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鋪開大海寫詩篇(上)——憶彭湃、彭士祿父子兩人的光輝歷程

殷雄 · 2021-07-16 · 來源:中信基金會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編者的話:

  “一個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歷史,知道自己是誰,才有未來。”

  歷史是一面鏡子。當前,全黨正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無數革命先驅一代又一代為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終生奮斗。在紀念建黨百年活動中,革命烈士彭湃的孫女彭潔應邀在多地做了《忠于理想的兩代人》專題報告,給人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公開課,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彭湃和彭士祿父子兩人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所承擔的使命也不相同,一個是職業革命者,一個是科學家,但兩代人都將為國家奮斗終身的理念貫穿人生始終,分別為中華民族的站起來和強起來,作出了重要貢獻,真正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2021年3月22日,得知彭士祿院士仙逝,享年96歲。我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覺得有一些突然。就在前幾天,彭老的兒子彭浩給我發微信,醫院于3月14日就發了病危通知。彭老生前囑托三件事情:喪事從簡;不保留骨灰,海葬;骨灰撒在了他多年工作過的地方,葫蘆島海域。

微信圖片_20210716154916.jpg

  回顧與彭老交往的一些情景,我心里泛起陣陣的酸楚。南粵大地雖然已經春草依依,北國之風還是夾帶著陣陣寒意,彭老的離世,更使我感覺到這寒意侵入肌骨。長輩的去世,留給活著的人,除了深深的思念,還有更為可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他們的革命風范。坐在電腦前,我回看著與彭老交往的記錄,那一行行簡略的文字,在我面前呈現的則是一幅幅值得永遠珍藏的人生畫圖。聯想到彭老之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著名領袖、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彭湃的傳奇人生,更促使我把一些感想以及與彭老交往的那些片斷寫出來,告慰彭老的在天之靈,寄托我們的哀思,與讀者共同感受,在大時代的風云變幻中,彭老父子是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選擇的。

  彭湃:一個民族永久的紀念

  說起彭老,對中國革命歷史稍微有一點了解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與他的父親彭湃聯系起來。他們是典型的“紅色家庭”,彭老則是標準的“紅二代”。

  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彭湃,原名漢育,乳名天泉,1896年10月22日生于廣東省海豐縣海城鎮的一個工商業兼地主家庭。在鼎盛時期,他家每年收租稻谷幾千余石,擁有瓦鋪40余間,從海豐橋頭走過一條古老的街道,兩旁的店鋪以及那一大片房子都是他家的。因此,他們家有“鴉飛不過的田產”之稱,就是烏鴉飛了一天都沒有飛出他們家的地界。用鐘鳴鼎食和珍饈美饌來形容他們家的日常生活,一點也不過分。凡去過海豐縣城看到過那棟白色小洋樓和寬闊的赭紅色廣場的人,都能感受到彭家當時的氣派,也不難想象出彭家的富裕程度。

  彭湃本人長得相貌堂堂,英俊帥氣,家庭又是那么富裕,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高富帥”。但是,隨著他眼界的開闊和對中國社會更深刻的了解,他認為自己的理想生活不應是這樣的。他在一首詩中表達了自己的理想:

  磊落奇才唱大同,龍津水淺借潛龍。

  愿消天下蒼生苦,盡入堯云舜日中。

  

  彭湃從小就讀文天祥的《正氣歌》,他曾和同學暢談國家大事,談論社會民生。那個年代,相當一部分愛國青年把留學日本當作一條探求救國之策的道路。周恩來于1917年赴日留學前夕寫的一首詩,就表達了這樣的思想:

  大江歌罷調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那一年的周恩來只有19歲,比他大兩歲的彭湃也是這樣的一位青年才俊,懷揣著“愿消天下蒼生苦”的崇高理想,于1917年6月東渡日本求學,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

