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確立共產主義信仰的那一刻起,楊開慧就再也沒有動搖過。她陪伴毛澤東輾轉城鄉,聚少離多,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堅定信仰和人生追求。盡管楊開慧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是極為豐富和偉大的。她不僅是毛澤東的助手,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還是機要員、情報員,是教員、組織員,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
今日“理論中國”公眾號和楊開慧紀念館繼續帶你走進楊開慧的世界,了解她在多重身份下為黨所做的各種工作。
楊開慧不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更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她既是中共湘區委員會的機要員與聯絡員,也是上海女工夜校里的好教員;她既是韶山沖里貧苦農民的知心人,也是廣州農講所里培訓農運骨干的好幫手;她既是武昌都府堤里毛委員的賢內助,也是板倉楊柳坡黨支部開展地下斗爭的組織者。她用“忠貞”詮釋愛情,用“忠誠”詮釋信仰,用二十九歲的青春年華譜寫了“驕楊”的壯麗詩篇。
01
作為黨的第一代機要員,她盡職盡責
1920年冬天,楊開慧與毛澤東以“不作俗人之舉”的態度成婚,之后便搬到了長沙清水塘22號居住。這里不僅是他們的第一個家,也是中共湘區委員會的秘密聯絡點。楊開慧在這里主要負責交通聯絡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許多來自全省和全國的革命同志、工友農友要找毛澤東匯報情況時,都是由楊開慧先接洽,摸清真相,分出輕重緩急,然后再安排與毛澤東會見的時間、地點。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冒著風雪,奔走在湘區黨委的各個秘密聯絡點,送去毛澤東的指示和黨的文件,帶回社會動態和各種情報。她總是不懼危險親自去取送一些秘密文件。她會喬裝打扮成一位普通婦女,帶著一包書,或者一包衣服,將機密文件夾在里面,不露一絲痕跡。
楊開慧既機敏又細致。住處的大門上有兩個大鐵環,有人推門,那兩個鐵環便會發出響聲,成為一種預先報警。有時風吹門環響,她就側著耳朵仔細分辨。不管形勢如何緊張,她總是神情坦然,履險如夷,從來也沒有出過事。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楊開慧協助毛澤東在這里開展湘區的工作。她的細致和貼心,使毛澤東能夠將全部精力集中在革命活動上。她是最能干的秘書,日夜辛勤地為毛澤東抄寫文件,整理材料;她是最得力的交通員,為毛澤東傳送指示,帶回消息,準確而又及時;她是最機警的保衛人員,警惕地守護在清水塘邊,與廣大黨員和周圍群眾一起,保衛著湘區黨委和毛澤東的安全。
楊開慧與毛澤東
02
作為女工夜校的優秀教員,她盡心盡力
楊開慧與毛澤東成婚后,經常跟著毛澤東深入到工廠車間或工人家庭里去,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道理,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
1922年初,毛澤東親自領導成立了新河鐵路工人俱樂部,辦起了工人夜校。楊開慧自告奮勇到這所夜校去講課。他們給工人們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初步知識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揭露西方列強、封建軍閥和資本家壓榨剝削的真相,介紹國際國內工人運動動向,開拓了工人的眼界,鼓舞了工人的斗志。
1924年,楊開慧隨毛澤東來到上海。她經常到小沙渡紗廠的工人夜校和鄧中夏組織的“滬西工友俱樂部”去講課。開始,她講的湖南話上海工人聽不太懂,她便一字一句慢慢講,后來她也學著講一點上海話,越發受到工人的歡迎。有一次去得比較早,日班工人還沒有下班,女工們親熱地圍著楊開慧,要她講湖南開展工人運動的情況。她便向大家講了毛澤東領導安源路礦工人罷工的經驗以及三次去安源組織發動路礦工人的經過、罷工前夕毛澤東在信里給安源工人講“哀兵必勝”的道理,將諸多細節娓娓道來。小沙渡工人受到極大的鼓舞,特別是女工們,更加喜歡楊開慧了。滬西工友俱樂部的會員也發展得很快,年底已達一千來人。一支堅強的工人骨干隊伍,迅速建立起來了。
楊開慧和兩個孩子
03
作為毛澤東開展農民運動的得力助手,她熱情似火
全國工人運動自“二七”慘案后進入低潮。毛澤東及時總結“二七”大罷工的經驗教訓,認為工人階級不能赤手空拳,孤軍作戰,要有自己的同盟軍,于是便帶著楊開慧回到了湖南韶山,在農村開展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
毛澤東與楊開慧以“走人家”的形式深入貧苦百姓家中,了解農民情況。為了更好地培養農民骨干力量,宣傳革命道理,他們辦起了農民夜校。除了教農友認字、唱歌外,還教他們學一點歷史、地理知識。楊開慧總是利用一切機會幫助大家提高愛國主義覺悟。她在夜校講課時大量運用從訪貧問苦中得來的材料,從貧雇農的家庭史到韶山的民諺、歌謠,用這些“活”材料深入淺出地闡明階級斗爭的道理。
