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馮友||鐵人王進喜

馮友 · 2025-02-2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王進喜(1923——1970年,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石油戰線的鐵人。2009年9月10日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被評選為"最美奮斗者"。

  一.虎仔童年: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市赤金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母親何占信,父親王金堂。40歲得子,在秤上一稱正好十斤,于是就給孩子起名"十斤娃"。按照王家的家譜往下排,起名王進喜,希望他歡歡喜喜去上學,學到本領后重整家業。1929年,玉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災荒。為了活命,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金堂被強迫出勞役。王進喜讓父親坐在牛車上,趕車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王進喜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沒、氣候變化無常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王家有幾畝地被區長以借為名長期霸占。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為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

  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干著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但他不甘屈辱,奮起反抗。王進喜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后,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斗爭方法,培養"耐力"。王進喜心中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

  二.鉆井闖將:

  1949年9月25日,玉門解放。1950年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從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進喜一直在老君廟鉆探大隊當鉆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種雜活搶著干。他說,黨把我們當主人,主人不能像長工那樣磨磨蹭蹭、被動地干活。艱苦的鉆井生產實踐,鍛煉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先進思想。

  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個里程碑。入黨不久,王進喜擔任了貝烏5隊隊長,帶領貝烏5隊在石油工業部組織的以"優質快速鉆井"為中心的勞動競賽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口號,創出了月進尺5009.3米的全國鉆井最高紀錄。10月,王進喜到新疆克拉瑪依參加石油工業部召開的現場會。余秋里部長、康世恩副部長把一面"鉆井衛星"紅旗頒發給他。貝烏5隊被命名為"鋼鐵鉆井隊",王進喜被譽為"鉆井闖將"。

  三.“識字搬山”:

  王進喜是吃苦耐勞的實干家,也是科學求實的典范。在科技領域,他以"識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刻苦學習,帶領工人們以創造性的勞動,創出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

  1961年2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鉆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負責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個鉆井隊。他經常身背干糧袋,騎著摩托車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場,調查研究,檢查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當了大隊長后,他深感沒文化開展工作困難,拜機關干部為師,抓緊一切機會學文化。他說:"我認識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鐵人已經可以獨立地看報、讀文件、學"毛選",甚至可以列出簡單的發言提綱了。王進喜學習技術知識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他說:"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他帶領工人們不斷地從實際需要出發搞技術革新。為提高鉆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動滑車。為打好高壓易噴井,他帶領工人研究改進泥漿泵。為提高鉆井質量,他和科技人員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鉆井法"。他還在多年的鉆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鉆井絕技",能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鉆頭磨損情況。他對待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經常向工人強調:"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中青網評)

  四.會戰闖將:

  1959年9月,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被選為建國10周年國慶觀禮代表和全國"工交群英會"代表。休會期間,王進喜參觀首都"十大建筑",路過沙灘時,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背著"煤氣包",才知道國家如此缺油,他感到一種莫大的恥辱,這位堅強的西北漢子,蹲在北大紅樓附近的街頭哭了起來。從此,這個"煤氣包"成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玉門石油闖將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于3月25日到黑龍江松嫩平原達薩爾圖(后大慶)火車站,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鉆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里、這里的鉆井紀錄是多少,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面對極端困難和惡劣環境,會戰領導小組作出了學習毛主席《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王進喜組織1205隊職工認真學習"兩論"。通過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1205隊的鉆機到了,沒有吊車和拖拉機,汽車也不足。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鉆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脑稀>芰⑵饋砗螅瑳]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鉆。薩55井于4月19日勝利完鉆,進尺1200米,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在隨后的10個月里,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和1202鉆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在那些日子里,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上去醫院;幾百斤重的鉆桿砸傷了他的腿,他拄著雙拐繼續指揮;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冰冷強堿泥漿池,幾名隊友也陸續跳下去,用身體攪拌,井噴終于被制服,可是王進喜和工友們身體都被強堿燒壞了,也都累得站不起來了,鐵人本來就受傷的大腿血肉模糊。房東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

  王進喜用血肉之軀奮力攪拌冰冷的泥漿,英雄壯舉定格為精神的永恒。

  石油部部長余秋里得知后,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7月1日,會戰指揮部召開慶祝建黨39周年和大會戰第一戰役總結大會,突出表彰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被樹為大會戰的"五面紅旗"。一個鐵人前面走,千百個鐵人跟上來。大會戰出現了"前浪滾滾后浪涌,一旗高舉萬旗紅"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連續創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造了6項高紀錄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

  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1963年當年,大慶油田產原油439.3萬噸,占全國原油產量的67.3%。

