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為中國服務——訪鄭天翔先生 早春四月的一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采訪了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鄭天翔先生。從清華學子到革命青年,從七機部部長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鄭老的經歷可謂波瀾而神奇,然而這樣一個老革命家的家卻坐落在王府井附近的一座其貌不揚的四合院內,我們的采訪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見到鄭老,我們不禁驚嘆:86歲高齡的鄭老精神矍鑠,談笑風生,言談話語間令人趕
1.勿忘人民:時代呼喚穆青式記者 2.錢學森和穆青為誰流淚? 3.錢學森的百姓情 4.穆青:兩張閃光的照片 《勿忘人民:時代呼喚穆青式記者》 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續走向深入,時代呼喚新聞隊伍和理論工作者為人民譜寫新的篇章。 穆青是我們黨培養出來的新聞工作者,一生踐行為人民寫作的理念,寫出了許多傳世名篇。今年是穆青逝世十周年,10月1
相信和依靠群眾是史來賀一貫的作風。他常說:群眾是神仙,是勇士,只有吃透村情民意,干事才有辦法、才有底氣、才有主心骨。如果忘記了群眾、脫離了群眾,那就是丟了根本、丟了生命,將一事無成。
中國村魂——追憶河南省新鄉縣劉莊村原黨委書記史來賀 河南日報記者 朱夏炎 王 鋼 一個人,當他去世10年后,會怎么樣? 10年,有多少光環也淡去了,人們卻仍在懷念他,一想起還言猶在耳。 10年,有多少榮耀也消散了,百姓卻仍在念叨他,一提起就潸然淚下。 這位整整50年的村支書,從一個最小的原點,抵達了一個最高的巔峰。 史來賀,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
整頓三風 建黨固本 ——紀念延安整風運動70周年 王二路 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也是一次全黨范圍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更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貫徹的方針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團結
第106章 “本會接受山陜兩省人民的請求,命令我英勇的抗日主力 紅軍即刻出發,打到山西去,打倒閻錫山好同日本直接開 火,把日本帝國主義快些趕出中國去。” 話說1936年1月16日,回到陜北的高福源在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李克農的陪同下,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毛澤東緊握著高福源的手說: “感謝你為國家為民族為抗日統一戰線做了一件大好事。&rdqu
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突出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搞好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保障。
我們要通過整風觸動靈魂,開好民主生活會,開門搞活動。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但現在已經有不少身份是“共產黨員”但不信仰“共產主義”的失魂落魄分子,這些人在組織上入黨了但在思想上沒有甚至也不準備入黨。對于這樣的人,我們要大喝一聲:“同志,你危險了”。不在靈魂深處自我革命,就躲不過人民群眾對你的革命。
毛澤東鮮明的個性特點在人類歷史上真可謂一峰突起特色獨具。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里,舉凡古今中外數得上風流人物者,實在罕有人可與之比肩。他灑脫豪邁卻又思慮縝密,他堅持原則一點也不失靈活,他見識超群深謀遠慮卻又常常看似率性而為不以為意,他厭惡個人崇拜卻又難以突破這個世俗的藩籬,他既有政治家的剛毅果決和聰慧過人又兼具文學家的成熟練達與豐富情感,他既有軍事戰略家的靈活機
·毛澤東思想培養的真正干部——公社書記張福元同志(1-7) 八、張福元和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張福元在擔任界都公社書記8年來,和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連續5年沒有回家過年,都是和群眾大干在劈山改河、修壩造田的勞動中。 張福元和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特別體現在建設西固壁中,在這偉大的勞動中,張福元和基層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階級友誼,勞動感情,
較早前,太原市杏花嶺派出所退休老干部焦光輝同志,向我們介紹了張福元同志,他說,張福元是跟陳永貴干出來的昔陽干部,大干苦干,那種實干精神,你們根本想象不到,那才是毛澤東思想培養的真正干部。 2012年大年初一,我們在焦老的帶領下,到了張老家拜年,張老非常高興,送我們他剛寫的書《風云松濤——張福元人生之路》作為留念。 張老拄著拐棍迎送我們,看上去他的腿走路非常吃
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晚上,我們去拜望仰慕已久的“當代雷鋒”——郭明義。 這天下午,郭明義剛剛參加完中共第十八屆二中全會,行程便已被安排得滿滿的:第二天要參加與國防大學師生的交流,第三天要去國家發改委與干部群眾座談,之后當晚即離開北京奔赴南京……是啊,在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雷鋒題詞五十周年的時候,這位“當代雷鋒&rd
黨的性質以及黨的純潔性、黨的先進性問題絕不僅僅是黨員個體的問題,更是黨的組織基礎、指導思想、政權以及制度建設的問題,同時是一個與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有著密切關聯性的問題。就黨的組織來說需要鮮明的階級基礎、鮮明的指導思想、嚴明的組織紀律;就社會價值觀來說,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價值觀的培育養成更需要必須的經濟基礎的支撐、上層建筑的保證和意識形態的張揚;就政權建設來說,就是要使權力永遠掌握在那些真正能夠代表工人階級立場的人手中,使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不斷獲得經濟基礎支撐、上層建筑的保障和意識形態上的鞏固。通過政權的力量鞏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維護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筑、弘揚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是保持黨的性質和社會主義永不變色根本手段。
