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共產黨人

2000 篇文章

不吃“素”的外交部長陳毅

  1  聽說陳毅不想當外長,毛澤東卻認為“臨事而懼”,正是優點  1954年9月,剛從華東調到中央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和早他兩年從西南調來中央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坐在了中南海勤政殿里。大殿門口的兩棵桂花樹飄來陣陣馨香,吊燈撒下一片柔和的光線。兩個四川老鄉,又是留法勤工儉學的同學,平日相遇,總要海闊天空地聊上一陣兒,直聊得開懷哈哈大笑。今天當他們談起正事的時候,話語
2023-03-21 互動:45

我們只能高舉毛澤東的旗幟——中國的凝聚力在哪里

  我們只能高舉毛澤東的旗幟  ——中國的凝聚力在哪里    中國要反帝反霸,要繼續革命,必須有凝聚力。那么,什么是凝聚力?就是旗幟。那么中國的旗幟是什么?就是毛澤東,就是毛澤東旗幟,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主義旗幟。集二十八年民主革命光輝歷史,集二十七年社會主義革命輝煌歷史,集四十年私有化改革開放慘痛歷史,證明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唯一能凝聚人民心的領袖,只有

2023-03-19 互動:264

堅持與工農結合的知識分子典范——劉曉鐸

  毛主席的好學生劉曉鐸(筆名笑多、迎春等)因心臟衰竭于3月15日晚去世,享年91歲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定信仰和捍衛者、毛主席的好學生、南開大學副教授劉曉鐸(筆名笑多、迎春等)因心臟衰竭于3月15日晚去世,享年91周歲。?劉曉鐸,1932年1月28日出生,湖南衡陽人。1955年進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系學習,親歷“四清”運動、“五七干校”學習等,逐步與工農親密接
2023-03-17 互動:71

陳永貴:大官里的窮人

  毛主席在晚年,有意提拔、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工農兵出身的干部,讓他們進入了重要領導行列,其中農民出身的陳永貴最為讓人熟知。  毛主席曾說過“永貴好”,這個三個字一時傳遍全國。  1953年2月,大寨成立了以陳永貴互助組為基礎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陳永貴帶領村民,三戰狼窩掌,不斷改革勞動管理辦法,試驗科學種田新方法,糧食獲得大豐收。毛主席號召農業學大寨,陳永貴成為了
2023-03-17 互動:104

沉痛悼念天津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劉曉鐸同志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定信仰和捍衛者,毛主席的好學生,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南開大學劉曉鐸教授(筆名迎春)因心臟衰竭于3月15日晚去世,享年91周歲。  劉曉鐸同志生于1932年。參加革命后,在西南革命大學成都分校、四川省委黨校工作。1955年作為調干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經濟系學習,1959年畢業,以后在青海成套局、天津市計劃委員會工作。1972年調到南開大

2023-03-16 互動:176

洛甫是誰?

  1  教員和洛甫的緣分非常早。  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國學會在北京成立,初衷是集結有志趣的青年同志,切磋歷練,以便將來救國和建國,創始人之一便是李大釗先生。  此后少年中國學會引入各種歐美雜志書籍,并且推動了工讀互助團、新村運動等社會實踐,王光祈、左舜生、陳啟天陸續被選為執行部主任。  1919年12月,在南京讀書的洛甫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次年1月,在北京“請愿驅張&rd
2023-03-14 互動:238

趙一曼:紅裝白馬馳騁哈東攻城略地……

  紅裝白馬馳騁哈東攻城略地……  ——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碑文敬讀  趙一曼烈士紀念塑像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西段的街心公園中。為紀念趙一曼烈士英勇就義50周年,1986年8月2日建此塑像。塑像由花崗巖基座、紀念碑和銅像三部分組成。走進公園,迎面是英姿颯爽的趙一曼烈士塑像,塑像基座的背面刻有碑文《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全文如下:  

2023-03-13 互動:51

李慎明:衣食住行憶王震

     【編者按】1993年3月12日,南國木棉花盛開的時候,開國上將、國家副主席王震在廣州逝世。他一生波瀾壯闊、功勛卓著。他為黨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建樹的豐碑,永遠留存在黨史、國史、軍史上。今天是王震將軍逝世30周年的日子,為紀念王震同志,本公眾號特轉載時任王震秘書的李慎明同志撰寫的《衣食住行憶王震》文章,以表達對王老的崇敬之情。  1993年3月12日,當南國的英雄花—
2023-03-13 互動:103