在毛澤東和楊開慧等的領導下,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韶山地區的農民就組織了二十多個秘密農會,辦起了二十多所農民夜校,農民的革命覺悟大大提高。楊開慧還組織發動婦女,幫助她們學文化,求進步。她聽說東茅塘有些年輕婦女要上夜校但父母不同意,便幾次上門“走親戚”,講婦女沒文化的痛苦,并用毛澤建跟隨毛澤東到外邊讀書參加社會活動的事實來啟發老人。楊開慧協助毛澤東辦農民夜校,發動婦女工作,團結了一批骨干,教育了許多貧苦農民,又通過這批骨干組織了一批秘密的農協小組。貧苦農民抱成了團,組建了“雪恥會”,革命火種遍布韶山。
04
作為毛委員的賢內助,她嘔心瀝血
1926年前后,毛澤東在廣州主持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工作。他反對黨內機會主義傾向,堅決地進行反擊國民黨右派的斗爭。楊開慧離開韶山后來到毛澤東身邊,立即投入了緊張的戰斗。隨著革命形勢的蓬勃發展,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右派深感恐慌。毛澤東對時局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一針見血地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在廣州期間,楊開慧除了協助毛澤東的工作外,也經常到毛澤東主持的政治講習班聽課。楊開慧認識到,只有工人階級才是革命運動的領導階級。而韶山農民的饑餓、反抗、斗爭,又使她看清農民這支同盟軍蘊藏的革命力量。
隨著北伐勝利進軍,湖南湖北等地的農民運動迅速擴大,特別是農民群眾支援北伐的斗爭如火如荼。毛澤東回到湖南考察五縣的農民運動。楊開慧盡管懷有身孕,但仍夜以繼日地幫助丈夫整理考察材料,謄寫文稿,一直到考察結束也沒有中斷。毛澤東的這些零散的調查記錄被楊開慧整理成五本厚厚的、完整的材料。可以說,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傾注了楊開慧大量心血。毛澤東曾經自豪地說,我這個秘書抄起稿子來比打字機還快。
05
作為地下斗爭的組織者,她不屈不撓
八七會議后,毛澤東前赴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而楊開慧則回到了家鄉板倉開展地下革命工作。板倉離長沙很近,加之“馬日事變”以后板倉一帶的革命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革命斗爭環境特別困難。為了抵抗國民黨頑固派的“清鄉反共”,楊開慧找到仍在堅持地下斗爭的黨員鄭家奕,把失去聯系的共產黨員組織起來,重新恢復清泰黨支部,并擔任第四任黨支部書記。
楊開慧以板倉為中心,深入平江、瀏陽、湘陰等縣境內,秘密串聯,發動群眾。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斗爭整整三年。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楊開慧在象牙山、楊柳坡等地秘密召開會議,商討赤手空拳奪取敵人槍支的計劃,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邊界的地下武裝斗爭。
秋收起義前后,楊開慧領導的中共清泰支部組織黨員到處張貼標語、發傳單,而且還剪斷了敵人從長沙至平江的電話線,嚴重干擾了國民黨反動派對秋收起義部隊的進攻,極大地支援了秋收起義。
為了更好地壯大黨組織和支持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武裝斗爭,楊開慧經常深入基層找群眾和知識分子做工作,爭取積極分子加入共產黨,或介紹年輕同志上井岡山參加紅軍。
06
作為眾人矚目的“政治要犯”,她大義凜然
1930年10月24日凌晨楊開慧不幸被捕,一時引發社會關注。敵人認為“楊開慧如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妄圖強迫她交代地下黨組織名單和毛澤東的具體情況,對她嚴刑拷打,百般利誘。迫于各種壓力,反動當局聲稱只要楊開慧公開申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能獲得自由。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楊開慧卻這樣回答:“犧牲我小,成功我大。”
不久,楊開慧請親友用自己保存的一點藍顏色布料幫忙做一套新衣,做好了為革命犧牲的準備。臨刑前,她對毛岸英說:“孩子,如果你將來見到爸爸,就說我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說我非常想念他……”
楊開慧帶著“我死不足惜,惟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的堅定信念,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用年僅29歲的寶貴生命最后一次踐行了自己崇高的信仰。
(作者:黃莎,楊開慧紀念館群眾工作部主任;尹玲,楊開慧紀念館群眾工作部副主任;鄭天曉,楊開慧紀念館群眾工作部講解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