微信圖片_20210716154930.jpg

  在日本,彭湃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日本,留日學生在東京舉行國恥紀念集會活動,彭湃參加了游行,被警察打傷,他由此投身社會運動。彭湃一直在探索,要拯救中國、要改造中國。他說:“出國留學,不是出來鍍金,應下九牛二虎之力,學點頂用的東西,于國于民才會有益。”他在日本第一次讀了《共產黨宣言》,學習馬克思主義學說,也結識了日本社會主義運動的先驅。幾經尋求,他確定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奮斗終生的信仰。他認為,這是在黑暗中打開了天窗,見到了光明。在日本留學期間,彭湃不僅研習理論,也做社會調查實踐,他參加組織農民建設者同盟,重點就是研究農民問題。1921年5月,彭湃大學畢業后歸國。他穿著白色的西服,住在彭家老宅旁新落成的白色小洋樓里。家鄉人看著這位玉樹臨風、翩翩儒雅的青年,心里充滿羨嘆:彭家的千里駒回來了,彭家更要發了!后來,彭湃的舉動,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他走的路、做的事,是千百年來祖祖輩輩都無法想象的。

  舊制度的叛逆者

  1922年3月,彭湃在廣州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他謝絕了廣州教育局長的高薪聘任,回到家鄉組織海豐社會主義研究社。1922年6月,他發文宣告將不惜家財,在農村做實際運動。不久在海豐也建立了組織,他是主要骨干之一。自此之后,他脫下西裝,改成農民的打扮,走村串巷地做起了最基層的農村和農民工作,并于1922年7月29日成立了著名的六人農會。此后,農會組織進一步壯大。

  這位舊制度的叛逆者的革命之路是由同情窮人開始的。因為目睹農民的苦難,彭湃下決心要到農村去做實際運動。他認為,中國是以農民為主的社會結構,農民能夠解放,中國的根本問題就可以解決。

  革命要從自己革起

  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民運動的先驅竟是一位留洋歸來的地主大少爺,他在南方的一個小縣城掀起了一場革命。

  1923年1月,海豐縣總農會成立,彭湃任會長。他不光推動減租,減輕農民負擔,還包括怎么救助貧苦農民。7月1日,廣東省農會成立,他當選為省農會執行委員長。彭湃,注定會成為一個被刻進中國歷史年輪的大寫的人!

微信圖片_20210716154937.jpg

  1923年11月的一天,彭湃用一種最直接而決絕的方式,拆掉了一個富家子弟與農民兄弟之間的階級隔閡。他將地契燒掉,革命要先革自己的命。在海豐老街的那棵大榕樹下,彭湃慷慨激昂地向農民兄弟們講述了為什么種田虧本、為什么不合理的剝削制度應該徹底廢除的革命道理。說罷,他抽出一張田契,大聲宣讀了佃戶姓名和畝數,然后擦亮一根火柴,伸到那張田契下面……,隨之而來的是一張張佃戶的田契被燒毀,一張張農民的臉龐掛滿了淚水。彭湃英俊的面龐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無比圣潔,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燒契分田的人!他脫下洋裝,換上粗布衣,與農民同吃同勞動。

  人們也許會問,怎么突然在嶺南大地冒出一個“毀家革命”的富家子弟?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當時那個處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時代。自1840年以來,中國先后遭受了兩次鴉片戰爭以及法國、日本和八國聯軍的入侵,帝國主義列強占領都城、屠殺民眾,迫使腐敗的清政府割地賠款,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境地。那個時代,一些滿懷救國情懷的先進分子,以各種方式尋求救國之路。廣東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戊戌運動,試圖變法圖強。變法運動失敗之后,譚嗣同等變法“六君子”血灑菜市口,“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些仁人志士的犧牲,在很大程度上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促使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進一步思考:中國落后衰弱的根本原因,乃是實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于是,另外一位廣東人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武昌城頭的一聲槍響,宣布封建王朝在中國的終結。后來,袁世凱開歷史的倒車,復辟帝制,終因不得人心而命歸黃泉,隨后中國進入了黑暗的北洋軍閥紛爭時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蘊藏在千千萬萬的工人、農民中間的力量,才是能夠使中國真正實現自強的根本。彭湃,就是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選擇了背叛自己所在的階級,堅定地依靠工農的力量,從最基層開始做著改造中國的工作。

