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老電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中,主人公、打入國民黨警察局任巡長的中共地下黨員江萬和,在“虎穴”中機智勇敢,為黨做了大量工作。江萬和的原型,就是“韶山五杰”之一的毛福軒。毛福軒是1925年由毛澤東親自建立的韶山黨支部的首任書記,是毛澤東在故鄉鬧農運的得力幫手,也是除毛澤東、毛澤民以外,韶山最早的共產黨人。毛福軒后奉命打入上海警察局,擔任巡長、分局局長。毛澤東后來在談到毛福軒時說:“一個農民出身的同志,學習和工作都那樣努力,一直擔任到黨的省委委員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毛福軒:韶山第一個黨支部的支部書記
毛福軒譜名毛恩梅,1897年4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他比毛澤東小4歲,而輩分卻高兩輩,是毛澤東的族叔祖。時值清朝末期,災荒連年,少年毛福軒跟隨父母親背井離鄉,千里迢迢,沿途乞討逃荒到南京、江陰一帶,投親靠友以謀生活。辛亥革命爆發后,年僅十四歲的毛福軒陪父母回到韶山。
1921年,當24歲的毛福軒聽說毛澤東回家鄉創辦了湖南自修大學時,便產生了想學習的念頭。經毛澤東介紹,毛福軒進入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進行半工半讀。工讀期間,毛福軒仿佛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自修大學,毛福軒認識了何叔衡、夏明翰、李達等共產黨人,逐漸認識到:只有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能幫助窮人“脫除一切痛苦”。這一刻,他下定決心要跟著共產黨鬧革命,要打破現有的一切不平等。
1922年,在毛澤東的調派下,毛福軒前往江西安源煤礦,協助毛澤民從事工人運動。當時,毛福軒的公開身份是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的職員,這是一個為減輕工人消費負擔而成立的組織。這是毛福軒第一次參與工人運動,初涉的緊張很快就被沉著冷靜所取代。他以新身份為掩護,積極參加路礦工人的罷工斗爭,經受了鍛煉和考驗,終于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底,毛福軒奉調從安源回到韶山,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成為韶山農運的帶頭人。他走親訪友,向貧苦農民宣傳革命道理,團結了一批苦大仇深的農民和鄉村知識分子。
1925年2月6日,毛澤東從上海經長沙回到故鄉韶山,直到8月28日才離開韶山去廣州。這一次,他在韶山住了203天,是毛澤東1921年離開韶山后回故鄉時間最長的一次。毛澤東回韶山,本來是回來養病的,但沒有閑著。毛澤東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對農民進行思想啟蒙教育。在長沙,他有過辦工人夜校的經驗。這時,他通過楊開慧、李耿侯等,發動進步教師,利用原來的祠堂、族校,在韶山、銀田寺一帶創辦夜校。除教識字、教珠算外,還講三民主義,講國內外大事。通過創辦夜校來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到7月間,夜校發展到二十多所。
從1925年3月起,毛澤東以毛福軒等為骨干秘密組織農民協會,發展會員。夜校的學員大多成了農協骨干,夜校場所一般也是秘密農協的會址。不久,這種秘密農協發展到20多個。在這個基礎上,毛澤東親自發展了韶山第一批中共黨員。
6月中旬的一天,在毛澤東家里,由毛澤東主持召開韶山黨支部成立會議。毛澤東推薦毛福軒任黨支部書記,領讀入黨誓言,舉行龐叔侃、鐘志申、毛新梅、李耿侯等四位新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
