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
精干的短發,一襲藍旗袍
配上紅外套與白圍巾
革命志士江竹筠的形象
就這樣躍然于舞臺銀幕
人們贊美她傲寒凌霜紅梅般的革命氣質
也欽佩她鐵骨錚錚的革命精神
73年前
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
在革命全面勝利前的黑暗時刻
江竹筠付出了她的年輕生命
成為被人懷念、歌誦至今的巾幗英雄
同學們稱她為江姐
江竹筠原名竹君
1920年出生在四川自貢市的一個農民家庭
由于家庭的貧苦
小小的江竹筠就背上了生活的重擔
高中的江竹筠
與當時中共地下黨員的同班同學交往密切
對黨的信仰和熱愛
在江竹筠朦朧的思想上
閃現了點點星光
1938年江竹筠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由于在師范學校學習期間
江竹筠在同學中威信很高
同學們稱她為江姐
1939年以優異成績
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
為了掩護身份
黨組織指示江竹筠要學習會計
從未接觸過此類知識的她
毫不猶豫地聽從組織安排
1940年7月
中國公學附中停辦
江竹筠轉入中華職業學校會計班學習
畢業后
她先在土布業合作社
當了兩個月的會計
后來又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安排
進入由宋慶齡、鄧穎超等領導的
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工作
擔任辦事員
此時,江竹筠的秘密身份
是中共地下黨重慶市新市區區委委員
她利用社會職業為掩護
負責單線聯系重慶沙坪壩
一些高等學校的黨員和新市區的女黨員
1942年夏
江竹筠在與另一名中共地下黨員接頭時
連續兩次發現被人監視
幸虧她與戰友發現及時
相互配合才成功擺脫了跟蹤
這次意外引起了上級黨組織的警惕
市委和區委決定
立即安排江竹筠
撤離“新運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
指示她進入“鋼遷會”下屬的綦江鐵礦避險
圖:江竹筠在綦江鐵礦的工作地——綦江鐵礦財務室
圖:來家欣在江竹筠到綦江鐵礦工作時出具的保證書
1942年9月7日
江竹筠到綦江鐵礦報到
綦江鐵礦申報了江竹筠的入職申請
委任江竹筠為綦礦總務課庶務組司事
10月1日
江竹筠正式開始了在綦江鐵礦的會計生涯
為了隱藏身份
她在填寫《鋼鐵遷建委員會職員履歷表》時
特意對部分真實信息做了修改
不僅年齡虛報了4歲
還將籍貫改為“四川富順”
1943年春
特務又開始了對江竹筠的監視
她以胃病復發
醫生囑咐長期靜養調理為由
于1943年2月16日
向礦長黃典華提出辭呈
這份辭呈是存世不多的江姐手跡
竊職前以胃痛復發,蒙準病假到渝治療。原期早愈返礦,殊迄于茲仍未稍減。據醫師查驗所囑:胃之左側發炎,須即長期靜養調治,方克有效。似此久延難愈,深恐有誤工作過多,理合仰乞鑒原下情,俯準長假,俾得專事靜醫。無任沾德之至。
謹呈組長郭轉呈
課長包轉呈
礦長黃
職 江竹君 謹呈
二月十六日
2月27日
黃典華批示:
“先將各部分手續辦完后準予轉呈”
5月10日
“鋼遷會”負責人魯循然做出批示:
“江辭職照準”
江竹筠入四川大學學習時的學生登記表
1944年夏
江竹筠復習不到三個月
就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
同時進行黨的秘密工作
“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
1943年重慶
一直從事共產黨秘密工作的江竹筠
接到了組織一項特殊任務
和一位名叫彭詠梧的同志結婚
目的是為彭詠梧提供身份掩護
并協助他做好黨內工作
就這樣江姐成了彭太太
江姐和彭詠梧這對年輕夫婦
在共同的生活和秘密工作中
感情一天天深厚
一年后,生下了一個孩子
他們為孩子取名為彭云
1947年春
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
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
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
《挺進報》在幾個月的時間
發行量迅速攀升到1600多份
引起了敵人的恐慌與注意
同年夏天
丈夫彭詠梧
任中共川東臨委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
江姐以川東臨委及下川東地委聯絡員的身份
隨丈夫一起奔赴武裝斗爭第一線
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
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
1948年春節前夕
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
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
革命伉儷生離死別
江竹筠強忍悲痛
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
彭詠梧、江竹筠與兒子彭云的合影
1948年6月14日早晨
江姐正在趕路
突然有一個人在喊她
她回頭一看
原來是冉益智
江姐立刻提高了警惕
馬上問他
你為什么要到這里來?
