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正國級干部中,最年長的健在者、而且還在繼續為黨義務工作的老共產黨員就是宋平。在二十大上,宋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列席會議。
他1917年出生,祖籍山東省莒縣。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幼年時,正是軍閥混戰的時候,遍地饑荒難民,真是民不聊生,宋平的家庭生活也十分清苦。
父母雖然是農民,但認為無知比貧窮更可怕,于是不惜花大半的家產,供他上學。宋平入學后,如饑似渴,也展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小學和初中的課程,他僅用6年的時間就學完了,并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一所北京的重點高中學習。在宋平哥哥的資助下,幾年之后,宋平順利地進入了北平大學,而那時,宋平年僅17歲。戰亂下的學堂不得安寧,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民黨的不作為點燃了一群愛國學生的熱情,學生們紛紛參與抗日救亡運動中,宋平也是其中一員。然而,學生的行動慘遭當權者的報復,宋平和大批學生因為參與運動被學校退學……
1937年,宋平再次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他也十分珍惜再一次踏入大學校園的機會,學習更加刻苦,同時與同學們保持著密切的革命友誼,也是在這里,宋平與我黨結緣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清華畢業后,宋平積極參加革命,與同學們結伴來到延安,找到一份黨校干事的工作——解放區的宣傳工作,隨后宋平又與眾多仁人志士一起籌建了《新華日報》,為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發聲發力。
回過頭,看宋老的100多年的旅途,不論宋老在何時他都是淡泊名利,成功的時候低調做人,一切為了人民,不忘初心,失落的時候不打擾別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自己的子女嚴格教育,灌輸并傳承著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低調做人,淡泊名利。
老先生不僅如此,他畢業于清華大學,作為一名當時的知識分子,他對祖國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他位居高位的時候并沒有被權力昏了頭腦,他的一生廉潔奉公,為了人民奔走效勞,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如今老先生已經年過百歲,子女也有所成就,沒有什么比老先生這樣的一生更加完美,希望老先生在自己剩下的時間里好好享受美好時光,看看自己為之奮斗過的中國由弱到強,由強到盛的轉變。
我們作為新時代中國的青年人,更要充分學習宋平老先生的敢為人先,不怕萬難,淡泊名利的精神;學習他任勞任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他堅守信仰,廉潔為公的為官精神。在學好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關心國家時事,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實話,辦實事,講實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