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蘭,一個在共產黨領導下成長起來的優秀女黨員。
犧牲時,年僅14歲。
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她親眼見證了6位同志及其家人的死亡。
輪到她時,她卻只說:“怕死不當共產黨”,大步走向鍘刀。
從她的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害怕。
敵軍連長許得勝妄圖利誘劉胡蘭,讓她供出其他的共產黨員。
“你自白了,給你家里一份地。”
可劉胡蘭絕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干G命的,更不會做出出賣同志的事情。
“你給我抬一個金人來,我也不自白!”
這就是,大義凌然、誓死不屈的共產黨人!
1932年10月8日,劉胡蘭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奶奶給她取名“富蘭子”,希望為家庭帶來富裕。可這種期望在苛捐雜稅和勞役的壓榨下只不過是無法實現的夢罷了。
抗日戰爭爆發后,黨的抗日隊伍來到文水縣開展抗日救亡,在全縣實行了減租、減息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劉胡蘭幼小的心靈上從此種下了一顆火紅的種子。
那時,劉胡蘭家對面是中.共地下.黨的一個“敵工站”,少年劉胡蘭經常去聽抗日故事,學唱抗日歌曲。
1939年7月,云周西村建立了黨小組。云周西村的黨員和積極分子,踴躍地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給八路軍送軍糧、藏干部、送情報。也正因如此,云周西村被敵人稱為“小延安”。
文水縣的縣長顧永田,一位19歲的共產黨員,帶領游擊隊伏擊日軍,到云周西村宣傳抗日,是劉胡蘭心目中的“英雄”。
當他和一位為八路軍傳送情報的村民不幸犧牲后,劉胡蘭對同村好友陳玉蘭說:“這兩人死得真‘鋼骨’,我要是死,也是這樣去死!”
那一年,劉胡蘭9歲。
她上了抗日政.府辦的冬學,繼母胡文秀將她的名字“劉富蘭”改為“劉胡蘭”。
可因為戰爭原因,冬學不久就停辦了,胡文秀便在家教劉胡蘭認字、寫字。
“毛主.席”“共產黨”“八路軍”“打日本”,小小的劉胡蘭最先認識的就是這些字。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兒童團在云周西村成立,10歲的劉胡蘭擔任了兒童團團長。她經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崗、放哨、送情報、掩護抗日干部;還隨武工隊員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偵察敵情。
別看她年紀小,膽子可一點不小。
有一次,八路軍包圍了敵軍一個團,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也要支前。部隊首長勸她們:“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險。”劉胡蘭果敢地回答:“戰士們都不怕,我們是女民兵,也不怕。”
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戰爭年代同樣如此。
1945年,劉胡蘭參加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干部訓練班,認識了更多的字,懂得了更多的G命道理。
回村后,便擔任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積極組織婦女上冬學,宣傳G命道理,帶領婦女紡線織布、做軍鞋、看護傷員、學習軍事技術、參戰支前;與黨員一起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
在實踐斗爭中,劉胡蘭迅速成長起來,于1946年6月被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年僅14歲。
從劉胡蘭的成長經歷中,可以看出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有著怎樣的影響。她出身貧苦,從小飽受B削Y迫,在現實的教育下深知F動派和侵略者的丑惡面孔。
又接受黨的宣傳教育,聽抗日故事,唱抗日歌曲,參加婦女干部訓練班,學習G命道理。她的身邊也涌現了一批積極抗日的共產黨員,他們不懼死亡,和帝國主義侵略者斗爭到底。
再加之共產黨實行減租、減息等對貧苦農民友好的政策,劉胡蘭在敵人的反面教育和共產黨的正面教育下,深刻明白只有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才是為人民謀幸福、謀利益。因此,她不但自己受益,更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為全中國的老百姓謀幸福、謀利益。
劉胡蘭的種種表現,正是共產黨的G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成果。劉胡蘭犧牲的那個冬天,云周西村家家戶戶都沒有貼春聯,也沒有放鞭炮,鄉親們用無聲的悲憤來祭奠犧牲的小小英雄。
當毛主.席聽聞劉胡蘭的事跡后,為她題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正如那個年代無數的共產黨員一樣,為人民而死,死得其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