寫在馬克思逝世140周年的日子

  今年是馬克思逝世140周年,140年來,世界歷史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歷了從理論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140年來,無論世界如何復雜演進、矛盾重重、沖突不斷,我們都始終深切意識到,人類社會實踐、特別是社會主義運動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馬克思的思想財富和實踐智慧。140年來,有無數種學說都宣稱打敗
2023-03-12 互動:45

陳賡緣何不跟隨蔣介石

  陳賡大將,在黨內軍內和全國人民心中素有盛名。他性情豪爽,樂觀風趣,文韜武略,足智多謀,深受廣大人群喜愛。一九五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的十大將中,他的聲望幾可與粟裕相提并論。  血雨腥風年代,陳賡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無論在云詭波譎的情報戰線上,還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陳賡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陳賡機敏善變,明察秋毫,巧于周旋,多次沖出險境,化險為夷。
2023-03-10 互動:123

她是中共唯一女創始人,功勛卓著,被毛主席高度評價,卻因叛徒出賣,死的慘烈!

  1  1895年9月4日,湖南西部山城溆浦,一個商人家庭里。  一個女娃出生了。  她是這個家庭的第九個孩子,家里人便親昵地稱她為“九姑”。  看這孩子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想必未來定有一番作為,便給她取名為“向俊賢”。  至于“向警予”這個名字,是她后來自己改的。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就用“向警予”一名來展開下文。至于她改
2023-03-10 互動:124

王宏甲:序平民英雄張富清

  張富清是個英雄傳奇。漢語“傳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說,描述情節離奇或不尋常的人物故事,后來情節曲折的長篇英雄故事也稱傳奇。王漢清所寫《平民英雄張富清傳》是真實的中國故事。  2019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把“共和國勛章”掛在張富清胸前。同年張富清還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2023-03-08 互動:47

華北抗日英雄王長江

  王長江(1899—1978),河北省博野縣人,享年79歲。  早年先后考入博野縣立高等小學堂、保定第二軍官子弟小學和北京清河陸軍預備學校。  1919年起任西北軍第1師入伍生、文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員,王長江考入了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和著名的抗日將領何基灃成了同期學友,由于志趣相投,二人還結成了異姓兄弟。直系第23師第46旅見習官,奉系第27師第30團技術大隊大隊副,直魯聯軍軍士
2023-03-07 互動:46

“陜北共產黨奠基人”李子洲

  在黨的歷史上,李子洲是一位對黨領導的陜西革命斗爭特別是陜北地區的革命斗爭作出開創性貢獻的革命先驅,被毛澤東稱為“陜北共產黨奠基人”。在十余年的革命斗爭中,李子洲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展現和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應有的革命精神。  (一)  在革命斗爭中,李子洲不斷上下求索,從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到創辦進步刊物再到領導開展陜北地區的革命斗爭,無不展現出開拓進取、敢
2023-03-06 互動:62

學習周恩來同志——獻禮周恩來同志誕辰125周年

     光輝的名字  周恩來是一個偉大的名字、光輝的名字,是無產者的名字、是共產主義戰士的名字。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是擁有高尚人格和極其強大的政務執行能力、外交能力的共產主義戰士。  周恩來同志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絕對忠誠、對中國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在反帝高潮中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貢獻、對中國內政外交事業
2023-03-06 互動:71

張全景:為人民服務與雷鋒精神

  【原編者按】本文為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志剛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2期發表的《毛澤東改造世界的價值取向是為人民服務——再訪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一文的節錄。在這部分采訪節錄中,張全景同志專門闡述“為人民服務與雷鋒精神”,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為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題詞60周年,特此重新修訂發布,以饗讀者。  為人
2023-03-05 互動:58

聊聊英年早逝的開國大將陳賡

  提及陳賡,總覺萬分惋惜。他性情豁達、不拘小節、人見人愛,人品很好、愛做善事,又頗有才干、戰功卓著,而且人脈資源比較豐富,如與彭德懷、左權是好友,和周逸群是左權的入黨介紹人,而周逸群還是賀龍的入黨介紹人;很早就認識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后來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及越南領導人胡志明,與毛澤東是校友;是蔣介石的救命恩人,與胡宗南、宋希濂、黃維、關麟征等國民黨將領是黃埔一期同學
2023-03-03 互動:103

