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7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48周年前夕,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在京西賓館親切看望了進京老英模。
當遲浩田走進會議室,看到一位老戰士后,情緒激動,馬上向對方敬了一個軍禮。
這位老戰士究竟是誰?與遲浩田有著怎樣的交往,能讓身為軍委副主席的遲浩田,主動向他敬軍禮?
毛主席握著楊育才的手說:人民感謝你
讓遲浩田激動敬軍禮的那個老戰士,名叫楊育才。
1926年,楊育才出生于陜西勉縣,23歲時參軍,朝鮮戰爭爆發后,他在祖國的號召下,與眾多熱血戰士,于1951年6月入朝作戰。
經過無數志愿軍英勇奮戰,到1953年,朝鮮戰爭眼看就要停戰。但是,李承晚集團卻叫囂要繼續與志愿軍作戰。
在美軍方面的縱容下,李承晚集團蓄意阻撓停戰談判,并陰謀向北進犯。
為了粉碎敵人真打假談的陰謀,迫使他們老老實實的坐下來談判,在板門店簽字認輸,中朝軍隊在金城前線發起強大的夏季反擊戰。
志愿軍前線部隊接到上級命令:
必須在三天之內拿下伸進“三八線北側中段、朝鮮境內一塊約48平方公里的高地,敲掉金城地區敵人突出地帶的硬釘子——號稱敵人精銳中的精銳首都師的第一團。
李承晚
經過周密計劃,志愿軍第六十八軍二零三師決定,為了配合整個部隊作戰,在戰役開始發起進攻的同時,派出一支小分隊,插入敵后,端掉敵人的精銳部隊“白虎團”團部。
為確保奇襲成功,團政委蘇克就部隊行動計劃、指揮員人選,與偵察股長趙士軍談了一個通宵,對所列人選一一進行權衡,最終確定由副排長楊育才,帶著一個12人的隊伍,深入敵后,執行任務。
之所以將重任交到楊育才手里,是因為自入朝以來,楊育才只要白天發現敵人在哪里活動,晚上天再黑、雨雪再大,他都能找準方向將對方“摸”了。
而且,楊育才對“白虎團”團部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還熟悉地形與敵情。
隨后,團政委蘇克帶領楊育才等人一起討論行動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商議應對方案。
同時,蘇克再次告訴大家:“帝國主義以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戰前思想準備工作做好之后,他們就開始化裝。
楊育才
身高一米八的楊育才,大顴骨、高鼻梁, 兩臂筋肉突起, 胸圍寬闊, 讓這樣一位大漢來扮美軍顧問再合適不過了。
于是,楊育才換上了美軍的服裝,其他人員則換上了李偽軍的衣服。
7月13日晚上,隨著我軍火箭炮發射出一團團火光,楊育才大手一揮下令:
“出發!一個跟著一個!”
隨后,楊育才帶領大家,沿著事先計劃好的路線,進入敵人的第一道防線——三八高地。
由于陣地上的鐵絲網已經被炸得猶如亂麻一般,夜色中的志愿軍有的不小心被戳傷腿腳,有的不小心從陡坡上摔了下去,劃破手部、臉部。
突然,走在最前面開路的偵查員趙順河,回過頭來著急的對楊育才喊道:“副排長,我踩到地雷了!”
楊育才趕緊喊道:“不要動!不要動,千萬不要松開腳!”
說著,楊育才迅速跑到趙順河身邊,俯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扒開泥土,觀察地雷。
楊育才
隨后,楊育才驚喜的對趙順河說:
“這是一顆美式反坦克地雷,沒有90公斤以上的壓力,是不會引爆的。”
雖然松了一口氣,但為了保險起見,楊育才還是讓大家全部趴下,然后叮囑趙順河:
“你先把身子臥倒,然后迅速抽出踩到地雷的那只腳。一定要快!”