  1963年12月,周恩來在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宣布:“由于大慶油田的建成,我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需要的石油,過去大部分依靠進口,現在不管是在數量上或者在品種上,都已經基本自給了。”到了1965年底,我國實現國內消費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其中,大慶油田提供的高產原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五.甘當“老黃牛”:

  1.毫不利己:

  鐵人王進喜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鐵人家是個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還要上學。為了維持全家生計,王進喜叫老母親管賬,精打細算過日子。會戰工委和各級黨組織都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的情況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長期補助",但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大隊派人給他家送去豬肉和面粉,他都一律拒收。工人們想把他家鋪炕用的葦草換成席子,他老母親也不讓。鐵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上級為照顧他,給他配了一臺威力斯吉普車。王進喜自己很少坐,就用它來給井隊送料、送糧、送菜,拉職工看病,完全成了公用車??衫夏赣H病了,是鐵人的大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去衛生所。與他的愛人同期來油田的家屬多數已轉成正式職工,他的愛人卻一直是家屬,在隊里燒鍋爐、喂豬。他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公仆形象。

  1970年10月1日,王進喜抱病參加國慶觀禮,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檢閱游行隊伍。國慶節剛過,鐵人的病情急劇惡化。臨終前,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同志。打開紙包,里面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和一張記賬單,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沒有動。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臨終前,弟弟王進邦守候在病榻邊,王進喜手拿300元錢交給他,強忍劇痛,斷斷續續地說:“看情況,我可能看不到咱媽了,媽這一輩子很苦,你就多替我盡孝道吧。”

  2.專門利人: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干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工人和家屬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和家人卻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他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1964年年底,他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從北京回來后,他依然保持謙虛謹慎的習慣,說,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他一邊參加勞動一邊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工人的實際問題,成為大家的知心朋友。他看到天冷時工服不保暖,工人挨凍,就到縫補廠建議把棉工褲后腰加高加厚,給工人做皮背心和皮護膝。鉆井生產、生活特別是住房、吃糧面臨困難時,他利用工余時間帶領職工和家屬開荒種地,燒磚、割葦,蓋"干打壘"住房,讓工人和家屬"吃飽肚子去會戰","回來有個窩"。大隊駐地離市鎮比較遠,工人和家屬買糧、郵信、看病都不方便,他又帶領職工家屬想方設法辦起了商店、糧店、郵局、豆腐坊、衛生所等,建起了設施比較齊全的生活基地。鉆工子女沒處上學,整天在荒原上玩耍,他帶領人們在大隊機關附近支起一頂帳篷,建起了大隊級第一所小學—帳篷小學。后來,人們為了紀念王進喜,把這所小學命名為"鐵人小學"。他到阿爾巴尼亞訪問期間,還惦記著鉆工們的困難,利用補助的一點外匯特意買了兩個"熱得快",帶回來給職工燒開水、熬中藥。鉆工陳國安病了,在大慶治不好,他利用開會機會把他送到省城醫院治療。生產骨干張啟剛因工犧牲后,他和1205隊的職工經常給他的老母親寄錢和糧票,一直供養到老。

  六.死而后已: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鉆井指揮部副指揮。1965年7月,在石油工業部第二次政工會上,王進喜應邀作了報告,他在發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讓我們國家省省有油田,管線連成網,全國每人每年平均半噸油"的奮斗目標。"文革"開始后,大慶油田生產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1966年12月31日,王進喜毅然到北京向周總理匯報大慶油田生產的嚴峻形勢。返回大慶后,他走遍油田,貫徹總理的指示精神,大聲疾呼"大慶生產一天也不能停"。一些人羅織罪名,對他進行殘酷迫害。在周總理的謀劃下,繼鞍鋼之后,大慶實行了軍管。周總理指示軍管會把王進喜送到基層連隊保護起來。

  1968年5月,大慶革命委員會成立,王進喜被推選為大慶革委會副主任。1969年2月,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成立,王進喜擔任副組長。1969年4月,黨的"九大"在北京召開。王進喜作為大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并當選中央委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文革"期間,大慶油田出現了地層壓力下降、原油產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兩降一升"嚴峻形勢,王進喜焦急萬分。在油田呼吁得不到支持的情況下,就到北京向燃化部和國務院匯報。周總理在《當前大慶油田主要情況報告》上批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油田生產被動局面逐步得到扭轉。為了把散落在草原上的物資器材回收回來,王進喜于1969年7月,集中30多人,成立了廢舊物資回收隊,帶領工人們風里雨里,為國家回收散失的廢舊物資。形成了被我們頌揚的"回收隊精神"。

