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樓:中國空軍的驕傲
高厚良
2020年11月24日09:41 來源:《福建黨史月刊》2020年第10期
最初認識劉亞樓同志是1937年,那時我在延安抗大學習,他是教育長,經常給我們講課,諸如中國近代史、游擊戰等。從那時起,他的身影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他中等身材、衣著簡樸;表里如一、不尚空談;嚴于律己、長者風范。再次見到他是1950年,他已是空軍司令員了。
1950年9月底,我奉命以華北軍區獨立第二〇九師師部及所屬3個團部機關和勤務分隊為基礎,改建為空軍驅逐第三旅,旅長方子翼,我由師長改任旅政委。11月7日,旅改為師,我任師政委。這一天,劉司令員來部隊檢查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的準備工作,并面授作戰任務。就在這天,我見到了他,雖然時隔十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和風采依舊。由于時局緊張,這次見面沒有更多的寒暄,目的就是一個:要求我們全力做好打仗準備。
別后不到一個月,12月2日,劉司令員專門陪同朱德總司令到我師視察,接見我師全體飛行員和營以上干部。朱總司令說:“我們把陸軍里最好的干部、黨員、團員調來建設空軍,希望同志們好好學習,很快建設起空軍來,以飛機來對付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全國人民、全軍對你們抱有很大的希望。”接著,劉司令員在動員講話中說:這次你們師盡管沒有參戰任務,但訓練標準不能降低,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聽從召喚。如果說第一次見面只是印象的話,那么,這次從他的臉上才真正看到什么叫心無旁騖的認真態度和戰之必勝的堅定信念。
隨著戰事的深入,我與劉司令員又有過接觸的機會,或當面,或電話,或會議,那一幕幕情景難以忘懷。1951年10月21日,空四師凱旋休整,我空三師開赴安東(今丹東)前線,只經過13天的戰前直接準備,就開始升空作戰。僅11月4日至10日,就與美國空軍的小機群空戰5次,擊落擊傷美機9架,而自己無一損失。10日晚,劉司令員宴請作戰有功的指戰員,大加贊賞初戰就取得9:0的好成績。不幾日,我師又開始與美軍大機群作戰,戰功赫赫。27日,劉司令員高興地到機場看望我師的飛行員和地面勤務人員,先表揚大家打得好,爾后笑著問我和師長袁彬:“你們打得好,是不是比別人狡猾呀?”我回答道:“我們這個部隊是以陸軍的建制師調來組成的,飛行員多數來自陸軍,多數是打過仗的,有作戰經驗,學會了駕駛新式飛機就如虎添翼,再加上政治動員搞得比較活躍扎實,飛行員作戰情緒十分高漲,所以他們升空作戰非常勇敢。甚至有‘靠技術打不下敵機,撞也要把敵機撞下來’的英雄氣概和必勝信念。”劉司令員聽后說:“對!在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經驗。”自我師參戰以來,劉司令員還多次參加了空戰戰后講評會,講評作戰中的優缺點,針對問題提出要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善于斗爭、善于勝利的問題。他還給我師的指戰員們講解空戰戰術,指導他們初步總結出了編隊作戰、保持雙機、爭取4機,講戰術、講指揮的作戰經驗。此后,我師又連續在幾次大規模空戰中給美國空軍以重創。中國空軍在朝鮮戰場顯現出來的戰斗精神和集體力量,使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驚呼:“共產黨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當時沒有劉司令員的戰略眼光和諄諄教誨,沒有他的頂層設計和韜光養晦,如果因沒有參戰就忽視以臨戰姿態進行緊張有序的飛行訓練,要想取得首戰告捷和此后空戰的勝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隨后十多年里,我經常得到他的教誨,以至于后來我任空軍政治委員時,依然以他的教導激勵鞭策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事隔多年,我通過梳理和再認識,從心底感到,他是中國空軍的驕傲,他的光輝業績永存。
他提出了“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的凝聚人心的標準。早在航校建設之初,他在研究審定政治教育計劃草案時提出:“培養人民空軍戰士的標準應該是:忠實于祖國,忠實于人民,忠實于共產黨。具有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研究掌握先進的航空業務知識與技術。具有政治堅定的、自覺遵守紀律的、集體主義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準確敏捷的作風。”這一標準,奠定了空軍政治合格的基石。他自己特別講政治、愛學習、樹正氣,自律意識強,堅決貫徹黨指揮槍的原則,時時處處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權威,且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愛憎分明。
他獨創了“三最一假如”的人才選拔方法。為了對干部知人善任,他在了解被考核對象的工作經歷和對今后工作分配的愿望之后,把重點放在請你介紹所熟悉的其他干部的情況,而且總要問:“他最善于做什么工作?為什么?他在實際工作中最突出的成績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他最不會做什么工作?為什么不會做?”最后還要問:“假如你來提工作分配意見,他擔任什么職務最合適?”這一考核了解干部的方法有其鮮明的特點,我在后來的工作中也仿效了此法,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照此方法,不僅能了解干部的主要特長和已被實踐證明了的才干,而且能掌握干部工作、生活情況;不僅能掌握干部的弱點,而且也能從“民意測驗”中明白干部的適任職務。同時,還可以從中考察出被詢問者的思想水平、分析能力和工作標準等情況,可謂一舉多得。
