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一位讀書的大師,他一生讀書在八九萬冊以上,只多不少。毛主席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很多我們聽過或沒聽過的書,毛主席都讀過。
毛主席讀書的很大一個特點就是做批注,“不動筆墨不讀書”是毛主席堅持一生的讀書方法的。他讀書的時候不光讀,而且一定要動筆寫。
毛主席這個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老師徐特立的教誨。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徐特立曾教導學生:“績學之士,讀書必有札記,以記所得著所疑。記所得則要領明矣,著所疑則啟他日讀書參證之途矣。”老師的治學經(jīng)驗,毛主席始終牢記,這種讀書習慣并伴隨了他的一生。
他們的青年時期讀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書中每字每句他幾乎都用毛筆加上了圓圈、單杠、雙杠、三角等符號。全書原文不過10萬字,但寫下的批注就有12000字之多。
毛主席的“動筆墨”,是一種讀、思、寫的有機結合,是一個內(nèi)化于心的過程。通過“動筆墨”,他把前人的學說加以綜合、概括和比較,繼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以指導中國具體實際。
這一點還特別體現(xiàn)在他讀文史古籍上。毛主席晚年時期對詩詞文學和歷史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利用大量時間反復閱讀了《資治通鑒》《史記》《漢書》等眾多史學典籍,并做了大量的批注。即使是有時候為了怡情而閱讀的古詩詞,也仍然非常認真地一一做了批語。幸運的是,毛主席晚年讀文讀史留下的這些批注被完好地保存下來了。
1993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本書收集有毛主席閱讀40部文史古籍時所留下的批注。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這本批語集計有批語314處,總共有6733個字符。其中,對16部文學書的批語75處,計2468個字符;對24部史學書的批語239處,計4265個字符。
翻翻這本書,看著毛主席在書的空白處留下的那一行行思索,或者只是簡單的兩個字的批注,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毛主席讀書時的內(nèi)心情感,他讀《蘇幕遮》的時候?qū)懙剑?/p>
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讀婉約派久了,厭倦了,要改讀豪放派。豪放派讀久了,又厭倦了,應當改讀婉約派。我的興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婉約派中有許多意境蒼涼而又優(yōu)美的詞。
范仲淹的上兩首,介于婉約與豪放兩派之間,可算中間派吧;但基本上仍屬婉約,既蒼涼又優(yōu)美,使人不厭讀。婉約派中的一味兒女情長,豪放派中的一味銅琶鐵板,讀久了,都令人厭倦的。
人的心情是復雜的,有所偏但仍是復雜的。所謂復雜,就是對立統(tǒng)一。人的心情,經(jīng)常有對立的成分,不是單一的,是可以分析的。詞的婉約、豪放兩派,在一個人讀起來,有時喜歡前者,有時喜歡后者,就是一例。睡不著,哼范詞,寫了這些。江青看后給李訥看。
他讀明朝李贄著的《李氏文集》的時候,見作者完全機械地肯定“身教”否定“言教”的時候,他批注道:“身教亦未必皆相與遵守,言教只要是真理,亦未必沒有人奉行”。
讀《魏紀》的時候,他在旁會批注:“初戰(zhàn)諸葛亮宜自臨陣”
……
通過毛主席在全書中所做的批注,我們能夠體會到毛主席讀書真的不信權威、不信死書,面對原作者的論述他總是能夠發(fā)表出自己精當?shù)囊娊猓驑O力否定或大加贊揚,或者密切聯(lián)系實際工作。
這部《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是我們學習毛主席讀書方法的樣板教材,閱讀毛主席批注的文字,體會他思考問題的角度,這樣可以給我們讀書、思考以啟發(fā)。
另外,我們讀文、讀史有時候不容易形成自己的觀點,對于一些歷史事件、人物應該如何看待,我們不妨參考一下毛主席的觀點。
書如益友,拿著這本《毛主席批語》,就相當于我們和毛主席作了同桌、交了朋友,通過文字的傳遞,我們跨越時空和毛主席相會!
這本書不管作為文史的研究,還是毛主席思想的研究,都具有極大的價值,這樣的好書真的不多,特別是現(xiàn)在寫毛主席的書又很難找,可以預見日后寫毛主席的書、寫毛主席的人只會越來越少,想想還有誰會去寫呢?
所以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珍惜市面上還能出現(xiàn)的每一本寫毛主席的書,特別是這種內(nèi)容又本身特別具有價值的!
我們庫存極少,大家如需要,盡快聯(lián)系,可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其他購買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二、掃描微店二維碼,查看更多毛主席時代出版的書籍。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