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讀過不少哲學著作,他在讀過的哲學書上留下了大量的批注。其中有的已經散失,編入《毛澤東哲學批注集》的,是毛澤東讀十本書的批注和一篇讀書摘錄。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現在保存下來的毛主席在延安讀過并且留有文字批注的哲學書籍,有下列7 種( 8 本) :
《辯證法唯物論教程》( 第三版和第四版) 、《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 上冊) 、《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社會學大綱》、《思想方法論》、《哲學選輯》。他還很可能在米丁等人著的《新哲學大綱》、艾思奇著的《大眾哲學》和《哲學與生活》上留下批注,但他讀過的這3 本書迄今都沒有找到。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在讀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史》第三冊時,非常注意該書對于華嚴宗思想的分析; 在讀李達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唯物辯證( 1965 年內部討論稿) 時,還在該書第三章第一節寫下了一條較長的批語,表達了他對唯物辯證法體系的看法。
毛主席的批注,可分為文字批語和讀書符號兩大類。在這些哲學書篇頁的天頭地腳、邊白中縫和段末行間,他寫下了大量的批語。其中尤以《辯證法唯物論教程》( 第三版) 為最多,有12000 字左右。這本書中最長的一條批語,有1200 字左右。
這些批語,有對原文內容的復述、提要、歸納、概括及發揮,有對原文觀點的臧否和疑問,也有自己提出的獨立見解。1937 年9 月,毛主席在讀了艾思奇著的《哲學與生活》一書后,還作了約3000 字的輯錄。從輯錄可看出,他并非原文摘引艾思奇的觀點,而是在文字敘述上有變化,內容上有增改。
毛主席在所讀的書上還留下了許多符號,它們有: △、o、—、X、√、斜線、方框、豎的波浪線、單杠線、雙杠線甚至三杠線,還有頓點和問號。這些符號往往也反映出他在讀書當中的某種意圖和傾向,對于理解他的思想是有幫助的。特別是問號,直接顯示了他對某個觀點的懷疑或反對,深思與不解。
看到這些圈圈點點,我們不得不佩服毛主席讀書之細致,對哲學問題的深究下的功夫之大不可不令人贊嘆!
為什么毛主席如此認真地研讀哲學呢?他1937年8月同郭沫若同志談話中徑直道出原因:“抗日戰爭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研究,沒有理論武器不行。”
毛主席發憤研究哲學,根本上還想為總結土地G命時期的經驗教訓。因為只有掌握理論工具,占領思想制高點,才能揭示飽讀馬列的教條主義者為何屢犯“左”傾錯誤。
他讀《哲學選輯》寫的批語中,道出一個刻骨銘心的結論:“一切大的政治錯誤沒有不是離開辯證唯物論的。”那么,什么樣的思想方法才對頭呢?大道至簡,毛主席把他讀哲學所得,概括為八個字:實事求是,對立統一。
中國共產黨對領袖的選擇,比較注重理論。隨著一套新的理論話語逐漸為全黨接受,毛主席也完成了身份跨越:從1935年10月長征到達陜北時的軍事領袖,到1938年10月六屆六中全會成為政治領袖,再到1941年開始成為思想領袖。
對此,教育家、革命家吳玉章在回憶錄里說:“《論持久戰》的發表,使毛主席贏得了全黨同志發自內心的、五體投地的贊許、佩服甚至崇拜,從而最終確立了在黨內無可替代的領袖地位和崇高威望。”
這種認同與擁戴,“與一般的組織安排不可同日而語。”這種感受,在當時的黨內高層也比較普遍。陳云1941年10月8日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說:“過去我認為毛澤東在軍事上很行”“毛澤東寫出《論持久戰》后,我了解到毛澤東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可見,結合實際的擇讀和理論創新,在確立毛主席領袖地位的最后一段路程上,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們閱讀這本毛主席閱讀哲學著作的批注,跟著他的圈圈點點和一筆一劃的文字隨想,我們能夠讀到毛主席當時那些光輝閃耀的思想活動。伴著那些批注文字,我們似乎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毛教員,在耐心地給我們講述哲學。
這本書真的非常難找,但價值非常高,適合我們茶余飯后安靜下來細細體會,認真思考。大家如感興趣,小編建議看見請立即下單,因為不容易再補到貨了!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下單: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其他購買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二、掃描微店二維碼,查看更多毛主席時代出版的書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