聊聊“因禍得福”的開國上將周純全

  周純全在中國革命史、建設史中存在感不強,就連很多人的回憶錄中都很少提及他,一是因為革命中后期很少做軍政主官;二是因為建國后軍銜、職務不太高,而且多是副職,加上他性格內斂、深居簡出,不像其他將帥那樣熱衷政治活動,總體上露面不多,所以,很少獲得別人關注。  不過,作為湖北紅安出身的老紅軍,周純全同樣智勇雙全、戰功卓著。他27歲任紅四軍主力師政委,28歲任軍政委,30歲當選中共中央
2023-03-02 互動:80

斯大林

  今年,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80周年。俄羅斯開展了莊嚴、宏大的紀念活動。有報道說,現在的伏爾加格勒,即原來的斯大林格勒,一年中可以有九天改回用斯大林格勒的名字,包括在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的這三天里。  在我小時候,當時中蘇關系非常好,所以斯大林的名字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雖然在我們懂事的時候,斯大林已經去世了。但是我們甚至都能記得他原來的名字,約瑟夫·維薩里奧
2023-03-02 互動:119

緬懷柳英發同志追思會,在武漢舉行!

緬懷柳英發同志追思會,在武漢舉行!作者:人民執政  柳英發同志,于2022年12月26日因新冠引起心臟驟停離世,享年75歲。2023年2月26日柳英發生前的同志朋友戰友在武漢舉行緬懷追思會。追思會由余德亨同志主持,銀河同志做服務性工作。  照片1:  柳英發同志,出生于工人階級家庭,自幼在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無產階級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歷經磨難,矢志不渝,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多次受到老一輩無產
2023-03-01 互動:91

一個甲子的傳奇——紀念陳賡大將誕辰120周年

  【開國大將陳賡(1903.2.27-1961.3.16)】  他出生軍人世家,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赫赫有名的"黃埔三杰"之一;  他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抗美,是我軍唯一和日軍、法軍、美軍交過手的高級指揮官;  他一手創辦"哈軍工",擔任首屆政委兼院長。  他是開國大將陳賡。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位具有傳奇色彩、個性鮮明的軍事領導人、
2023-02-28 互動:63

新中國成立前被授予少將的外交家伍修權

  伍修權1908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個貧困家庭,1923年走上革命道路,曾參加長征、列席遵義會議,參與籌建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和第一所海軍學校。1945年9月,為方便與蘇軍的接洽接收東北事宜,伍修權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新中國成立前就被授予軍銜的革命將領。新中國成立后,伍修權轉戰外交領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將軍外交家。  留學蘇聯,輾轉回國  1921年,伍修權進入武昌高師附小接受教育,在那
2023-02-28 互動:42

【紀念陳賡大將誕辰120周年】陳毅眼中的大將陳賡:與粟裕先后脫穎而出,和彭德懷劉伯承林彪比肩

     早在1947年8月6日,陳毅在給黨中央的電報中,就曾高度評價過陳賡:我黨20多年來創造杰出軍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后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并肩邁進,這是我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獲。”  陳賡(1903.2.27—1961.3.16),湖南湘鄉人,他的軍事履歷簡直就是人民軍隊萌芽、發展、壯大的一面鏡子:1924年5月起,投身國共合作的洪流,兩次參加東征與廣東
2023-02-28 互動:31

董必武詩中的矢志不渝

  董必武是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法學家,被尊稱為“延安五老”之一,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197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詩選》共精選300余首,其詩作是其光輝一生革命生涯的生動寫照,也是對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發展歷程、重大歷史事件的生動記錄。細讀這些詩篇,可以體會董必武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對人民軍隊和英雄戰士的熱情謳歌,對黨的事業不斷取得新
2023-02-27 互動:36

我們黨的一位“無名女戰士”的一生

  我的母親呂明亭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革命大潮中,她是一棵無名小草,但在疾風驟雨的戰爭歲月和慘無人道的日軍監獄里經受住了考驗,在苦難和艱險中頑強地度過了一生。  母親于1909年出生在山東萊蕪。家境貧寒,世態炎涼,她自幼勤勉善良,憐惜貧弱,痛惡豪強,熱心義舉。同我父親劉舜卿結婚后,即受到進步思想影響,開始關心社會,思考人生。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父親從事革命事業的忠實助
2023-02-24 互動:97

劉繼明:與左翼青年的談話

  一  這兩年,中國和世界遭受的最大危機無疑是新冠疫情,直到今天,這種危機仍然沒有消除。但同時,疫情也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有人說2020年是中國公知乃至西方資本主義全面破產的“元年”,從應對新冠這樣嚴重的公共危機角度,這個說法是成立的。以美國為代表的所謂民主國家在應對新冠這樣的公共危機時,無論是政府調動為醫療資源和社會動員能力等方面,都
2023-02-21 互動:221