終于,危險解除了。但是,楊育才的憂慮卻沒有消除。
因為,既然這里有美式反坦克地雷,就可能有其他地雷。他們這支小分隊擔負的搗毀敵軍指揮機關的重任,對于我軍戰斗勝利非常重要。但是,如今他們身處雷區,一不小心,就可能無法走出這里,更別提按時完成任務了。
到底應該怎么辦呢?楊育才眉頭緊皺,苦苦思索。
突然,楊育才靈光一現:新的彈坑里是不會有地雷的。對,就走新彈坑。
于是,楊育才指示大家,借著爆炸的火光,踩著炮彈坑快速前進。
但畢竟火光不是一直有,沒有了光亮,他們就不得不減慢速度,這樣下去還是不行啊!怎么辦呢?
就在楊育才苦苦思索之際,他的耳邊突然傳來流水聲,楊育才將大家帶到水溝旁,興奮的說道:“洪水沖過的水溝里不會埋地雷,這是唯一安全的通道!”
就這樣,楊育才與大家一起踩進水溝,一路奔跑,最終抵達公路上。
為了看看有沒有人掉隊,楊育才借著天空中照明彈的光亮,回頭看了一眼。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隊伍里竟然多了一個人!
短暫驚訝過后,楊育才開始竊喜:“這個送上門來的禮物,真的太好了!”
隨后,楊育才將這一發現告訴了朝鮮籍聯絡員韓淡年。
韓淡年悄悄跑到隊伍后面,與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敵人并排跑著。
期間,韓淡年找準機會,趁著敵人不注意,猛地抓住了對方的半自動步槍。
不明情況的敵人著急的喊道:“你抓我的槍干什么?”
韓淡年裝模作樣的責怪他:“誰讓你往后跑的?”
敵人不服氣的說道:“只準你們往后跑,我就不行啊?”
韓淡年直接扭著敵人的胳膊,嘴里說道:“叫你嘴硬,這就讓你跑,快跑!”
說著,將敵人扭送到楊育才面前。
隨后,楊育才讓韓淡年詢問敵人他們的口令是什么。
被嚇破膽的敵人顫抖著說道:“口令是…… 古輪姆歐巴……”
緊接著,楊育才又向敵人核對了偽團部的情況。
處理了俘虜后,他們又繼續趕路。
不料,走到三南里,他們又遇上了敵人。在敵人發出詢問后,走在前面的朝鮮籍聯絡員金大中打了個軍禮,表示是自己人。
隨后,金大中反問敵人:“你是干什么的?”
敵人回答:“我是站崗的。”
聽到這話,楊育才心里暗想:不好,敵人要在這里盤問。
不等敵人說話,楊育才便指揮大家:快跑!
但是,他們剛跑開,就又出現了十幾個敵人。敵人沖著他們大喊:“站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楊育才知道敵人這次非要盤問不可。于是,他趕緊推了韓淡年一下,低聲說道:“快上!”
韓淡年心領神會,跑到敵人面前,指著鼻子就罵:
“瞎了你的狗眼,看不到我們搜索隊正在送美國顧問到團部去嗎?耽誤了事情,我斃了你!”
韓淡年一通大罵后,敵人瞬間就被嚇住了。趕緊站在公路兩邊,一動不動,再也不敢吭聲。
隨后,大家繼續前進。期間,他們抓了兩個俘虜,經過盤問,楊育才終于確定,之前那個敵人給的口令,確實沒問題。
搗毀白虎團指揮所
就在大家即將抵達進攻目標時,突然看到迎面駛來兩輛汽車。楊育才趕緊下令大家先躲在公路兩旁的草叢里。
但隨后,他們又看到30多輛滿載步兵與彈藥的汽車,接連向北駛去。
一陣爆炸聲響后,這些汽車全都停了下來,將公路堵得死死的。
原來,敵人準備在這里下車集合,步行前去增援。
為了不失去戰機,楊育才當即決定:沖過去!
突然遭到襲擊,敵人頓時亂作一團,有的鉆到了車底下,有的直接往水溝里爬。看到楊育才他們的打扮,還有敵人大喊:“不要發生誤會!不要發生誤會!”
楊育才大聲喊道:“給我狠狠地打!”
