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人們崇敬的革命作家魏巍被污為“毀了一生的清譽”而寫;為《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仇恨新中國、仇恨解放軍的敵對分子及其“公知”們的鼓動下,一度被撤出中學語文課本而寫;為魏巍矢志不渝,在文藝領域苦守一片紅色天地,而在敵對分子及其“公知”們猖獗之時,大膽出手,堅決予以反擊,且至死不忘“繼續革命”而寫。】
魏巍,1920年生人,本名魏鴻杰,筆名魏巍、紅楊樹,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詩人,是文學星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其作品,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選入中學語文課本,長篇小說《東方》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地球的紅飄帶》,獲“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魏巍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17歲只身投入“八路”,炮火煉金鋼;長期的崇高追求,又煉出個紅色革命作家和紅色捍衛者。
百家百科贊曰:魏巍一生始終是一名戰士。
我們來看看我們崇敬的魏巍同志不平凡人生——“戰士”一生的四個精彩面。
1、魏巍17歲只身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百煉成鋼,致受高度信任和寄托,任職某騎兵團政委,成為戰魂;戰場有火有血也有詩,魏巍又還成為一名寫詩的戰地文藝戰士。
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于河南鄭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少年入平民小學,后就讀于鄉村簡易師范,15歲時父母雙亡,靠謄寫為生。1937年12月,17歲的魏巍,作出了人生的重要選擇,從鄭州只身赴山西趙城縣八路軍一一五師軍政干部學校,參加八路軍,從此走上了革命的光明之路。
1938年,師軍政干部學校并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同年4月,魏巍加入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紅色延安,征服了魏巍的心,塑造了魏巍的靈魂,魏巍在回憶抗大歲月時說,“延安的生活,決定了我的一生。”
從抗大畢業后,魏巍被分配到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魏巍始終在戰斗部隊任職,在戰火中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拼搏,經受著生死臨頭的考驗,是一個地道的八路軍、解放軍鐵血戰士。
魏巍在戰火中成長,在戰斗中進步,1949年4月,魏巍被任命為傅作義起義部隊改編過來的騎兵團政委。當政委不簡單,當起義部隊改編過來的騎兵團政委更不簡單,魏巍承受著黨和部隊對他的貼心寄托和高度信任。
魏巍,在戰場上同敵人浴血奮戰,戰斗之余則進行文藝創作——寫詩,是一位戰地文藝戰士。1942年,魏巍創作長詩《黎明的風景》;魏巍還有一些詩作經孫犁選編命名為《兩年》,于1951年出版。
魏巍是八路軍、解放軍的一個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的雙科戰士。
2、魏巍是一位中國文藝領域的革命戰士,始終堅持毛主席的文藝思想,把文學的革命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書寫不朽的壯美篇章。
(1)抗美援朝,深入戰場,成為一名中國人民志愿軍準戰士,三個月后,一鳴驚人,撰寫出感天動地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1950年5月,魏巍調到解放軍總政治部,走上了專業作家和文藝戰線的領導崗位。同年,我國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總政派一個小組前往朝鮮戰場了解美軍戰俘的思想情況,以便開展對敵政治斗爭;完成任務后,魏巍沒有回國,而是上了前線。
魏巍在前沿陣地上采訪了3個月,這前線3個月,他終生難忘。他的雙腳踏過被炮彈深翻過的陣地,他的雙手捧起過鮮血浸透的泥土,更是親眼看見了志愿軍戰士們無畏殺敵的壯烈聲影。這前線3個月,戰士的英雄氣概一直在激勵著魏巍;他深深感到,戰士們的英雄事跡是這樣的偉大,這樣的感人!“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題目,不是硬想出來的,而是魏巍在朝鮮戰場上,情緒激動、靈魂震撼的情況之下從心底跳出來的。
魏巍從朝鮮戰場回來是1951年的2月了,此時他已調任《解放軍文藝》副主編。前方將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氣概強烈地震撼著他,他急切地想讓祖國人民了解自己的兒女,是怎樣的英勇,是怎樣的頑強。魏巍還想向祖國人民匯報一個自己的思考所得——
在朝鮮,魏巍腦子里經常想著一個問題: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為什么那樣英勇呢?就硬是不怕死啊!那種高度的英雄氣概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魏巍通過戰場所見所聞所感,通過促膝交談問詢,他找到了答案:戰士們由于鍛煉與認識的不同,表現表達出來的雖然有些差異,但是都有著共同的一點,即對于偉大祖國的愛,對朝鮮人民深刻的同情,和在這個基礎上的做一個革命英雄的榮譽心。魏巍再加深化,概括為:偉大深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思想感情,就是我們戰士英勇無畏的最基本的動力。并說:“我一定要反映它。”
于是,一個不朽的經典《誰是最可愛的人》閃亮面世。
《誰是最可愛的人》書寫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官兵在朝鮮戰場上拼死守衛松骨峰的英雄事跡。現摘錄該篇經典的開頭和末尾兩小段,以讓我們一起重溫——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
