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渠長根 葉美玲:“石夏”姓與夏門五烈士

渠長根 葉美玲 · 2022-11-22 · 來源:紅色文化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在刑場上大義凜然地寫下這首詩之后,英勇就義,時年28歲。其實,夏家除了夏明翰參加革命之外,他的妹妹夏明衡、弟弟夏明震、夏明霹以及親外甥鄔依莊均投身于革命事業,并在很短的時間里相繼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渠長根 葉美玲:“石夏”姓與夏門五烈士

  夏明翰的四妹夏明衡,曾為湘南婦女運動的領袖,主持創辦了衡陽婦女運動講習所。1928年6月,被敵人追殺,在后有追兵、前有水塘的危急情況下,她選擇了縱身跳入水塘,犧牲時年僅26歲。夏明震,夏明翰的五弟,曾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并建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七師。1928年2月,湘南特委提出了“堅壁清野,焦土政策”的極左口號,認為這樣就可以讓進犯的敵人無寸草御寒、無粒米果腹,必然不戰自垮。同年3月,國民黨利用他們的這一錯誤判斷和決策,煽動并裹脅一些群眾圍攻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群眾大會上制造暴亂。時任郴縣中心縣委書記的夏明震被連捅數十刀,壯烈犧牲,時年21歲。夏明霹,夏明翰的七弟,在哥哥姐姐的影響下參加革命,后成為湘南學聯的重要人物。1928年春,夏明霹在衡陽準備年關暴動的時候不幸被捕。盡管被敵人施以酷刑,但他依然咬緊牙關,毫不動搖。2月28日,被敵人殺害,時年未滿20歲。鄔依莊,夏明翰姐姐夏明瑋的兒子,受舅舅們的教育感召,少年時投身革命,1930年參加紅軍,后來在一次戰斗中犧牲。他是夏家年齡最小的烈士,犧牲時年僅19歲。

  夏家血親五人,相繼為偉大的理想信仰而獻身,他們成為黨領導下的28年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最為慘烈的家庭之一。由于他們犧牲時都很年輕,夏家是否留有“后來人”的問題,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革命成功、政權建立、和平到來之后。

  井岡山上忍痛托孤

  夏門五英烈中,夏明震的犧牲最為慘烈悲壯,深深地震撼了前來收尸的妻子曾志。面對著敵人的野蠻殘酷,面對著既是戰友又是丈夫的壯烈犧牲,她將懷念連同悲傷一起深埋,繼續頑強地投身到革命事業中。事實上,到夏明震犧牲,雖未滿17歲的曾志和他結婚不到一年,但已經有孕在身。隨后,曾志跟隨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并很快被調入剛組建的工農革命軍第七師黨委辦公室工作,期間她還擔任了紅四軍后方總醫院的黨支部書記。在每天朝夕相處的工作中,曾志與時任第七師黨代表的蔡協民產生了感情,并結為革命伴侶。1928年11月的一天,曾志在苦痛中產下一名男嬰。孩子生下不久,初為人母的曾志幾乎昏死過去。幸得一位毛大嫂和戰友們的幫助,她才擺脫了死神的威脅。就在曾志的病體尚未痊愈之際,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隊對井岡山發起了第三次“會剿”,紅軍即將撤離。曾志深知帶著嬰兒無法在天寒地凍中行軍突圍,必須要把他留下。可是當地老百姓本就貧寒,誰還愿意再多撫養一個孩子呢?正當曾志犯愁之時,一天,王佐部下三十二團某連副連長石禮保的妻子賴鳳娥來看她,曾志便請求這位井岡山本地人幫忙。賴鳳娥輕輕抱起嬰兒說道:“我沒有孩子,我的孩子三年前一生下來就夭折了,瞧這毛毛多可愛,就送給我吧!”[1]

渠長根 葉美玲:“石夏”姓與夏門五烈士

  就這樣,曾志亦來不及和蔡協民商量,便忍痛將來到人間僅僅26天的骨肉托付給了石禮保夫婦。后來,她才知道石連長給孩子取名為石來發,而石連長不久后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被敵人殺害,賴鳳娥也在石來發8歲時撒手人寰,賴鳳娥的母親便將石來發收養在膝下。年幼的石來發從此跟著外婆生活,在井岡山上吃著百家飯長大。

