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忠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1928年3月20日,在武漢從事革命工作的向警予因叛徒出賣被捕,5月1日英勇就義。1936年,毛澤東在同埃德加·斯諾談話時說,向警予是黨的唯一的女創始人。延安時期,毛澤東說,向警予為婦女解放、為勞動大眾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了一生,并號召大家向她學習。
出生富商之家,少小立下救國大志。向警予,原名向俊賢,1895年9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溆浦縣。其父曾任溆浦縣商會會長。向警予6歲即入私塾讀書,喜愛花木蘭的故事,想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干出驚天動地的事業。8歲時,向警予就讀男女同校的新式小學,成為溆浦縣第一個女學生,她聰穎好學,各科成績優秀。那時,臨近溆浦的沅陵發生“辰州教案”,300多名群眾被捕,10余人被炮擊身亡,激起向警予反對洋人和清政府的極大義憤,想像花木蘭一樣去抗擊侵略者。
1912年,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因品學兼優,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贊其為“女教育界中之人才”。1914年向警予轉入主張教育救國、被稱為“女革命家的搖籃”的周南女校就讀,改名為向警予,表明對封建勢力的時刻警醒與反抗。在女校讀書期間,向警予的愛國愛民情懷和教育救國思想進一步增強,強調勿忘國恥,“生于斯”,要“光于斯”。1916年,周南女校畢業的向警予胸懷“婦女解放”和“教育救國”之志,回到家鄉創辦溆浦小學堂,親自擔任校長,傳授新知識、宣傳新思想、提倡新風尚、培養新人才,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接受馬克思主義,參與開創建黨偉業。通過周南女校的同學蔡暢,向警予結識了毛澤東、蔡和森等革命青年,他們一起拜訪求教楊昌濟,暢談革命理想,探討研究各種問題。毛澤東和蔡和森等人創辦新民學會后不久,向警予就參加了該學會,成為學會的第一個女會員,想和他們一起干一番“真事業”。新民學會成立后逐漸由民主主義接近了馬克思主義,孕育了一批共產主義者。倡導留法勤工儉學是新民學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向警予積極參與這項活動,并于1919年12月和蔡和森、蔡暢等30余人一起赴法國勤工儉學。在法國期間,向警予刻苦學習《共產黨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廣泛接觸華工和法國工人,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1920年5月,向警予和志同道合的蔡和森結為伉儷,結婚照上二人同讀一本打開的《資本論》,史稱“向蔡同盟”,這既是二人愛情上的同盟,更是革命理想事業上的同盟。
1920年至1921年期間,向警予和蔡和森不僅共同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名稱和計劃,而且還大力宣傳建黨的急切需要。毛澤東在給蔡和森和向警予關于要“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回信中表示,自己對二人的主張“沒有一個字不贊成”。1921年,向警予與周恩來、張申府、趙世炎等人在法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幾乎與國內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建立。1925年,向警予被增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四屆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成為黨的第一個女中央委員、女中央局委員。向警予作為黨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為建黨作出了重要貢獻。
“革命者不會在你們的屠夫刀下求生”。向警予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開路先鋒、杰出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她擔任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開始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婦女運動。她為黨起草了一系列婦女運動的文件、撰寫了大量婦女運動的文章。在為黨的三大起草的文件《婦女運動決議案》中,她鮮明提出“全國婦女運動大聯合”“男女教育平等”“男女工資平等”“結婚離婚自由”“母性保護”“女子應有遺產繼承權”等關于男女平權、保護婦女權益的觀念和主張。她主編《婦女周報》,在《婦女》《向導》等刊物上發表《國民會議與婦女》《今后中國婦女的國民革命運動》等文章,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世界和中國的婦女運動,其中的許多見解至今仍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她積極投身婦女運動的實踐,提議成立“婦女解放協會”,大力培養婦女干部,成功領導了1924年上海閘北14家絲廠15000多名女工參加的罷工斗爭和南洋煙廠7000余工人的大罷工,組織婦女參加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開啟了中國真正的婦女解放運動。
向警予說,“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時候,只有勇敢地犧牲生命”。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能見到向警予瘦弱而堅定的身影。
1927年4月,從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歸國的向警予來到武漢,度過了她短暫而又輝煌的人生最后階段。她曾承擔武漢總工會宣傳部和漢口市委宣傳部的工作,注意黨內教育,經常出席各工人支部的會議,組織各種訓練班,編輯訓練材料,朝夕奔忙,廢寢忘食。
大革命失敗后,武漢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向警予的處境十分危險,黨組織多次勸她離開武漢,她卻堅定地表示:武漢三鎮是我黨重要的據點,許多重要負責同志犧牲了,我一離開,一時無人支撐,《長江》停刊,就是說我黨在武漢失敗了,這是對敵人的示弱,我絕不能離開!向警予將生死置之度外。她千方百計轉移同志,營救被捕的同志,組織工人罷工,親自布置在繡花街打資本家的行動,發動年關斗爭,懲辦向工人進攻的資本家。她白天活動于工人群眾之中,晚上在住所撰寫文章、編輯文稿、刻印刊物,經常通宵達旦。她主編的黨內秘密刊物《長江》,在當時的武漢三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武漢工人的主要精神食糧。
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出賣,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面對敵人的百般誘惑和嚴刑拷打,她始終沒有吐露黨的任何秘密,并在獄中積極組織斗爭,領導大家絕食,要求改善監獄中的生活。
她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坦言“革命者不會在你們的屠夫刀下求生”。在走向刑場的途中,她向沿途群眾進行革命演講,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為了阻止她演講下去,憲兵往她嘴里塞沙子和石頭,并用皮帶捆住她的雙頰。5月1日國際勞動節,這位為共產主義事業執著奮斗的優秀共產黨員慷慨就義,年僅33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