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張欽禮書記的通訊員劉貴山老師:2020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紀念日。
我把我在張欽禮書記身邊工作的幾個事情講述給大家,我由衷地感覺到張欽禮書記就是毛澤東思想培育出來的好干部,是踐行毛主席教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蘭考人民永遠懷念他!
這時劉老師的近照
張欽禮于一九二七年農歷三月初七出生在蘭考縣南彰鄉張莊村一個農民革命的家庭。一九四二年四月參加革命,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三日入黨,一九五二年六月任考城縣副縣長、代縣長。一九五四年五月蘭封縣和考城縣合并,張欽禮任蘭考縣第一任縣長。
許多故事是我親身經歷,還有許多是真實的歷史。
張欽禮是個傳奇人物,有很多傳奇事跡。
他十五歲投身革命,參加兒童團、游擊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組織后方支援淮海戰役,經歷過槍林彈雨,身負重傷,屢立戰功,解放后曾任縣長,縣委副書記兼縣長,開封地委書記兼蘭考縣委第一書記,是河南省委常委,中共九大代表。
曾三次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當場受表揚。
張欽禮滿身光環,是他介紹的焦裕祿事跡,時任新華社副社長穆青說要不是張欽禮介紹焦裕祿事跡,我們就寫不出焦裕祿這個典型人物!
是他配合焦裕祿共除三害,共繪藍圖,焦書記逝世后是他揮淚繼承壯士志,誓將遺愿化宏圖!
是他帶領蘭考人民引黃河水灌淤,改變了土質,把災區變成糧豐林茂的豐產縣。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七日,《人民日報》發表:蘭考鹽堿地稻菽千重浪一三義寨公社鹽堿地水稻大面積豐收的報道!
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二日《河南日報》發表:黃河欠債黃河還等綜合報道。充分肯定了張欽禮的艱苦奮斗精神及模范事跡和蘭考人民的干勁。
張欽禮曾幾次大起大落。
五八年秋因抵制浮夸風,被免職下放農村勞動改造,行政降三級。
六零年十二月張欽禮赴京告御*狀,受到周總理的熱情接待,并夸獎說,你是第一個敢向中央如實反映農村災情的縣長。平*反后官復原職。
后來,受人迫害,《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篇大通訊被侮辱為大毒草,印大傳單散遍全國,誣陷張欽禮是政*治扒*手,欺騙全黨全國人民而被捕入獄,受盡折磨,吃盡苦頭,打傷致殘。經周總理搭救接見后平*反,任蘭考縣第一把手。
七一年被r禁在信陽山區,遭受大批判,理由是明目張膽的推行錯誤路線,制定獎勵條文,大搞物資刺激,搞生產黨,走資本主義道路。l b事件爆炸后,周總理再次搭救接見,平*反官復原職。
七八年再遭逮捕,關押在鄭州,移交給商丘中級法院審判,判刑十三年。理由是反對w g,釋放證上寫的是文h革m煽動罪。幾易罪名,制造莫須有冤*假*錯*案。
張欽禮于零四年五月七日逝世,享年七十七歲。在鄭州火化,安葬在蘭考張莊。
骨灰運回蘭考那天當地老百姓十萬多人自發迎靈,滿街跪拜,百里哭聲不斷,骨灰安放時,他沒有片瓦之地,靈堂設在老家侄子家,身后沒留給子女分文錢,廉潔之極讓百姓動容。
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在張欽禮的墓地樹立了一百多塊石碑,形成了世間獨一無二的壯觀碑林。
滔滔民意,光鮮古今。
蒼天有眼欲落淚,萬人有口皆是碑。
他任蘭考縣委副書記時,我在他身邊當通訊員,他把自己住宿的鑰匙交給我。
縣委有一排起脊瓦房,那時的房都很小,張書記住室是一間小房也是辦公室,室內很簡單,只有一張木床,一張三斗桌,一把木椅,一個洗臉盆架。室內鋪的磚頭,有整磚也有半截頭,沒打水泥地平。墻壁嚴重脫落,地面和四周起堿嚴重,每天打掃每天都有鹽堿,室內潮濕,床上只有一條舊被子,冬天就把大衣和棉衣蓋在上邊,房內從來沒有壘過煤火。
有一輛生銹的舊自行車,常年騎車下鄉。當年縣委幾位領導人的家屬都住在縣委機關院內,唯有張欽禮的家屬在縣城租了兩小間舊房子,又低又窄狹,門框很低,進出門得躬身以防碰頭。室內打成小隔子只能放下一張小床,還沒有一般人家住的寬敞。
下面是我在張書記身邊工作的幾個小故事:
一:不讓扎煤火
那是六四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晚飯后天已黑好,張欽禮騎自行車從鄉下回到縣委,我接過自行車按插到院內,把他迎進通訊班,在燈光下看見他一身塵土,洗過臉后臉盆里有一層黃沙泥,這種情況在蘭考是很普遍的。
我說,張書記你還沒有吃飯吧。
他說,還沒有吃。
我說,我去報飯去。
他問我,你報啥飯呀?