  1970年春節前,王進喜受周總理委托,到江漢油田慰問,并做了大量的解放干部、穩定隊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全國石油工作會議在玉門召開。王進喜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大會。他在會上大聲疾呼要恢復光榮傳統,充滿信心地提出“大慶產量要上四千萬噸,全國產油一億噸”等一系列遠大的奮斗目標,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

  玉門會議期間,王進喜胃病發作。后經解放軍301醫院檢查確診為胃癌晚期。但他仍然叫警衛員方廷振代筆寫信給大慶當權者,叫他們趕快解放宋振明。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只有47歲。

  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向王進喜同志告別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等以及中組部、石油工業部、黑龍江省的領導,大慶油田、玉門油田的干部、群眾來向鐵人告別。王進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鐵人王進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跡。

  七.鐵人精神永放光芒:

  1960年,他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油田石油大會戰第一口油井,并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展現了大慶石油工人的氣概,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中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他留下的"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寶貴財富。

  大慶石油會戰取得的成績和王進喜的"鐵人"精神,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報》以一版頭條通欄刊出毛主席的號召:"工業學大慶",并親自接見王進喜。"工業學大慶"活動對于振奮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激勵各界工人階級。鐵人不僅是石油工人的楷模,也是全國工人階級的楷模,他更是一個為國家分憂解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民族爭光爭氣、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曾經發出"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進喜,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的石油事業。斯人雖逝,但他身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奉獻精神,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鐵人'精神早已融入大慶的每一方土地中,每一個大慶人的血脈里。"1205鉆井隊黨支部書記段永堅說,王進喜用盡一生詮釋什么是"鐵人"。

  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刊發了長篇通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高度評價了王進喜偉大的一生。大慶油田做出了“向鐵人王進喜同志學習的決定”。學習鐵人精神,繼承鐵人遺志,大慶人決心把他未盡的事業進行到底!

  "'鐵人'離開我們已有五十載,'鐵人'雖逝,但精神長存。"1205鉆井隊黨支部副書記李海洋說,在這50年間,大慶油田立足國內,走向世界,在世界石油大舞臺上展露中國風采。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紅旗落地的那天,他們才發現被騙了半輩子
  2. 郭松民 | 新世紀初的兩部電影
  3. 馬斯克查賬,你王小東急什么?
  4. 孫錫良|閑文┉瞎操心!
  5. 火紅的年代:電影《哪吒2》宣揚了什么?
  6. “沒本事掙錢”的人,才會懷念毛主席?
  7. 趙磊:AI要革誰的命?
  8. 郝貴生|筷子頭上有階級斗爭 —電視片《反腐為了人民》觀后感之二
  9. 胡錫進給烏粉洗地,但沒人領情
  10. 特朗普不是張伯倫,普京也不是希特勒
  1. 烏克蘭戰爭結束——雅爾塔體系徹底崩潰
  2. 洪鈞|澤連斯基,是否知道金城反擊戰?
  3. 反腐敗真的就只能永遠在路上嗎?
  4. 小崗村鮮為人知的十件事
  5. 陽和平|給未明子的最后通牒
  6. 洪鈞|請使用投降這個詞
  7. 紅旗落地的那天,他們才發現被騙了半輩子
  8. 如果路線錯了,“賣國”就成了生意!
  9. 王洪文為何兩次在上海機場歡送尼克松總統?
  10. 往偉人身上潑臟水的底層邏輯!
  1. 毛主席的晚年絕不是錯誤,而是新的飛躍!
  2. 郝貴生||談談“中國貧富差距位居 世界第二大”的根本原因
  3. 河南輝縣的天,是共產黨的天,還是裴春亮家的天?!
  4. 史無前例的危機已襲來
  5. 趙磊:鈍評DeepSeek
  6. 李克勤|xxx是叛徒:周總理會不會私下里那么議論別的領導人?
  7. 幾十年后回頭看,“文革”是不是一無是處?
  8. 劍云撥霧|鼓勵生育政策之癢:73歲張紀中生女,平民年青人不婚不育
  9. 井岡山觀心|從其對毛主席逝世后的評價,看李維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之一
  10. 烏克蘭戰爭結束——雅爾塔體系徹底崩潰
  1. 偉人得罪了無數人,但沒有一個是私仇!
  2. 大快人心!又一個顏色革命推手被“斷糧”了!
  3. 陽和平|給未明子的最后通牒
  4. 洪鈞|應該盡力幫助烏克蘭人民
  5. 王洪文為何兩次在上海機場歡送尼克松總統?
  6. 小崗村鮮為人知的十件事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日韩25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