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國第一批
石油鉆探工人
率隊打出大慶第一口油井
他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
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
被譽為“鐵人”
1970年的今天
全國勞動模范王進喜
因胃癌逝世
年僅47歲
從“放牛娃”到“油娃”
從“長工”到“真正工人”
1923年
王進喜出生在
甘肅玉門一個貧農家庭
他從兒時起
便經歷了重重磨難
6歲拉著雙目失明的父親討飯
9歲同父親出勞役
10歲給地主放牛
1950年春
玉門油田開始招工
王進喜通過一項項考核
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
實現從“放牛娃”到“油娃”
從“長工”到“真正工人”身份的轉變
甩掉“無油”帽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中國
在很多世界油氣專家眼里
如果不是一個“無油國”
至少稱得上一個“貧油國”
此前對中國石油儲藏狀況
進行過實地勘探的各國專家
都斷定中國根本沒有
大規模油藏的存在
在當時
新中國的主要油源
只有玉門油田一處
且產量不過60萬噸多一點
在石油消費量
不到150萬噸的情況下
石油對外依存度便接近60%
1953年
毛澤東主席和著名地質學家
時任地質部長李四光之間
有過一次對話
“要進行建設
石油是不可缺少的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
沒有石油都轉不動”
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各方協力
拿出了讓世界
“大吃一驚”的答案
1959年9月26日
黑龍江省安達縣大同鎮附近
一座名為“松基三井”的油井
噴射出工業油流
宣告了大慶油田
這一世界級特大油田的發現
噴出的油流
讓新中國一舉甩掉“貧油”帽子
為了將豐富的石油儲藏
源源不斷地從地下開采出來
自1960年2月底開始
來自全國各地
約五萬名石油工人
浩浩蕩蕩開進了東北平原
當時在玉門油礦
名聲響當當的
鉆井工人王進喜
從玉門率領貝烏五隊
千里迢迢趕往大慶
從此
這支隊伍由貝烏五隊
改名為1205鉆井隊
也就是著名的“鐵人隊”
“一無房二無床
三無鍋灶四無糧”
對每一位參戰的石油人來說
從走下火車的那一刻起
戰斗就已經打響了
“一無房二無床
三無鍋灶四無糧”
成了當年石油工人
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
可與這些相比
沒有足夠的大型設備
才是當時最大的困難
王進喜和1205鉆井隊的工人們
在井場等了幾天后
還是沒有看到設備運到工地上
他們一打聽才知道
60噸的設備一直還擱在火車上
根本就沒卸下來
王進喜立即召集全隊集合
帶領1205鉆井隊30多名成員
把設備拆整為零
經過三天三夜的工夫
硬是把笨重的設備
用僅有的幾輛解放卡車
運到了井場
40米高的鉆塔
終于矗立在大荒原上
王進喜和他的戰友們
創造了他們來到大慶后的
第一個奇跡
來之不易的50噸水
井架安裝到位后
鉆機就要開始準備打井了
鉆井隊的工人們卻發現
配套的水管還沒有安好
一臺鉆機每天至少
要用40到50噸水
開鉆沒有水怎么行
王進喜的徒弟
許萬明回憶說
“那個小冰湖到這邊
也就是最多兩三里路吧
我們用臉盆或者是水桶
一點一點往井場端”
1205鉆井隊的37名隊員
帶著“鍋碗瓢盆”一齊上陣
到冰湖破冰取水
經過一天一夜的時間
加上聞訊趕來幫忙的老鄉
機關干部等百十號人
硬是用臉盆端、水桶挑
攢滿了開鉆要用的50噸水
讓鉆井提前開工!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1960年4月14日
隨著一聲“開鉆了”的大喊
1205鉆井隊的鉆機啟動了
經過五個緊張的日日夜夜
油井終于噴出了
烏黑發亮的原油!
很快王進喜的事跡
就傳遍了薩爾圖
為了表彰先進員工
鼓舞油田工人斗志
1960年4月29日
會戰領導小組
在薩爾圖組織召開
萬人誓師大會
正是在這次大會上
王進喜喊出了那句經典口號
“有條件也上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上!”
“鐵人”是這樣煉成的
1205鉆井隊
順利完成了
第一口井的鉆探任務后
迅速轉換到另一個井位
這個井位地處高壓區
井噴風險極大
王進喜他們一開始
就把防止井噴
當作工作的重點
可就在鉆機
打到700多米的時候
鉆頭遇到了
地下高壓氣層
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井噴
最終還是發生了
情急之下
王進喜一面要求
保持鉆機高速運轉
一面組織隊員
在泥漿池中倒進大量水泥
可是現場沒有攪拌機
倒進去的水泥都沉入水底
發揮不了作用
上水管的蓮蓬頭
又被水泥糊住
使井噴更厲害了
強大的高壓液柱沖出井口
飛上幾十米的高空
再不采取措施
后果將不堪設想
情況萬分危急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
王進喜縱身一躍
跳進泥漿池
用自己的身體
攪拌起了泥漿
經過王進喜和隊友們的奮戰
井噴終于被壓下去了
油井和鉆機保住了
王進喜率眾
用身體攪拌水泥的事跡
成為那一代人報效祖國
犧牲自我的生動寫照
“你就是把王鐵人的骨頭砸碎了
也找不出半個‘我’字”
1965年王進喜當了
鉆井指揮部副總指揮
他卻仍然以一名普通工人自居
1965年,“鐵人”王進喜(右)在鉆井旁工作
王進喜當領導之后
很少坐辦公室
試驗打直井的時候
他親自扶剎把
鉆頭卡住了
他親自去提鉆
怕的是萬一架子倒了
把工人砸傷
他在現場累了困了
就把老羊皮襖脫下來
和工人們擠一擠
工人們說
“我們身上有多少泥
咱鐵人隊長身上就有多少泥”
1970年初,已經成為大慶主要領導的王進喜(右)仍和工人一起在油田奮戰
工人們說
“王鐵人這個人
國家就是他的命
你就是把他的骨頭砸碎了
也找不出半個‘我’字”
“我們國家有一個大慶
還僅僅是不夠啊
要艱苦奮斗一輩子
要當一輩子老黃牛!”
這是1966年2月
王進喜在全國工業
交通工作會議上
講話的原聲錄音
1969年4月
在黨的“九大”上
王進喜以工人代表身份
當選中央委員
在人民大會堂里
周恩來總理特地叫住他
向毛澤東主席介紹說
“這是大慶的鐵人王進喜”
毛澤東握住他的手說
“王進喜
我知道是工人階級的代表”
1970年4月
王進喜在玉門
參加石油現場會
回到大慶之后
經醫生檢查
確診是胃癌晚期
11月15日
王進喜在北京去世
時年47歲
鐵人倒下了
但他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
鑄就成不朽的豐碑
永遠值得敬佩!
來源:共青團中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