷書和魏碑的影響,既瀟灑飄逸,神采飛揚,又古拙可愛,質樸自然。
不管從思想內容還是書法欣賞來看,這都是一本極其珍貴、極其稀缺的書籍!從它的裝訂來看,一看就是供我們熱愛毛主席的同志長期收藏的,紙張精美,封皮做工也非常精致!放眼望去,像這樣毛主席親手親筆寫的薄子,更是絕無僅有!
它值得我們收藏,時時翻閱!也值得我們將其在自己的子孫后代中代代相傳,讓大家永遠記得歷史上有一位偉人——他叫毛澤東!
本書數量極其稀少,我們多方搜集,也只找到十幾本,之前的好幾本和毛主席有關的書剛推出就售空了,很多同志都感覺到非常遺憾,我們也感到很可惜,真的有關毛主席的書太少了,特別是這種珍貴的書!
需要的同志還請盡快聯系,可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其他購買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二、掃描微店二維碼,查看更多毛主席時代出版的書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