  全國農民運動的旗幟

  1924年春,彭湃提議創辦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這個講習所到1926年結束,共六屆。他擔任第一、五屆講習所主任,培養了一大批農民運動骨干,成為中國共產黨培養革命干部的一個創舉。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彭湃自廣州赴江西,參加了南昌起義。1927年八七會議,他當選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

  1927年11月,由彭湃領導的農民武裝起義創建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在全國最早打出蘇維埃的旗幟,建立了全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政權。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中指出:“廣東的海陸豐,此次的偉大而普遍的農民暴動……建設了工農兵蘇維埃的政權,實開中國革命史上光榮的偉大革命前途的新紀元。……算是中國破天荒第一次的蘇維埃。”這一年,彭湃31歲。到1928年3月,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在敵人重兵圍攻下,頑強堅持了4個月,彭湃的妻子蔡素屏等四位親人在這場血雨腥風中相繼犧牲。當彭湃將家中田地分給農民時,蔡素屏是家族中唯一支持他的,她參加了海豐婦女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海豐縣婦協主任。

  1926年彭湃撰寫了《海豐農民運動》一書,周恩來題寫了書名,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部關于農民運動的專著。毛澤東將其列入《農民問題叢刊》中,指出“《海豐農民運動》乃本書最精粹部分”,“它給了我們做農民運動的方法”,“它又使我們懂得中國農民運動的性質”,“縣政治必須農民起來才能澄清,廣東的海豐已經有證明”。毛澤東稱彭湃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認為“全中國各地都必須辦到像海豐這個樣子,才可以算得革命的勝利,不然任便怎樣都算不得。全中國各地必須都辦到海豐這個樣子,才可以算得帝國主義軍閥的基礎確實起了動搖,不然,也算不得”。

  1928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彭湃離開海陸豐和廣東,去上海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農委書記、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軍委書記。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出賣,彭湃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帝國主義租界工部局巡捕逮捕。當天晚上,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央組織部工作的周恩來,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設法營救,最后未獲成功。8月30日,被捕后第六天,彭湃被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殺害,慷慨就義時不足33歲。關押彭湃監牢的墻壁上,留下一條飛龍,那是彭湃臨行前畫的。

  彭湃與周恩來在革命斗爭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24年9月,周恩來奉黨的指示從法國回到祖國,彭湃去廣州碼頭迎接,兩位神交已久的革命戰友終于見面了,這一年,周恩來26歲,彭湃28歲。1925年2月,周恩來率黃埔軍校學生軍東征,兩次到達海豐,并把指揮所設在彭湃家的白色小洋樓里。

  彭湃的名字,與中國農民運動緊密聯系。彭湃犧牲后,周恩來立即代表黨中央連夜起草了《中國共產黨反對國民黨屠殺工農領袖宣言》,憤怒聲討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彭湃等革命領袖的滔天罪行:“他曾經領導海陸豐幾萬農民,開始中國農民反抗地主剝削的革命斗爭;他曾領導著全廣東幾萬農民不斷地反抗一切地主階級殘酷的榨壓;他曾親自領導過東江海陸豐廣大農民群眾實行土地革命,肅清反動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反抗資產階級的剝削,創立蘇維埃政權。他并參加南昌暴動。他這樣英勇的革命斗爭的歷史早已深入全國廣大勞苦群眾的心中,而成為廣大群眾最愛護的領袖。誰不知廣東有彭湃;誰不知彭湃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

  彭湃的生命是短暫的,而精神則是永恒的。他身為富家子弟,衣食無憂,在當地處于比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他不安于過這樣的日子,而是為了勞苦大眾過好日子而“毀家革命”。以“愿消天下蒼生苦”“千家興、萬家好”的精神,以為大多數人謀利益作為終生理想,為了貧苦農民階級的解放,他堅決背棄自己的階級,燒掉自家的田契,把自家的土地分給農民,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無產者。這一曠世壯舉感動并喚醒了農村勞苦大眾,點燃了現代農民革命運動的星星之火,使之燎原中國大地,成為中國以農民作為主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首倡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的先河。

  彭湃是一個為理想獻身的共產黨人。他靠理想活著、工作著,最后也為理想欣然而去。在他的生活中,理想是精魂,是主宰。而理想本身也因他的忠誠和毅力,更顯出光輝,更增加重量,更具吸引人的魅力。