我說,報一碗熱湯,買兩個饃,我把饃放在煤火上烤熱。
他說,炊事班都下班了,人家都忙一天了,煤火也封了,再扎開火不夠浪費煤的,我說那也不能餓著呀,他從衣兜里掏出奌零錢遞給我說,你看車站有賣啥吃的,隨便買點就行。
我拿一張報紙去了車站,買了兩個黃面窩窩,回到通訊班掂了一瓶白開水給他送去了,他啃著涼干饃喝著白開水,看樣子是餓了。
我既心疼也受感動。
二:煮蘿卜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我給張書記送開水,他正在洗腳,他指著室內的紅蘿卜說,我要是晚上回來你就把蘿卜切成塊在通訊班的煤火上煮熟,蘿卜能吃,蘿卜水也能喝。
他晚上只要回來,我就煮蘿卜水,開始是煮半碗蘿卜他吃完了,后來煮一碗也吃完,就那幾斤蘿卜幾天就吃完了。
我知道他的糧票也是不夠用,有時他管老農民吃飯,例如唐砦村的閆協崇,張油坊村的張傳領找他反映情況時,他都熱情接待,并用自己的饃票管吃飯,他的糧票不夠用就買奌蘿卜補充。
我知道張書記有腳氣病,我就去縣醫院找醫生開了兩小瓶腳氣靈放在他的辦公桌上,那時是公費醫療。
第二天他就問我,哪來的腳氣靈呀?
我說,在縣醫院拿的。
他問,多少錢?
我說,劃價單上寫的是四毛。
他說,你不知道咱蘭考是個窮縣呀?要是都花四毛那得多少錢吶,咱為國家能省一毛是一毛,能省一塊是一塊,今后我不讓你去拿藥你就別再去拿藥啦。
我說,腳氣也得治呀。
他說,我在田間勞動時聽農民說冬瓜皮,白蘿卜皮煮水能治腳氣,這比你去買藥既省事又省錢。
我說,知道啦。
三:煤氣中毒
六五年元月初的一天晚上張欽禮的長子,張戰停找我說,山哥今天晚上給我找個地方睡吧,家里來個客人,因沒有閑床。
我說,你睡我床上吧,咱倆睡一塊。
那天晚上天氣很冷,我恐怕他受冷,特意往煤火上多添了煤。關閉門窗,這天晚上我們兩個睡在一張小床上。戰停打游擊睡覺也不是第一次。還有一個通訊員叫孫討論,我們三人同住一屋。沒想到的是夜里我們三人都中了煤毒。
多虧縣委伙上的王事務長一早去集市上買菜,叫我們開門,怎么叫喊,敲門都沒有人答應,他扒著窗戶看看,聞到煤氣味很大。打開窗戶一看,床上,枕頭上,地上吐的都是,三個人都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也叫不醒,屋里一片狼藉。
他驚慌地大喊,張欽禮還有其他同志聞聽也及時趕到現場。這些情況我們一概不知。張欽禮摸摸我的鼻子說,還會出氣,又掰開我的眼說,眼珠還會動。興不要緊,趕緊把他們抬出去通風。
這些情況我隱隱若若能聽見,有云里來霧里去的,飄飄然,蕩悠悠的感覺。把我們三人抬到院里涼風,八奌時分我感覺很冷,機關干部都上班了,有十幾位同志圍在我們床前,關心的問候和體貼的安慰。我的床頭離窗戶較近,我也年輕些,睜開眼睛早些,戰停和孫討論還在閉眼昏迷之中。仍叫不醒。
張書記趁著人多,認真的對大家說,煤氣中毒的嚴重性都看到了吧?大家都要引以為戒,做好宣傳防范工作,確保安全。
現在我還要趕時間下鄉,在場的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張明常急忙說,張書記你現在不能走,等戰停醒過來你再走,張書記說,有你們在,我還有啥不放心?說罷推著自行車就下鄉了。
當時我心里不是滋味,覺得他太大意,不盡人情,難道他不擔心自己的長子會不會留下后遺癥嗎?