湖南省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組織——韶山黨支部就此成立,它的秘密代號為“龐德甫”。韶山黨支部成立后,毛福軒任黨支部書記。韶山黨支部最早的5名黨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誓言,他們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英雄事跡可歌可泣。自此,毛福軒真正站在了自己所向往的那個新世界的入口,并立志為之奮斗終身。
毛澤東同志親手創建的中共韶山特別支部的正式成立,使韶山農民運動有了領導核心,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毛澤東指導毛福軒開展平糶斗爭
毛澤東在韶山開展農民運動,工作十分辛苦。毛澤東常天剛蒙蒙亮就出去,深更半夜才回上屋場,回來以后還要閱報、寫信、處理文件。在毛澤東的努力下,偏僻的山沖正在發生著革命性變化。
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毛澤東還注意發展一些有威望的開明士紳、小學教師加入國民黨,于7月初在韶山建立起國民黨第七區黨部,并指派共產黨員李耿侯、鐘志申等分別擔任宣傳、組織工作。
當時,湖南仍處于軍閥趙恒惕統治下,國民黨基層組織同共產黨、農協一樣,都是秘密的。這些組織的公開活動,大多利用“雪恥會”的名義進行。中共韶山特別支部便通過雪恥會這一公開的群眾組織,向廣大農民群眾進行革命宣傳,同時舉行大小規模的游行示威,組織查禁洋貨等活動。一時間,韶山一帶反對帝國主義和地主豪紳的斗爭開展得轟轟烈烈,如火如荼。
7月間,韶山大旱,正值青黃不接、糧食奇缺的時節。土豪劣紳乘機囤積居奇,高抬谷價。毛澤東便召集中共黨支部和農協骨干開會,決定發動農民迫使地主開倉平糶。他派人同當地土豪、團防局長成胥生交涉。成胥生不僅拒絕,還把谷子運往湘潭等地牟取暴利。
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后,要毛福軒等率領數百名農民帶著鋤頭、籮筐等,連夜奔赴銀田寺阻止谷米起運。成胥生見農民人多勢眾,被迫開倉平糶,其他地主也就不再敢閉糶。這是韶山歷史上一次有名的“平糶阻禁”斗爭。
1925年8月,毛澤東回到韶山已經半年多了。半年多來,毛澤東不辭辛苦,在這里親手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建立了韶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運動。他和楊開慧在一盞小桐油燈下,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這時,廣東革命政府已幾次來信,催促毛澤東早點去那里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組織領導全國的革命斗爭。為此,毛澤東開始利用留在韶山的有限時日,考慮和安排今后韶山一帶的工作。
毛福軒掩護毛澤東脫離追捕
毛澤東的活動引起土豪劣紳的忌恨,成胥生密報湖南省省長趙恒惕。1925年8月28日,毛澤東和毛福軒大清早就趕到30多里外的譚家沖開會,這是寧鄉和韶山交界的一個偏遠山沖。早幾天他們就秘密通知了當地和寧鄉那邊的幾個積極分子開會。
這天,趙恒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馬上逮捕毛澤東。縣議員、開明紳士郭麓賓在縣長辦公室看到了這封密電,寫了一封信交人趕快送到韶山。這天下午,會議開得正熱烈時,忽聽得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大家不由得緊張起來,忙派人出去看情況,原來是毛澤建的哥哥毛澤嶸。他是楊開慧派來的,氣喘吁吁地跑進屋,遞給毛澤東一封緊急信件。
屋子里開會的人一看此信,都為毛澤東捏了一把汗,勸毛澤東立即離開韶山,越快越好。但毛澤東從容不迫,他向毛福軒交代完還沒有來得及做的工作,并要他繼續主持會議。之后,才和送信的毛澤嶸一起趕回上屋場。
這時,楊開慧和王淑蘭早已作好了準備,還向人借來了一頂轎子。楊開慧一見毛澤東回來,急忙催促說:“趙恒惕要派兵來捉你,趕緊走吧!”毛澤東微笑著,不慌不忙,還沉著地找了幾個農民談話,對韶山今后的工作作了組織安排。
然后,毛澤東到廚房去盛了碗泡飯吃。這時,毛福軒滿頭大汗地趕來了。他看見毛澤東還穩穩當當地坐在堂屋里,就急切地催促說:“趙恒惕的快兵已經來了,你還不快走!”