  彭湃的犧牲,沒有嚇倒彭家人,反而激起了一陣陣的革命風暴。當年,彭家是富甲一方的豪門大族,本可過上安穩閑逸的生活,但他們中的許多人追隨彭湃的足跡,為了理想而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前赴后繼,勇建奇勛。1928年至1933年,短短的5年間,彭湃一家就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除了彭湃本人,還有他的第一位夫人蔡素屏、第二位夫人許玉馨、三哥彭漢垣、七弟彭述和侄兒彭陸。彭湃犧牲兩年后,第二位夫人許玉馨在打游擊時犧牲,她就義前寫詩懷念彭湃:“風蕭蕭兮秋意深,步高山兮獨沉吟。思我哥兮淚沾襟,天地人間兮何處尋?”1956年11月16日,彭湃的母親、被毛澤東稱為“革命母親”的周鳳老人,出席了全國烈軍屬代表大會,毛澤東親切地握著她的手說:“彭湃是我們的好同志,您是彭湃的好母親。”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給彭家六位烈士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以表彰彭家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所做的犧牲。彭湃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在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了燦爛輝煌的篇章!

  烈士遺孤被老百姓保護下來

  彭士祿,彭湃的兒子,是革命烈士留下的一棵根苗,是革命的星星火種。1928年母親犧牲,1929年父親又英勇就義,他4歲就成為孤兒。但是國民黨并沒有放過彭士祿,他們到處搜找他,要將革命后代鏟草除根。潮汕地區的老百姓為了保護他,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到處轉移,彭士祿不知道住過多少老百姓家里,后來住到紅軍哥哥陳永俊家,由于叛徒告密,他和陳永俊的母親被捕了,陳永俊的母親在嚴刑拷打下死不承認他是彭湃的兒子。

1626421800(1).png

  從8歲被捕入獄,彭士祿的童年是在鐵窗下度過的。監獄里的獄友見他衣衫襤褸,幾百個人主動湊錢給他做了一套衣服,他后來回憶說,這是百家衣。后來,彭士祿被從潮安監獄轉到廣東汕頭百炮臺監獄。敵人給小彭士祿拍了照片,登在報紙上,標注文字:“共匪彭湃之子被我九師捕獲”。國民黨本來是想在報紙宣傳擴大影響,這個消息恰被他的祖母和地下黨組織獲悉了。一年后,他被釋放,流浪街頭。1936年,流落香港的祖母終于找到他,把他帶到香港。這一年彭士祿12歲,在香港讀了兩年書。14歲那年,他偷偷跑回廣東尋找革命隊伍,投奔了東江抗日游擊隊。后來,周恩來獲悉他的下落,派人將他送到重慶。4歲成為孤兒,8歲被捕入獄,14歲參加革命,僅從他這三個年齡點的境況,就不難想象到他究竟遭遇了多少苦難,走過了一條多么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生道路!

  1940年秋,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彭士祿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激動地對他說:“孩子,終于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哩!你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聽黨的話,服從分配,要為你爸爸爭光呀!”

  15歲時,彭士祿被送到了延安。在延安,他才知道彭湃是個大人物。彭老曾經與我談過他剛去延安時的情況。他剛到延安,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許多老革命家都來看望他,而且給他送來雞、雞蛋、水果等在當時來說非常緊缺的食品。我問他:“當時革命烈士的后代到達延安的,也不在少數,而您作為一個小孩子,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影響力?”彭老以一種靦腆而略加自豪的神情說:“因為我的爸爸很有名啊!”彭老所說的其父的影響力,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是,他本人3歲失恃、4歲失怙、8歲入獄、14歲參加革命的傳奇而悲壯的經歷,足以使當時延安的老老少少們對他抱以深切的同情和關愛,并且從心底里發出贊嘆!

  彭士祿永遠忘不了周總理的囑托:“小彭,記住,無論什么時候,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要記住你是海豐人,你姓彭,是彭湃的兒子,永遠不要改名換姓。”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曉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本综合五月花在线视频 | 在线免费一级大片 | 亚洲宅男免费永久 |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