毛澤東同志是寫作大家,他那平易近人,深入淺出,概念準確,形象鮮明,筆調生動的寫作風格曾成為一個時代的楷模。重讀毛澤東的文章,重溫他對寫作文風方面的論述,對當前黨中央提出的改進文風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毛澤東在帶領全黨艱辛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勤儉建國和勤儉節約的思想,彰顯出毛澤東作為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戰略眼光。作為偉大領袖,毛澤東本人又是勤儉節約的典范。今天,學習毛澤東勤儉節約的思想與風范仍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父親在延安時期就認為黨與群眾的關系問題是黨風問題的核心;黨風不好,就會使黨喪失民心。他說:“沒有一個脫離群眾的黨組織是鞏固的。只有黨與群眾密切地聯系著,只有黨的支部真正成為群眾核心的時候,那個黨才是一個鞏固的黨,那個支部才是黨在群眾中的堡壘。”
上個世紀60年代,陳永貴帶領大寨人自力更生,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大寨精神。之后,他從一個農民到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卻堅持在地里勞動,不拿國家工資……他的人生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最近,陳永貴的孫女陳春梅,提筆撰寫了有關她的爺爺的鮮為人知的經歷和細節。
雷鋒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他的思想不僅受到共產主義的哺育,而且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文化的沃土。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在雷鋒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他的愛國主義情懷、無私奉獻精神、重義輕利境界、修身律己德行,無不漾溢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品格。
歷史不止一次證明,黨的戰斗力、凝聚力并非取決于數量。蘇聯共產黨擁有幾十萬黨員之時,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擁有幾百萬黨員之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擁有幾千萬黨員之時卻喪失了執政權。這對于有八千萬黨員的的中共而言,蘇共的前車之鑒不容小覷。
據中紅網報道,今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紅色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毛澤東和中國兩彈一星事業》暨《百名將軍•名家書贊毛澤東》大型展覽,9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博興大廈隆重開幕并舉行了開幕儀式。
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松致辭。他說,今年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我們時刻都在懷念他。劉精松還強調,毛主席的領袖地位和人民對他的懷念絕不是偶然,是在中國革命長期斗爭事件和建設事件中積累起來的,是大家對他為黨、為人民、為國家、為軍隊建立豐功偉績一種永遠的懷念。特別是當我們回顧歷史,每當在重要的歷史關頭,毛主席以他的大智大勇,力挽狂瀾,總是能夠挽救黨、挽救革命,挽救人民軍隊,使我們久久難以忘懷。
毛主席女兒李訥、侄女毛小青,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成都軍區原政委萬海峰等出席了開幕式。(據中紅網)
據解放日報報道,13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召開《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第二輯)》、《2012—2013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發布暨“帝國主義新特點和社會主義新實踐”學術研討會。
2013年《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分為資本主義制度危機、社會主義理論探索、斗爭中的世界共產黨及工人黨、蘇聯解體的教訓等四部分。
《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第二輯)》包括:王偉光《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李慎明總撰稿《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李捷《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歷史貢獻》,靳輝明、李瑞琴《〈共產黨宣言〉與世界社會主義》,李崇富《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吳恩遠《蘇聯歷史幾個爭論焦點的真相》,張樹華、單超《俄羅斯的私有化》,朱繼東《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衛建林《全球化與共產黨》等。(據解放日報,光明網)
據新華社報道,地震發生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軍隊和武警部隊做好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署部隊迅速投入抗震救災第一線。雅安地震發生后的兩天內,解放軍、武警和民兵預備役18000多人投入救災,在災區的關鍵地點和搜救生命、搶通道路、救治傷員等關鍵環節上再次發揮了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
對人民子弟兵迅速投入抗震救災第一線,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微博網友@真實話評論到,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子弟兵,總是在人民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了。而在整個就災過程,軍民魚水情再次感動中國人民。蘆山當地一戶靠賣菜謀生的普通人家抱來一筐筐煮好的雞蛋,送給前線的搶險官兵,他們樸實的話語“謝謝子弟兵,謝謝你們保護我們的家……”感動著前線武警官兵,武警水電部隊李貴副司令員說,這是前線官兵不畏艱險、堅持戰斗的一股巨大的精神動力。(據中國廣播網,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