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按照地下工作紀律
公開場合不能這樣提及領導人的真實姓名
江姐不再理睬冉益智
直朝前走
就在此時
兩名特務已經沖了過來
抓住了她
江竹筠隨即被特務
從萬縣押到了重慶渣滓洞
“竹簽子是竹子做的
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渣滓洞
關押著許多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負責人
敵人從叛徒手中得知
江姐是地下黨的地委委員
特務為了從她口中得到重要情報
一個多月來
一直沒有中斷對她的嚴刑審訊
圖 |歌樂山渣滓洞監獄
渣滓洞看守所分內外兩院
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
內院一樓一底
16間房間為男牢
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
江姐身材瘦弱
但是敵人的嚴刑拷打卻異常殘酷
作為重要的連絡人
特務把江姐
作為擊破共產黨在川東組織的重要目標
江姐經過一番審訊過后
大約是昏過去了
一會兒聽見一陣
令人心悸的潑涼水的聲音
“說不說,說不說?”
特務絕望地嘶叫起來
但是沒有聽到江姐的一聲呻吟
這天夜里
渣滓洞牢房里的人們通夜未眠
大家懷著異樣沉重的心情
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江姐說出了激勵幾代人的一句話:
“竹簽子是竹子做的
而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許多慰問信和詩
從各個牢房秘密地傳到女牢房來
有一間牢房的同志們
集體寫了一封信
信里說
“親愛的江姐,當我們每餐咽下霉米飯的時候,當我們被半夜里的敲梆聲驚醒,聽著歌樂山狂風呼嘯的時候,當我們被提出去審訊的時候,我們想起了你,親愛的江姐,我們向你保證,我們要像你一樣地勇敢、堅強,在敵人面前不軟弱、不動搖、不投降!”
江姐醒過來了
同志們的關懷和慰問使她激動
她請人代筆給同志們回了一封信
同志們記得最清楚的
信上有這么幾句話
同志們太好了
這算不了什么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
一封托孤信
一面五星紅旗
在獄中
江竹筠是一位有著崇高信仰
永不向敵人屈服的赤膽巾幗
可作為一名母親
她時刻牽掛著自己的孩子
圖 |江竹筠兒子彭云
江竹筠用筷子磨成竹簽作筆
用棉花灰制成墨水
給代她養育兒子彭云的
譚竹安姐弟寫了一封信
1949年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殉難烈士江竹筠遺書,現存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況,我感到非常難受。幺姐及兩個孩子給你的負擔的確是太重了,尤其是現在的物價情況下,以你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個樣子。苦難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這日子快點到來以外,我什么都不能兌現。安弟!的確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獄日起,我就下了兩年坐牢的決心,現在時局變化的情況,年底有出牢的可能。
假如不幸的話,云兒就送你了。孩子們決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慶?若在,云兒可以不必送托兒所,可節省一筆費用。你以為如何?就這樣吧,愿我們早日見面。握別。祝你們都健康。
——江竹筠寫給譚竹安的信(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六日)【節選】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門廣場
紅旗招展,人頭攢動
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重慶渣滓洞看守所
江竹筠和獄友們
也得到了新中國成立的喜訊
喜極而泣的革命者
決定做一件特別的事情
紀念新中國的成立
一天夜里
獄友們滿懷深情地制作了
一面想象中的五星紅旗
圖 |獄中革命者制作的五星紅旗
一顆紅星在中央
光芒四射,象征著黨
四顆小星擺在四方
祖國大地,一片光明
一齊解放
由于沒有見過五星紅旗
它的制作者
并不知道五星紅旗的具體樣式
盡管如此
這些永不屈服的戰士
卻用這面并不標準的國旗
把自己最堅貞的愛和滿腔熱血獻與祖國
犧牲在黎明之前
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人民解放軍吹響了
解放大西南的號角
眼看敗局已定,蔣介石坐立不安
密令毛人鳳集體屠殺
關押在重慶的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
1949年11月14日
重慶解放前16天
江竹筠在渣滓洞看守所
被國民黨殺害
犧牲時年僅29歲
圖 |江竹筠
1950年1月7日
川大為渣滓洞遇難的烈士
舉行了一個追悼會
很多曾經的同學、老師和朋友
在參加追悼會的時候
才發現原來江竹筠
就是曾經和他們
朝夕共處的同學江志煒
圖 |四川大學殉難烈士追悼會
江姐
一個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名字
她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縮影
也是紅巖精神的鮮明代表
她至真至誠、無怨無悔
堅定執著、舍生取義
她用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信仰與擔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