毛澤東鎮定自若地招呼毛福軒坐下,并問道:“你當真看到了那些快兵子?”“我倒沒看見,剛才如意亭的一個人特地跑到我那里告訴說,她親眼看見趙恒惕的快兵到成胥生那里去了。我已經布置了一些人,在各處放哨,以免發生意外。”
毛澤東十分感激毛福軒的關心,但他更多的是關心韶山下一步的工作。他爽朗地笑著說:“不要緊,他抓他的,我走我的!來,我們還打幾句講。”毛澤東把毛福軒領到臥室,又對韶山今后的斗爭作了簡要的部署,再三叮囑毛福軒:“韶山人要堅定信念,合群奮斗……”
夜幕降臨了,毛澤東換了一件乳白色的長衫,穿上一雙青布鞋,走出上屋場。毛福軒另外還安排了龐叔侃3個農民護送,并告訴大家如果碰到有人查問就說是抬著郎中,家里人得了急病,不可遲緩。楊開慧一直把毛澤東送到南岸的一個小坡上,深情地望著丈夫消失在夜色中。
不久,楊開慧和她的兩個兒子,也悄悄地離開了上屋場,躲進了韶山沖另一戶人家。
毛澤東和龐叔侃等3人沿著韶山沖那條終年流淌的小河,急匆匆地走著。當他們快到湖堤潤附近的磨樓時,迎面跑來了一個放哨的農民,氣喘吁吁地說:“前面有一群燈籠朝這邊過來,一定是趙恒惕的快兵來了。”
毛澤東趕緊停了下來。他冷靜地觀察著四周的地形,稍作分析,毛澤東果斷地把手一揮:“走,咱們上山!”
他們把轎子藏在路旁的樹叢里,毛澤東把白色長衫一撩,頭一個攀上山去。龐叔侃、賀爾康和毛月秋三人緊隨其后爬上了山坡,鉆進了一片松樹林里。之后,毛澤東幾人離開韶山沖,經寧鄉道村到了九江廟。然后,毛澤東、龐叔侃、賀爾康和毛月秋分手,三人坐小船去了長沙。一天一夜后,毛月秋返回韶山沖。趙恒惕捕殺毛澤東的陰謀破產了。
1927年,毛福軒全程陪同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
毛澤東脫險離開后,毛福軒正式挑起了領導韶山黨和農民運動的重擔。因領導農民運動有建樹,毛福軒先后擔任中共湖南區委特派員和農運特派員、湖南省委委員,擔負起農民運動的領導責任。
根據毛澤東從廣東的來信,毛福軒先后派出了二十多位農民干部到廣州,加入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和工作,還根據毛澤東從廣州寄來的《農民協會章程》,整頓了農民協會組織。
毛澤東離開韶山后,由他親手創建的中共韶山特別支部由毛福軒繼續領導韶山人民開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及時將那些符合黨員條件的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使韶山黨員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毛福軒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黨的秘密組織。韶山黨支部從1925年6月建立時的五位黨員,到年底時已經發展到一百多名黨員。根據工作需要,黨組織成立了中共韶山黨總支委員會,毛福軒擔任了總支書記。到1926年4月,黨員人數增加到230多人。根據中共湖南區委指示,在黨總支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共湘潭(韶山)特別區委會。
這樣,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和培養下,伴隨著韶山沖農民運動的發起與壯大,毛福軒也迅速成長為具有堅定革命信念的我黨早期基層黨組織和農運的領導人,深為韶山農民所擁護。毛福軒讓自己的妻子賀菊英和妹妹帶頭放足赤腳穿草鞋上夜校,喚起韶山民眾起來翻身求解放。
1926年初,龐叔侃學習結業回到韶山,任中共湘潭特別區委員會書記,李耿侯任委員,毛新梅調縣工作。毛福軒作為中共湖南區委的特派員和農運特派員,負責湘潭、湘鄉、寧鄉三縣邊區黨的工作和農民運動。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湘潭,龐叔侃等率農民自衛軍配合作戰,在銀田寺擊退敵軍。8月湘潭縣農民協會成立,毛新梅任執委兼庶務部長,毛福軒、龐叔侃任執委。
1926年8月16日,毛福軒率韶山代表30多人出席湘潭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被選為縣農協執委。這一年冬天召開的湖南全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給予湘潭縣農協很高的評價,認為“湘潭農運為湖南全省之中心”,這無疑也是對毛福軒工作的肯定。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以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的公開身份,由國民黨省黨部監察委員會主任戴述人陪同,實地考察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農民運動,歷時32天,行程1400多里。毛福軒與楊昭植、郭詠泉、毛新梅在湘潭迎接來考察農運的毛澤東,并陪同毛澤東前往韶山,隨后又陪同到湘鄉,全程9天。