吳震:《共產黨宣言》就是“初心”本身

  1848年的今天,是《共產黨宣言》問世的日子。《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共產黨組織的誕生。  這個星球上:沒有一種“馬克思主義”可以脫離《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內涵;沒有一種“共產黨組織”可以脫離《共產黨宣言》的信仰方向。  《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內涵絕不空洞——建立在雇傭勞動進而剝削剩余價值基礎上的資本主義
2023-02-21 互動:68

黨的唯一的女創始人向警予

  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1928年3月20日,在武漢從事革命工作的向警予因叛徒出賣被捕,5月1日英勇就義。1936年,毛澤東在同埃德加·斯諾談話時說,向警予是黨的唯一的女創始人。延安時期,毛澤東說,向警予為婦女解放、為勞動大眾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了一生,并號召大家向她學習。  
2023-02-20 互動:103

被譽為“萬歲軍軍長”的梁興初中將

  梁興初(1913—1985年),原名梁興祚,江西省吉安縣人,1930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后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在遼沈戰役中參與指揮著名的黑山阻擊戰,抗美援朝戰爭時曾率部參加第一至第四次戰役。他作戰勇敢、治軍有方,以善打硬仗惡仗著稱,被羅榮桓贊譽為“虎將”,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負了九次傷,升了九級  梁興初
2023-02-14 互動:89

紅軍長征中的“燈籠”——走進寧德無名英雄蔡威烈士故居

  冬至時節,寒意徹骨。我來到閩東,懷著崇敬之情,探訪了位于寧德市蕉城區的無名英雄蔡威烈士故居。  蔡威原名蔡澤鏛,又名蔡景芳,190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寧府寧德縣(今寧德市蕉城區)一個鼎富之家。曾在福州、寧波等地讀書,1925年赴上海惠靈英語專科學校求學。1926年加入共產黨,并在寧德開展黨的工作,是該縣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福州被捕,經營救
2023-02-13 互動:48

林祥謙:從幫口首領到工人運動先驅

  “血可流,頭可斷,而工不能復!”凡看過電影《風暴》的人,對林祥謙這句英勇不屈、氣壯山河的話語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林祥謙  1958年,北京電影制片廠將電影《風暴》列入國慶十周年獻禮影片計劃。1959年電影《風暴》上映,該影片再現了林祥謙、施洋等共產黨人帶領工人群眾成立工人俱樂部、舉辦工人夜校、開展罷工斗爭的歷史。  1923年2月4日,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
2023-02-07 互動:61

俞英:我在“二七”名城鄭州生活七十年——寫在二七大罷工一百周年

  我是老鄭州了。  1954年河南省省會由開封市遷鄭,不滿三歲的我隨父母調動在二七名城鄭州定居,至今將近七十年。  上小學的時候,幾次由學校組織到二七紀念堂參加市少先隊員表彰大會,排隊從緯二路出發,走過金水路,穿過寬闊的南北二七路,經過雄偉的二七紀念塔,再往南走就到了巍峨的二七紀念堂(七十年代出嫁后,得知我的公公就是籌建二七紀念堂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經常給我們講二七大罷工
2023-02-07 互動:145

那年元宵節:毛主席這首詞給人們帶去希望與光亮

  毛主席創作于1936年元宵節的  《沁園春·雪》  曾在“黑暗時刻”  給人們帶去希望與光亮  它們都見證和傳承了  當年那段波譎云詭的歷史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中的扛鼎之作。毛澤東在重慶結束談判返回延安后,重慶《新民報》“西方夜譚”欄目率先將其刊出,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和者甚眾。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飛
2023-02-05 互動:143

為《向導》周報鞠躬盡瘁的高君宇

  高君宇(1896—1925年),原名高尚德,字錫三,山西省靜樂縣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曾任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中共第二屆中央執委會委員等職。1922年9月,高君宇與蔡和森等人共同創辦了中共中央第一份機關報《向導》周報。從創刊到1925年3月因病去世,高君宇以日常編輯和記者的身份,先后發表26篇文章,宣傳黨的革命主張、闡述有關革命的重大問題,是黨早期革命思想理論探索的重要組成
2023-02-04 互動:47