再思思想想他和焦書記一樣,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總是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張書記勸我不要吃福利
那是一九六八年春節前夕有一次福利,當時我是單身,工資低,辦公室的同志們很關心我,在救濟名單上寫著劉貴山20元。
張書記發現后,對我說,春節快到了要發點救濟款,要是有你的你要不要?
我說,要是給我那就要。
他問,你要錢有啥用?
答,想買條被子。
他說,俺戰停當兵去了,他的被子就送給你用吧,頓時我覺得臉紅。
我知道他家的底,被子不寬著還有補丁,我誠懇的說,那救濟款我不要了,也不要您的被子。接著他開導我,這機關里數你年輕,你可不能有沾便宜的思想,要樹立一心為公的思想,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皆盡全力為國家效力,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做一個讓人民信得過的人。張欽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要向他學習。
當天我主動對辦公室主任樊哲民說,福利款我不要了,發給其他同志吧,樊主任笑著問,為啥不要了,我說用不著啦。沒隔幾天一個周日的晚上張書記的夫人劉秀芝用布繩捆著一條蘭花舊被子送給我,我一看就知道是戰停用過的被子。我不肯接受,她說別客氣給你你就要,別讓我生氣。我還是不要,她說別冒傻氣了,她說罷就走了。這條被子我很珍惜,我用了許多年。
隔了一段時間她又給送了一個紅緞子被面,這是我第一次用上緞子被面。
我是個孤兒,在縣辦社會福利院長大分配工作的,她對我慈母般的關愛,讓我找到了家的感覺,感受到了娘的溫暖,她到了晚年還掂記我,一個春節前夕還給我發了40元的壓歲錢,關心備致,終生難忘。
我在錢上寫了三個字,壓歲錢,以作留念。
這是我六十八歲時第一次收的壓歲錢,也是唯一的一次壓歲錢。發錢時有樊哲民,肖百孝,王其命等人在場。
五:不讓我戴手表
那時我在機要室工作,有一天我去縣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那里擺放臟物,寫著價格,任人購買。
發現一只舊手表,價格20元,我付款買下。
沒停幾天張書記問我:聽說你買了一塊手表。
我猶豫片刻答道,是的。
他嚴肅的說,你看看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有幾個戴手表的?戴手表又好看又派頭是吧?戴手表光彩能增加本事是嗎?面對他的質問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如實向他說,我接文件都是有時間的,都在上午十點左右,都到辦公室里看時間。
他說:你說的是工作需要,停幾天給你買個好表,能定點叫你行嗎?
我說,還去辦公室看表吧。
他說,我們的干部,工作人員都是人民公仆,大門上寫著為人民服務你沒看到嗎?為人民服務不能光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要真心實意的為人民服務,你戴手表是講排場擺闊氣,還是為人民服務?
我不知所措,他要求嚴,境界高。他嚴于律己,從不搞特殊。
第二天我去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退手表。老郭說,錢都轉走啦,不能退啦。
我就去寄賣店,人家給作價30元
我說,這是20元買的,你還作價20元吧。
他說,等賣掉了你來取錢。
事隔幾天,事務長孔德海對我說,張書記讓我給你買個鬧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