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元帥:“在我的心目中,毛主席永遠是第一位的。”
聶榮臻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曾主持“兩彈一星”的研究,為國防科技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勛。因他作風正派、為人忠厚,被毛主席稱作“厚道人”。
從1958年開始,毛主席戲稱造原子彈是造一個“大炮仗”,中國的核事業開始全面啟動。60年代初,在蘇聯撤走專家,國內又遇經濟上的嚴重困難時,原子彈研制工作是“上馬”還是“下馬”,在中央國防工業會議上出現了激烈的爭執。聶榮臻堅決主張“兩彈”(原子彈和導彈)要繼續搞下去。在毛主席、黨中央的堅決支持下,“兩彈”沒有停步。1964年10月16日終于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彈;1966年10月又成功實現了導彈與原子彈的結合;1967年6月又成功爆炸第一枚氫彈。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多,蘇聯用了四年,法國用了八年多,中國只用了兩年八個月——尖端武器的研制速度讓世界驚嘆不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終于認識到對中國的遏制、封鎖政策已經失敗,采用武力手段,包括在中國周邊國家建立的咄咄逼人的軍事基地和軍事聯盟,都已經無法撼動“紅色中國”的成長壯大。
聶榮臻之所以反對原子彈下馬,除了從國防的角度的考慮外,他還從國家工業化戰略的角度意識到到,中國的“兩彈一星”工程,可以極大地推進整個國家的工業化的進程。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聶榮臻在回憶錄中寫道: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開了國防工業會議,賀龍同志和我都參加了。在那個會上,對‘兩彈’是‘上馬’還是‘下馬’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接到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后,我立即召集正在北戴河參加會議的國防科委、導彈研究院、二機部的同志進行研究,分析了當時我國尖端技術的基本狀況,我們的國防尖端技術在1958年以前還是一片空白,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可是到1961年,僅僅3年的時間,已經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拿導彈來說,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近程地地導彈,正在自行設計中遠程地地導彈,并且進行了若干關鍵部件的研究試驗工作。在尖端科學技術隊伍方面,導彈研究院已經擁有大學畢業以上的專業技術干部好幾千人。在研究試驗的技術設備上,經國內制造和國外進口,已經可以保證滿足自行研制近中程導彈的基本需要。原子彈方面,二機部大學畢業以上的專業技術干部也已經有幾千人。我們已經查明的原料儲量,可以滿足第一套金屬鈾冶煉設備生產的需要。從選礦到原子武器裝配的一系列工廠中,大部分設備已經具備,對幾個短缺的關鍵設備,也已經在國內安排試制,待這一套建設項目完成后,我們就可以自己制造原子彈了。在原子彈研究設計方面,二機部集中一批科學家已經摸索了一段時間,找到了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并且有的已經突破,有的正在攻關。我們的目標是盡量爭取不遲于1963年把原子彈初步設計方案拿出來。總之,大家覺得我國的國防尖端技術,只要堅持攻關,加上政策、措施得當,爭取三五年或更長一些時間得到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早在1959年7月,我就向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建議:在原材料方面,我們應當及早擬訂發展品種,提高質量,使金屬和非金屬材料都得到妥善安排的規劃。否則,單純數量上的增長不僅不能適應國防方面的需要,而且也不能適應工業現代化的需要。”
“1965年4月到7月,我們作了一次全面檢查。五六年來,我國試制成功的新型金屬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共1.28萬多項。品種上可以滿足導彈、原子彈、航空、艦艇、無線電方面科研和生產需要的90%以上。許多過去靠進口的新型材料,基本上能夠自己解決了,為新型材料立足國內打下了一定基礎。如噴氣飛機用的高溫合金,有的已正常生產,有的即將投入生產。電子設備、儀器、儀表需用的精密合金從無到有,建立了生產基地,當時也已經能滿足科研和生產的初步需要。在合金鋼方面,列入國家標準的200多個品種已經大多能夠生產,稀有金屬的研究生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更重要的是經過攻關,初步建立了立足我國資源條件和使用條件的合金鋼系列。儀器儀表方面,經中央批準,我們責成國家科委、機部負責抓總,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會戰,也一步步突破難關,基本上滿足了導彈、原子彈研究和軍工、民用部門的需要。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決光學精密機械方面的問題時,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所長王大珩同志領導下,作出了很大貢獻。還有杭州浙江大學也在這方面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這就是從1958年到1965年初我國在國防建設、國家工業化建設取得的成就的一個側面!所以可以說,“大躍進”對農業當時的收成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是不爭的事實;但那段時間,除了取得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這樣的重要農業成就外,對國防建設,對工業化建設而言,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也是不爭的事實。據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提供的數據,從新中國建立到1964年,重工業各主要部門累計新建的大中型項目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三年“大躍進”期間開工的。這三年新增的煉鋼能力占從1949年到1979年新增煉鋼能力的36.2%,采煤能力占29.6%,棉紡錠占25.9%。經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這些開工項目和新增能力獲得了扎實的成果。
聶榮臻元帥對毛主席懷有深深的敬意。1992年初,聶榮臻元帥的辦公室需要掛一張照片,工作人員找來了一張他的大幅照片,但是聶榮臻元帥說:“不要掛我的,要掛就掛毛主席的。”工作人員找來兩張毛主席的照片,第一張是毛主席的辦公照片,第二張是毛主席和幾位元帥看飛行表演的,他選了第一張。聶榮臻元帥對工作人員說:“我們這一代人,跟隨毛主席鬧革命。沒有他,我們還不知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在我的心目中,毛主席永遠是第一位的。”
來源:公眾號“淮左徐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