毛派老同志林伯野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忠貞不渝的馬列毛主義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捍衛者,毛主席的好學生和好戰士,杰出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國防大學原科研部馬列所副軍職所長、教授林伯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27日13時09分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98歲。  林伯野同志1925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陽縣蘇家溝村,原名常耿武,曾就讀于本村小學、洛陽中學和甘肅清水國立第十中
2023-02-03 互動:305

打鬼子殺漢奸是我的工作!一位共產黨員的供狀

  “問:你做什么工作?  答:我是八路軍區長。  問:你的區公所在哪里?  答:我到哪里,哪里就是區公所,區公所就我一個人。  問:你為什么把我們背鴿子(指敵探背的通訊鴿子,曾被他連人帶鴿子捕獲)的人(漢奸)殺死?  答:我們是共產黨,我們所做的就是抗日工作,那些認賊做父的漢奸賣國賊,當然要把他消滅。  問:那么鴿子呢?  答:我做下酒菜吃了!”  ……  這是一份敵偽
2023-02-02 互動:167

宋平同志在2023年就106歲了

  目前,中國正國級干部中,最年長的健在者、而且還在繼續為黨義務工作的老共產黨員就是宋平。在二十大上,宋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列席會議。  他1917年出生,祖籍山東省莒縣。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幼年時,正是軍閥混戰的時候,遍地饑荒難民,真是民不聊生,宋平的家庭生活也十分清苦。  父母雖然是農民,但認為無知比貧窮更可怕,于是不惜花大半的家產,供他上學。宋平入學
2023-02-01 互動:272

在軍長麾下工作受益終身——深切懷念備受敬重的老軍長李際均

  2023年1月13日18時,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一顆睿智的頭腦停止了思考!中共前中央委員、原38集團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李際均因病仙逝,享年89歲。  連日來,在軍界、在網絡、在多個朋友圈中紀念、懷念老軍長李際均的浪潮此起彼伏。一位退休二十多年的老將軍去世,何能引起這么大的波動,何能引發這么多人深深的思念和思考?  作為曾經在他麾下工作的一員,撫今追昔,從切身的體悟

2023-01-31 互動:101 悼念李際均

錢永剛:父親錢學森的最后22年

    錢學森一家回國途中 ■ 退休后從未停止思考    因為父親是院士,當時院士是不退休的,所以并沒有辦過正式的退休手續。1982年,他卸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五年后又卸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從那時起,他就不再去辦公室了。     1960年,錢學森(前左三)在某導彈基地指導工作  1986年的時候,我父親還能走動,組織上找他,要提名他為政協副主席的推薦人選,他一開始沒答應。當時政協
2023-01-30 互動:315

97年軍委副主席遲浩田看望老英模,看到一個老戰士后,馬上敬軍禮

前言  1997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48周年前夕,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在京西賓館親切看望了進京老英模。  當遲浩田走進會議室,看到一位老戰士后,情緒激動,馬上向對方敬了一個軍禮。  這位老戰士究竟是誰?與遲浩田有著怎樣的交往,能讓身為軍委副主席的遲浩田,主動向他敬軍禮?毛主席握著楊育才的手說:人民感謝你  讓遲浩田激動敬軍禮的那個老戰士,名叫楊育才。  1926年,楊育才出生于陜西勉縣
2023-01-19 互動:267

憶老軍長——李際均

  老軍長李際均到38軍部隊任職那一年,我剛從西安政治學院畢業,重新回到軍政治部干部處當干事。那時候,人們議論起老軍長,就頗有些傳奇色彩——  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長期在軍事科學院工作,對戰略戰術很有研究;在24軍71師師長任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很快被破格提拔為38軍軍長。  有這樣經歷的軍長,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風格和作風?一時間部隊上下都很關注。     漸

2023-01-17 互動:149 悼念李際均

邢雨中 | ?一位騎自行車的中將走了!

  驚悉德高望重的老軍長李際鈞走了,心中十分悲痛。  對于李軍長的豐功偉績,廉潔奉公,治軍果斷,治學嚴謹,待人誠懇,為人親和是有口皆碑。  我印象最深的是:  他在職時經常騎自行車探親訪友。  他是12大師長中唯一的中央候補委員。  他從師長直接到38軍任軍長。  他是“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  他是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他是戰略學博士生導師。  他親自背

2023-01-17 互動:138 悼念李際均

楊承軍|深切懷念糜振玉老首長

    糜振玉中將(1931.10.7-2022.12.24)  驚悉糜振玉老首長逝世,連日非常悲痛、浮想聯翩。老首長1931出生,1951年入伍,1953年入黨。退休時他是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將軍銜;是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軍事組組長。  我從1986年認識糜副院長,受到很多有益的教誨,讓我終生受益并難忘。  第一, 聽糜副院長授課終生受益。  我第一次見到糜振玉副院長
2023-01-17 互動:55