朋友們,用不著繁瑣的舉例,你已經可以了解到我們的戰士,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人是什么一種品質,他們的靈魂是多么的美麗和寬廣。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善良愛好和平人民的優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計劃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向孩子嘴里塞著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一起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看我:“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們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經知道了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1951年4月11日,《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第一版頭條發表。隨之眾多媒體相繼轉載或播放,于是這篇通訊家喻戶曉,馳名海內外。
有人還總結出《誰是最可愛的人》發表后的四大亮點:
① 毛主席閱后批示:“印發全軍”,朱老總讀后連聲稱贊:“寫得好!很好!”
② 為文學家大添光彩,因為作家魏巍第一個喊出了人民軍隊的戰士是最可愛的人。
③ 隨后“最可愛的人”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代名詞。
④《誰是最可愛的人》被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鼓舞、教育了好中國幾代人,并將繼續教育、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可恨的是,在輿論界烏煙瘴氣最是猖獗的2001年,在仇恨新中國、仇恨解放軍的敵對分子及其“公知”們的極力鼓動下,中國人民喜愛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竟被從中學語文課本中撤除!
一撤就是20年!直至新時代的2021年,在人民的強烈要求下,自21年上學期,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才又將其重新納入!《誰是最可愛的人》終于回歸中國中學語文課本,體現了新時代的英明,也體現了人民的力量!
(2)魏巍秉持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矢志堅守,辛勤耕耘,譜寫出一系列不朽的光輝篇章。
魏巍著有長篇小說《革命戰爭》三部曲《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東方》,中篇小說《長空怒風》,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詩集《黎明風景》、《不斷集》、《紅葉集》、《魏巍詩選》,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壯行集》、《話說毛澤東》、《魏巍雜文選》、《魏巍散文選》等。
其中,1982年,魏巍憑借長篇小說《東方》(1978年完成并出版)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東方》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1988年出版的全面反映長征的長篇小說《地球的紅飄帶》,于1994年獲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魏巍的詩歌、報告文學、小說、散文、雜文都及時反映現實生活,洋溢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并擅長把敘事、寫景、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語言樸實優美,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在360百科上評價說:
魏巍的創作,貫穿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在這個根本點.上,魏巍以不同的藝術形式闡揚著、論證著。在魏巍筆端,詩的語言也好,小說形象和畫面也好,散文的境界和辭采也好,總是以思想的明澈、豐富和穩定為特色,以生活性的豐饒茂盛為憑依的。
魏巍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異常廣闊,既有對重大事件的描繪,也有對日常生活的點染;既有對英雄人物忘我奮斗、壯懷激烈的謳歌,也有對男女間純真愛情和自然界瑰麗景色的刻畫;既有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頌揚,也有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鞭撻。雄偉和細膩,嚴肅和恢諧,抒情和哲理,在他的作品中有機結合,并見迭出。
著名作家丁玲說:《東方》是一部史詩性的小說,它是寫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創造的宏偉業績的史冊,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是一座雕塑了各種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豐碑。
總之,魏巍,他恪守自己的的信仰、不忘自己的初衷,在我國文學界一度被烏煙瘴氣籠罩之時,“出污泥而不染”。魏巍的作品,與莫言、方方等專事詆毀革命、詆毀英雄、詆毀新中國的“陰暗”作家,形成十分鮮明的對照——在一堆堆垃圾、毒物充斥文學場地時,一顆明珠在閃耀。
〖待看《魏巍》(下)即3、4。寫現實交鋒,更精彩。〗
2023.5.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