  母子二人久別重逢

  紅軍撤出井岡山后,曾志在閩西打游擊,建立福州、廈門中共機關,搭乘糞船去漳州向毛主席匯報工作,后又建立閩東革命根據地,只身收編海匪……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曾志先后擔任了多個縣的縣委書記。然而革命形勢危急復雜,1934年4月,蔡協民因叛徒出賣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蔡協民始終沒有吐露出任何黨的秘密,最后英勇就義。曾志顧不上悲傷,把再次失去愛人的悲痛化為繼續革命的動力,忘我工作。后經組織安排,曾志與陶鑄以夫妻名義在廈門地區開展革命活動,二人在嚴酷的斗爭環境中相互鼓勵、相互照顧,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隨后經黨組織批準結為革命伉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與丈夫陶鑄一起在廣東工作并已擔任廣州市委副書記的曾志,隨著環境的穩定,愈加思念戰爭中被迫離散的兒子。可是20多年過去了,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尋親又是談何容易啊!

  1951年夏天,中央革命老區慰問團正在廣州慰問演出,曾志得知慰問團將北上途經井岡山訪問,她趕忙寫了一張紙條,請慰問團中的一位同志尋找當年托孤的戰友石禮保,進而查找兒子的音訊,但最后還是石沉大海。不久,慰問團返回廣州,時任井岡山區副區長的柳辛林恰巧隨團來到廣州。他是土生土長的大井人,得知曾志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孩子,馬上向曾志匯報:石禮保已經犧牲,他兒子石來發如今還在鄉下種田,但不知這個石來發是不是當年托養的孩子。回到井岡山后,在柳副區長的多次求證下,最終確認了石來發就是曾志的親生兒子。1952年10月,23歲的石來發只身前往廣州,與母親重逢。曾志看著眼前這個高大黝黑的小伙子,過往的種種回憶、向往和思念,一下子涌上心頭,母子二人情不自禁地抱頭痛哭。

  聽著兒子訴說過往種種遭遇,身為母親的曾志心中充滿了愧疚與心疼。了解到石來發一直在務農,目不識丁,曾志便想把他留在身邊,一邊做工,一邊去讀夜校。聽了母親的話,石來發說道:“我從來不知道還有另外的父母,而我是我的祖母帶大的,養父母死得早,我要有良心,要祭祖墳,不能離開。”[2]雖然極其不舍,但曾志還是為兒子的善良、知恩圖報而感動。就這樣,石來發又回到了井岡山,繼續在崇山峻嶺之中做守林員。

  石家之子,蔡家之后

  1952年,國家民政部門開始統一登記烈士名錄。石來發以蔡協民后代的身份,成為烈士遺屬。后來,他有了兩個孩子,長子石金龍、次子石草龍,也都留在井岡山基層工作。1967年,當地一位駐軍的政委偶然得知石來發身世,便建議讓戶籍部門為他改名換姓。隨后,石來發決定改名為蔡石紅,“蔡”是跟隨生父蔡協民的姓,“石”是養父石禮保的姓,“紅”則是象征著井岡山這片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斗爭精神,寓意自己是紅色的后代。兩個兒子也隨著父親分別更名為蔡接班、蔡接光。很快,蔡協民老家派人前來認親,石來發便前往蔡協民的原籍—湖南省華容縣三峰鄉甫安村,拜見蔡氏族長,正式進入蔡家祖譜,而兒子石金龍也以蔡接班的身份留在蔡家讀書。

  1987年,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之際,曾志被邀請回井岡山參加活動。借此機會,她特地來到石來發的家中探望,一大家人終于在30多年后團聚。曾志雖然沒能將兒子挽留在自己身邊,但是她心中一直惦念著石來發一家。此后,回到廣州的曾志繼續像之前那樣,把省吃儉用攢下的工資寄回井岡山,石來發也常常將井岡山的特產寄給曾志。母子二人雖然不經常見面,但時常通過書信關心彼此。

渠長根 葉美玲:“石夏”姓與夏門五烈士

  夏家真有后來人

  1988年,77歲的曾志重回故里。她此番回鄉,是為了尋找夏明震當年的墓地,以祭掃亡夫的英靈,了結自己心中多年的遺憾。然而時過境遷,當年埋葬夏明震烈士的地方早已變成了公路。直到1998年3月,紀念湘南起義70周年之際,郴州政府在東塔烈士陵園內為夏明震樹立了一塊墓碑。而此時的曾志已是重病在身,曾志與陶鑄生育的小女兒陶斯亮代替母親出席了紀念活動。自此之后,陶斯亮決定向母親吐露深埋心間多年的疑問,那就是大哥石來發的親生父親究竟是誰?