趙亞力 | 吃剩飯的軍長走了——記李際均軍長二三事

  今天在網上獲悉,我們尊敬38軍老軍長李際軍因病逝世,悲痛之余,讓聯我想起了37年前發生在338團的一件小事。  那是1986年初夏的一天晚上。我因外出辦事兒回來晚了,諾大的機關食堂就我一個人在吃飯,剛扒拉沒幾口見門外又進來兩個人,其中一人帶著眼鏡,  這不是軍長嗎!我趕緊站了起來。在前不久全軍電視電話會上我見過。  李軍長對我說坐坐坐,剛剛從石家莊開會回來,還有飯嗎? 我說軍長

2023-01-16 互動:166 悼念李際均

吳銘:回憶老師李際均將軍

    疫情中,驚悉我的老師李際均將軍不幸,萬分悲痛。  這段時間,我們失去了太多的好師長、好戰友。前面有馬青柯,有郭宏軍,還有中原赤子李賢明。今天,又收到了李將軍的噩耗。  李將軍是我軍新時期最卓越的戰略理論大家。早在我入學前,就聽說過李將軍的大名。入學后,研究生部的領導給我們明確,全院所有專家,都是我們老師,可以隨時上門或者電話請教。全院那么多全軍聞名的權威專家,都成

2023-01-16 互動:291 悼念李際均

王衛星:懷念敬愛的李際均首長

    2023年元月13日18時,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一個睿智的頭腦停止了思考。傍晚,入冬的第一場雪使京城變得更加寒冷。敬愛的首長、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中將離開了我們。他是當代世界頂級軍事戰略專家,是我非常崇拜的老首長。  那些年,我們經常請首長來外軍部給大家講戰略、講戰例,介紹重大危機處置經驗,還專門搞了一場“與大師對話”,請首長給大家介紹1988年他

2023-01-16 互動:115 悼念李際均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長子董良羽同志逝世,享年85歲

  中旗網編輯部據董良羽親友處獲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同志長子、董必武思想研究會首任會長董良羽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  遵照董良羽同志生前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  陳昊蘇:董良羽不幸逝世,哀情難抑,悲從中來,謹致詩掉,敬請向董家后賢轉達。  本色戀紅隨老輩  終身向上奮雄飛。  相逢虎兔安然去  偉業傳家世代追。  陳昊蘇

2023-01-15 互動:110

沉痛悼念李際均中將,原38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吳志民:  “誰敵視中國誰就會為自己制造12億個敵人,并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這是李際均將軍留下的一句名言。外電稱,李際均是真正博學又具有實戰經驗的中國軍方"儒將"。  1934年,李際均出生在哈爾濱,9歲時隨家人遷到長春市。1950年正在讀高中的李際均毅然投筆從戎,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那時他剛16歲。殘酷的戰爭場面很快使李際均成熟起來,成為

2023-01-15 互動:135 悼念李際均

郭松民 | 悼念李際均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昨夜,寒潮來襲,天氣極寒。  今晨,打開手機,赫然看到了原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李際均中將去世的消息,不由得心猛地一沉,仿佛在戰場上,忽然聽到一位令敵人聞風喪膽,也時時給自己人帶來信心和力量的我軍名將陣亡的消息那樣,悵然若失。  高天滾滾寒流急,這個冬天,真是慘烈。  李際均將軍生于內憂外患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他1950年參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任39軍偵察參謀,八十年代后期,任&ldq

2023-01-15 互動:139 悼念李際均

一個草根學者與一位軍事理論大師的忘年交誼 ?——懷念恩師李際均將軍

  在見到李際均將軍之前,就讀過他的《軍事戰略思維》。從中大得教益,李將軍的文字水平很高,但從無夸張喧聒之句,更沒有生造新奇時髦或聳人聽聞的詞匯,都是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來闡述他的論題和道理,這與這個時代諸多走紅于影視媒體和各種講座講壇的“戰略大師”的文字大相逕廷。這本書,筆者認真讀過每一個章節,而且通過閱讀理解,發現了自己過去文字文章的許多問題,從而有了針對性

2023-01-15 互動:130 悼念李際均
1 2 3 4 5 6 7 40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大國崛起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最新国产1024精品 | 中文字幕欧美中日韩精品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最新国产精品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