一瞬間,他們擊毀了敵人七輛汽車、一輛裝甲車,敵人增援上來的兩個營被毀壞的汽車,也阻塞在公路上。楊育才他們順利沖過公路,朝著敵人的團部插去。
行動前,楊育才叮囑大家:
“要先打要害,猛打猛沖,速戰速決,如果遇上頑抗的,要死的不要活的!”
隨后,他們根據楊育才的安排發起進攻,僅僅用了13分鐘的時間,就將整個白虎團全部打掉。
偵查小分隊受到嘉獎(前排左三是楊育才)
此次戰斗中,楊育才他們在敵人團部活捉了19人,打死97人,再加上之前路上打掉的敵人,一共打死223名敵人,而楊育才他們則無一傷亡,創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
幾十年后,楊育才回憶起這段經歷說:
“我們在攻打‘白虎團’的5天5夜里,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沒有合上過一次眼,餓了就隨手拔下青草野菜充饑,實在困得不行,就吃個紅辣椒。但是,大家誰也不說苦,不說累。那是因為祖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斷激勵著我們,義無反顧的去戰斗,去犧牲……”
這年9月,楊育才回國參加國慶觀禮活動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毛主席看到楊育才后,緊緊握住他的手,高興的說道:“人民感謝你!”
經此一戰,楊育才被志愿軍總部授予一級戰斗英雄,榮立特等功,還獲得了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以及金星獎章。
毛主席
楊育才生病住院,遲浩田兩次看望
而楊育才與遲浩田的友誼,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
當時,楊育才與遲浩田都是全國人大代表,他們曾一起開會,一起吃住,結下深厚友誼。
1985年,遲浩田到濟南軍區出任政委,楊育才是濟南軍區某師副師長。
后來,身患心臟病、血管病等多種疾病的楊育才離休,住進干休所。
但他不愿意閑著,義務做傳統報告300多場,聽眾多達35萬人。而且,他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的報酬與勞務費。
每次去作報告,楊育才都是自己騎自行車或者擠公共汽車。
對此,有人心疼楊育才,說他年紀一大把了,身體也不好,應該休息休息。
楊育才卻說:
“我是從戰場上九死一生幸存下來的老人,我知道現在的幸福來之不易,但培養下一代、教育下一代,將我們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更是我們這些老同志責無旁貸的!”
楊育才在天安門城樓上與小朋友們在一起
雖然離休了,但楊育才還受邀參加軍區的一些大活動。他也因此有不少與遲浩田見面交談的機會。
對于楊育才,遲浩田關懷備至,幾次來到楊育才的家中看望老友。
到軍委工作后,遲浩田也利用各種機會關心著這位戰斗英雄。
1997年,遲浩田在京西賓館看望了楊育才等老英模。看到楊育才,遲浩田激動的敬了個軍禮:
“歡迎你到北京來,多住幾天,我們是老朋友了!”
一位軍委副主席給一位老戰士敬禮,這讓楊育才又激動,又不知所措。
楊育才緊緊握住遲浩田的雙手,久久不愿放下。他激動的向遲浩田發出問候:“首長好!祝您身體健康!”
后來,楊育才生病住院期間,遲浩田曾兩次親自前去看望。
1999年5月26日,楊育才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
遲浩田
聽到楊育才去世的消息時,遲浩田正在參加中央的一個會議,一時脫不開身。
第二天,遲浩田親自前往解放軍總醫院招待所看望楊育才的家屬,表示慰問。
遲浩田緊緊握住楊育才妻子的手說:
“老嫂子,請節哀!育才同志去得太早了,作為老戰友,我很難過!……請保重!……希望你能化悲憤為力量,教育好子女……”
隨后,遲浩田拿出他給楊育才寫的挽聯,交給楊育才的妻子:
奇襲白虎團威震敵膽
戰功垂青史名揚華夏
30日,楊育才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遲浩田又親自前來參加悼念,最后送別老友楊育才。
作為一級戰斗英雄,楊育才曾說:
“我從來不把自己當成什么英雄,也覺得沒有什么好炫耀的。真正的英雄,是為了國家與民族利益英勇獻身的千千萬萬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是那些已經長眠于異國他鄉的戰友,是那些犧牲后,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好兄弟、好同志!”
謹以此文紀念戰斗英雄楊育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