在毛澤東回湘潭考察農民運動的這九天中,毛福軒向毛澤東匯報了湘潭等地的農民運動情況,并自始至終陪同和協助毛澤東走遍考察的5個縣。毛澤東沿路召開座談會調查考察,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農運材料,記錄下來,存放在隨身帶的箱子里,由毛福軒小心保管攜帶,從不離身。此間,毛澤東根據考察所得材料,寫出了他的著名論著《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有力而充分的論據,論述了農民運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必然性,駁斥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各種論調。文章中,毛澤東提到,“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工作同志開調查會,仔細聽他們的報告,所得材料不少”,毛福軒即為“被召集的同志之一”。可以說,在這部經典著作中,也融會了毛福軒領導農民運動的寶貴經驗。
毛澤東走后,農協迅速發展到30多處,擁有會員8200人,毛福軒兼任湘潭特別區農民協會執行委員。韶山總支部選派了5批20余人分赴廣州農講所、國民革命軍第二教導師、葉挺獨立團、《政治周報》社等處工作,又在韶山本地組織偵察隊、運輸隊、慰勞隊支援北伐戰爭。
1927年5月,毛福軒率領湘潭馬家河農軍參加10萬工農進攻長沙,反擊“馬日事變”。毛福軒隨后到武漢找到毛澤東,毛澤東指示他回韶山準備暴動。“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以中共中央特派員身份回長沙,成立了新的湖南省委,毛福軒被選為省委委員。
英勇就義的“警察局長”毛福軒
毛福軒因為領導農民運動有建樹,在湖南省委改組時當選為省委委員,擔負了更重要的黨和農運的領導責任。省委會議后,毛福軒回到韶山,準備策應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然而,韶山已處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下,黨組織和農民武裝已遭到敵人破壞,組織隊伍極端困難。為了保證革命工作正常進行,毛福軒選擇在敵人眼皮子底下的韶山繼續堅持斗爭。白天不能活動,就隱蔽在韶峰下的大石洞里,晚上頂著星月出來聯絡同志。秋收起義前后一段時候,為配合整體行動,確保革命斗爭不斷層,毛福軒和毛澤民分別在長沙、湘潭、湘鄉等地一次次共同戰斗。
1927年冬,湖南省委調毛福軒到長沙,以開設米粉鋪為掩護,建立省委秘密聯絡點。這時的毛福軒,已經是一個歷經斗爭考驗、日趨成熟、有卓越才干的省委領導成員。
1928年春,毛福軒被黨調往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出版工作。一年后,他受黨組織派遣,化名毛恩灝,打入國民黨政府金山縣警察局當巡警,后升任分局局長。毛福軒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勇敢和機智靈活,在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中,多方為黨搜集情報,設法救護革命同志,在國民黨警察局堅持秘密工作長達4年之久。
1933年2月27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毛福軒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他被敵人作為“要犯”,先關押在上海監獄,后押解至南京。被押至南京后,特務機關企圖利用叛徒脅誘毛福軒寫自首書,在生與死的考驗關頭,毛福軒始終不為所動,寧折不彎,憤怒地痛斥叛徒,甚至用茶壺猛擊叛徒頭顱。特務用軟的一手沒有得逞,遂惱羞成怒,把毛福軒捆綁起來,用盡各種酷刑,仍沒有從他嘴里得到所要得到的東西,更沒有使毛福軒屈服。
在南京的湖南湘潭同鄉和親友到獄中探望毛福軒,見他被打得遍體鱗傷,面容消瘦,都不禁黯然淚下,但是毛福軒卻鎮定自若地說:“要死就死罷。”面對犧牲,毛福軒堅貞不屈,面不改色,怒斥敵人:“要殺就殺,不必多言。”他給家中寫遺書:“余為革命奮斗犧牲,對于己身毫無掛慮。”1933年5月18日,毛福軒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時年36歲。
毛福軒犧牲時,兒子毛迪秋7歲,女兒僅4歲,孤兒寡母十分艱難。毛澤東非常牽掛他們。在瑞金時,毛澤東托人帶200塊銀洋給賀菊英。全國解放后,毛澤東從稿費中取200元郵寄給賀菊英。鄉親們也都深有感觸地說:“毛福軒是毛主席看得起的人。”
毛澤東曾稱贊毛福軒為農民革命家,并作出高度評價:“一個農民出身的同志,學習和工作那樣努力,一直到擔任黨的省委委員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1959年6月毛澤東離別32年后回到韶山,在接見烈士遺孀賀菊英時說:“毛福軒同志為革命犧牲是光榮的。”曾在上海黨中央擔任領導工作的周恩來,也贊揚毛福軒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