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里里外外,盡顯毛澤東的平等情懷
提到“為人民服務”,大家立刻想到,這是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人確定的使命型理念。同時,很多人也知道,這個理念的鄭重亮相,是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致詞。
身為黨政軍最高領導,為犧牲的戰友致悼詞,充分體現出毛澤東對戰友的一片深情。對此,大家都很感動。
然而,放大格局來看,毛澤東參加張思德的追悼會,不僅是戰友情深,還體現了他濃郁而樸實的平等情懷。因為,犧牲的張思德雖然是毛澤東身邊的警衛人員、與毛澤東相識,但只是中央警衛團的一個普通戰士。而毛澤東則是中共中央的領袖,二者之間的身份差距巨大。
據報道,1944年9月5日上午,張思德在安塞地區挖炭窯時遭遇塌方、因公犧牲。當時,主管部門(社會部、中央辦公廳、書記處辦公廳、警衛團)的干部們決定,將張思德的遺體就地掩埋,先不報告毛主席,將來毛主席問到張思德時,再向毛主席說明情況。
不能說這個決定毫無道理,因為身份差距巨大,毛澤東工作繁忙,且符合傳統常理。
但是,毛澤東還是很快知道了,還聽到一些人說:“張思德只不過是個戰士,戰士死了沒有必要告訴毛主席,就地埋了就行了。”對此類說法,毛澤東很不滿,不僅批評“這種思想不好”,并立刻將書記處辦公廳主任師哲找來,詳細詢問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經過,指導安排后事的具體事項。他要求把遺體運回來、認真入殮、召開追悼會,并明確提出自己要參加追悼會、要講話。
隨后,9月8日上午,毛澤東專門題寫了挽聯,“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下午二點左右出席追悼會,率領全體人員向張思德遺體默哀,并發表悼念講話。
而且,這個講話不是念稿子,也不是簡單幾句,是一個多小時認真的致詞。《為人民服務》就是秘書們將此番致詞記錄后、交毛澤東梳理修改而成。
不僅為一個基層戰士寫挽聯、全程參加他的追悼會,發表長篇悼詞,毛澤東還在悼詞最后提出,“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顯然,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致詞教導大家,“為人民服務”旗幟下的同志們,雖有職務高低的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大家是平等的。
無疑,《為人民服務》的里里外外,彰顯著毛澤東濃郁且樸實的平等情懷。
注:襯托內容之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識圖,如有侵權請反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