渠長根 葉美玲:“石夏”姓與夏門五烈士

  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想,陶斯亮忍不住問母親:“您要如實告訴我,大哥是不是夏明震的兒子?這很重要!”“怎么啦?”曾志一頓,似乎有些意外。“爸爸有我,蔡協民有二哥春華,可是夏家幾乎‘滿門抄斬’,都那么年輕,沒來得及留下后代就遇害了。‘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只是烈士的豪言壯語,可如果大哥真是夏家的后代,那對在中國革命史上犧牲最慘重的家庭來說該是多大的安慰啊!”聽了女兒的一席話,曾志沉默良久后,突然說了句:“石來發長得就跟夏明震一個樣子!”陶斯亮不解母親為什么不早說,曾志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句“都是烈士的后代,不要搞那么復雜。”[3]至此,石來發的身世謎團才被真正揭開。1998年9月,曾志骨灰下葬井岡山百日之際,陶斯亮來到了石來發家里。石氏父子聚齊后,陶斯亮嚴肅地對石來發說:“哥,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你要做好思想準備。”石來發驚詫:“什么事?”“你的血脈問題。”[4]聽著陶斯亮娓娓道來,石來發一家人被事實震驚。整整70年過去了,一切原來如此。

  雖然這一切來得太晚了,但是倘若夏明震泉下有知,大抵也會很欣慰吧。石來發不僅有了兒子,還有兩個孫子,一個重孫子,四個重孫女,還有兩個第五代孫兒孫女。1998年10月1日,石來發父子來到夏明震的墓前,跪拜先人,認祖歸宗。

  最年輕的姓氏:石夏

  2001年2月,石來發因病去世。他的兩個兒子石金龍和石草龍從小生長在井岡山的石家,而且名字也早已寫入石氏家譜;1967年,又被認定為蔡家血脈,戶籍和身份證名字,均已改為蔡接班、蔡接光,且進入蔡氏家譜;而最終得知自己卻是夏家后人,也入了夏家族譜。

  自從正式認祖歸宗以后,夏氏家譜也要補修,族長多次提示他們確定新的名字。按照公安戶籍管理原則,一人只能允許持有一個合法姓名。經過石家兩代人的反復商議,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過往一切,尊重歷史,不再更改;新添人口,重起爐灶,另立姓氏。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然而,其中的“姓”是指原有的法定姓氏,而新創姓氏則未被提及。為此,石金龍戶籍所在地的民警們經過多次開會研究并向上級請示,最終批準了他們的換姓申請。于是,在中國姓氏名錄中誕生了一個新的成員:石夏。2005年8月,石金龍的孫女出生,被取名為石夏欣,她成為這個創新姓氏載入戶籍的“第一人”。石姓,本是一個多源流姓氏,來自姬、子、嬴、李及少數民族;夏姓,原是中國最古老姓氏之一,濫觴于大禹后裔。石夏,這個由兩姓組合而成的復姓,不僅是對夏家一門五英烈最好的紀念,更是國家對一個普通家庭永恒的敬重。歷史必將銘記這個光榮的革命家庭,歷史也終將證明,殺了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仍然會有無數“后來人”將共產主義的旗幟高高擎起,邁向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注釋:

  [1]辛學子:《曾志的故事》,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頁。

  [2]陶斯亮:《我的大哥幾個姓》,載《新民晚報》2021年10月10日第16版。

  [3]《南方周末》編著《民國傳奇》,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頁。

  [4]李春雷:《真有后來人》,載《新民晚報》2021年9月12日第15版。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冀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 亚洲中文字幕tⅴ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在线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