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作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批示。626指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醫藥下鄉運動,培養了大批服務貧下中農、扎根農村的赤腳醫生,也出現了惠及億萬農民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然而,赤腳醫生和合作醫療作為新生事物,從出現到大范圍推行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也經歷了非常多的矛盾沖突。1974年1月出版的一本文學作品《風雨杏花村》就講述了廣東省潮汕地區一個漁村里圍繞赤腳醫生以及合作醫療的成長故事。
這部作品在當時是作為“農村版圖書”出版的,向全國農村推廣發行,讀者對象是以當時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為主,同時供給農村基層干部、中小學教師和廣大貧下中農閱讀。
筆者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深受鼓舞。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在廣東潮汕地區的一個漁村里,社員林五嬸的孫兒小紅患了急病,赤腳醫生張秀梅每天上門診治。披著“老醫生”外衣的反gm分子林添祿,散播流言蜚語,進行破壞,甚至制造醫療事故,陰謀把病人害死,以達到打擊張秀梅,搞垮合作醫療制度的罪惡目的。但是,經歷過思想教育洗禮的張秀梅,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終于揪出了破壞分子,并把小紅從垂危中搶救過來,贏得了這場斗爭的勝利。
反面人物林添祿并不是個有多少真本事的“老醫生”,解放前五年,受他那偽鄉長的哥哥指示,他在村中開了間小藥鋪,明著是賣藥,暗著在村里探風聲摸底細,對付游擊隊。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學會了幾條湯頭藥方,湊合著開方摸脈,雖然人們知道他本事不大,人品不佳,但在缺醫少藥的舊社會,村民生了病還得上門求他請他,他的藥鋪生意一直過得去。
解放后,知曉舊事的人死的死散的散,他靠著行醫摸脈,解放后還相安無事地混了二十余年。但是赤腳醫生合作醫療開展后,他的“財神”被打飛了,于是便想著法兒地破壞合作醫療。
還有一個代表人物李志聰,是正兒八經的醫科大學畢業生,從城市中來到農村的醫務工作者,是飛到海灘的金鳳凰,醫術挺好沒得說。不過一開始,李醫生也有私心雜念,著了林添祿的挑撥,怕擔責任影響自己,沒有全心去救治患了急病的小紅。好在最后在張秀梅等人的影響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識別了林添祿的險惡用心,和赤腳醫生張秀梅一起成功搶救了小紅。
赤腳醫生張秀梅是故事的主角,她是革命后代,她的父母在她剛出生的時候就為掩護救治共產黨而犧牲了,張秀梅由阿嬋嫂養大,根正苗紅,一派正氣。作為赤腳醫生,熱天把涼茶送到田頭,冬天把防病藥送到手,惦記病人,不用人上門叫主動上病人家復診,把醫療站辦在家門口,病床設在屋里頭,社員都拍手稱贊。
書中一些情節也讓人頗受鼓舞啟發,摘取一二分享。
1、學習鉆研治節烏節黃(金環蛇)咬傷草藥團
有一次,張秀梅帶著弟弟妹妹去外婆家,碰上村里來了一伙捉蛇人,他們把一些還沒全干的草藥團擺在地上賣藥。當場,一位老頭兒從蛇筐中捉出一條二尺來長的節烏節黃,讓它咬了一口左手大拇指,驚得圍觀群眾一片嘩然。但是老頭兒滿不在乎地讓人撿起一個草藥團和著些米酒吞服了,解了蛇毒,一點事沒有了。
張秀梅想學,但是老頭兒不一定會教啊,于是她就買了幾個藥團,跑到清清的山澗旁,把藥團泡在清泉里慢慢浸散,又一條條、一片片細心辨認。而且,她還對照著藥團里邊的藥草,采了一大把,找到那老頭兒試探著說:老伯伯,你的蛇藥,全被我學到了。老人看著那些藥草,驚得目瞪口呆,因為都對了,后來她又熱情誠懇地向老人請教,老人也向她作了些指點。
張秀梅特別愛學習,對各種疾病細心研究,翻查藥書,還經常虛心請教李志聰和林添祿,非常值得學習。
2、阿祥金花獻祖傳秘方
村民阿祥的爺爺是三村六里一帶有名的草藥醫,治血毒癥的出血拉血,有一條秘方,只可惜阿祥爺爺去世得早,只留下了一本祖傳秘方,但阿祥爸爸又沒進過學堂,沒能傳承醫術。阿祥的爸爸因為秘方受了壞人的迫害,阿祥心里有苦水,更不愿把秘方的事情張揚了。
這個秘方正好能治小紅的急病,但是要獻秘方,得阿祥以及他媳婦金花愿意才行。經過思想洗禮,阿祥倒是愿意做貢獻,但金花還沒想通。后來張秀梅做通了金花的思想工作:分析了曾經阿祥家遭遇悲劇的源頭,喚醒了她內心深處對J級兄弟的骨肉感情。他們便把這祖傳秘方獻給了合作醫療站。
貧下中農翻身得了解放做了主人,現在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又辦起來農村合作醫療,解決了貧下中農缺醫少藥的衛生難題,那時候有不少人獻了秘方,為醫療事業的進步做出了貢獻。筆者想起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時,也有不少民間中醫說要獻方,現在想來,在如今的環境下,能夠站出來要獻方的民間中醫,至少都是有大愛的。
3、李志聰親自試藥
有了治小紅病的草藥方后,張秀梅和阿祥出海到一個海島上采藥去了,因為小紅的病比較緊急,救人如救火,他們當天就出海了。而那個海島周圍海浪很急很兇,采藥回來的時候,船翻了,張秀梅九死一生,護住了草藥,人也最終脫了險。
李志聰被張秀梅的精神所激勵,也自覺進步了。他當天下午就按秘方熬了藥給小紅服用,但小紅喝下藥就吐了,李志聰就想,這藥是不是會刺激腸胃呢?于是他決定親自試藥,試藥后發現藥喝下去后確實會刺激腸胃,所以他便想著將藥制成針劑以規避直接喝的副作用,于是交待后,他便帶著草藥到公社衛生院去制作針劑了。經過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在公社衛生院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制作出了藥效做好的止血針劑。
這本書中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里面充滿了正能量。對比現在的醫療狀況,也能引發我們很多深入的思考……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微店購買)
其他購買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掃描二維碼添加更便捷。
二、掃描微店二維碼,查看更多毛主席時代出版的書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