他白手起家,建立了具有空軍特色的“家規”“家法”。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要在一張張白紙上描繪新的藍圖。劉司令員日理萬機、有條不紊地抓建設、立“家規”。空軍初創時期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照搬蘇聯空軍的。為了建立一套科學的符合中國空軍特色的條令教材,他遵照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搞出我們自己的戰斗條令來”的指示,親自擔任空軍條令教材編審小組組長,并親自點將組成多個編寫小組。他還多次坐鎮杭州療養院,專心致志于該項工作,歷經5個春秋,終于形成了“以我為主”的條令教材系列,使空軍部隊、院校、機關各行各業工作有章可循,教學有本可依。又如,他對機關建設十分重視,提出了機關干部“寧缺勿濫”,切忌“濫竽充數”。還親自為機關制定了一整套規章制度,特別強調軍容風紀和禮節,細到在辦公室不準大聲喧嘩,不準閑聊;走路要輕,不許穿帶鐵掌的鞋在走廊行走;關門要輕,不得乒乓作響,保持安靜等。還如,在參謀的選拔上,他提出了“三看”指導原則。第一,看能不能寫。寫是參謀人員的基本要素,不會寫文章,不懂作戰文書的格式,最起碼地說是不夠稱職。第二,看會不會辦事。辦事是個學問,其間透著靈性。會辦事的人能想著法子辦成事、辦好事;不會辦事的人,即便給你搭好橋,到頭來還是把事交還給領導,附上一句“不給辦”完事。第三,看會不會出謀劃策。出謀劃策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是智慧和靈感碰出的火花。軍隊是要打仗的,戰前、戰中,有許多事情要運籌帷幄,高級領率機關的參謀人員如果不能為指揮員出謀劃策是絕對不行的,等等。如今來看,盡管過去了幾十年,但他的思想對空軍的建設依然是萬變未離其“宗”。
他身體力行,建立了空軍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風。可以說,這是劉司令員組建空軍、建設空軍、從嚴治軍的靈魂。依靠這種精神,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使人民空軍脫穎而出,發展壯大。直到今天,這種“靈魂”依然作用于空軍官兵,并化為大家的自覺行動。早在1949年12月24日,他在空直機關干部大會上,提出了機關干部作風培養的七條要求:一是加強政治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積極負責;三是團結一致;四是多動腦筋,開動機器;五是徹底、準確、迅速;六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七是加強組織紀律性,多請示報告,反對無政府無紀律狀態。不久,他又進一步提出“機關工作必須有預見性、徹底性、及時性,要提高工作效益”。這使空軍機關的工作作風從組建開始就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當人民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第四混成旅成立時,他反復叮囑旅領導說:“一定要把部隊建設好,帶出好作風。要抓緊訓練,爭取在最短時期內成為一支有戰斗力的部隊,過好‘打仗’這一關。”當第二支航空兵部隊驅逐第三旅(后來的空三師)組建時,他仍然是這樣要求我們。隨著空軍的發展壯大,他根據空軍的特點,不僅把從嚴治軍滲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嚴格到空軍領導機關。他把“保證安全”作為飛行訓練方針的內容之一,響亮地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為飛行安全負責”“消滅嚴重事故,大大減少一般事故”等口號,要求空軍上上下下都要嚴守規章,嚴肅紀律,積極與事故作斗爭。不僅如此,劉司令員對身邊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極為嚴格,他的一身正氣引領了領導機關風氣。
他大興理論研究之風,集中精力研究探討重大問題。劉司令員提出的“在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的思想,為空軍建設的加速度奠定了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也是他對空軍初建時期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的一個重大貢獻,符合毛澤東主席“創造強大的人民空軍,殲滅殘敵,鞏固國防”的題詞精神。為了發展毛澤東主席“十大軍事原則”和我軍傳統的作戰經驗,摸索總結一套管用的空戰戰法,他用兩個月的時間在前線調研,與前指領導探討空戰戰術問題。此間,參戰部隊每打一仗,他都要參加戰斗講評會,與飛行員一起研究作戰的經驗教訓,并發動大家獻計獻策。深入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終于形成了“一域多層四四制”的空戰戰術原則,實現了志愿軍空戰戰術從實踐到理論再指導實踐的飛躍。
他事必躬親,開創了“領導就是服務”的先河。空軍原副司令員何廷一對我說過:空軍成立不久,為了給毛澤東主席選專機,劉司令員慎之又慎,親自督辦。那時,人民空軍剛成立不久,加之運輸機機型很少,僅有里-2和伊爾-14可供選擇。從飛機的性能上講,伊爾-14優于里-2,僅飛行速度就快120千米。但從飛行技術和機務保障上講,空軍還沒有完全掌握它的性能。里-2雖然航速慢些,但已經受了考驗,安全性能好。綜合速度與安全因素,劉司令員果斷拍板:“為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安全,我們寧要安全,也不單求速度。”直到后來空軍完全掌握了伊爾-14的性能,才將專機作了調整。還有一次,毛澤東主席的專機回京飛抵河北衡水上空時,遇到了危險天氣。在塔臺迎接的劉司令員得知后,快速跑下塔臺,向已落地的第一架飛機上的同志詢問航線上的情況后,一邊做出特情處理方案,一邊跑回塔臺,拿過指揮員的話筒親自指揮,直到專機平安落地。
他鞠躬盡瘁,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人民空軍。為了不負黨中央建設空軍的重托,他日夜操勞,積勞成疾,先是肝硬化,后轉化為癌癥并惡化,不幸英年早逝,時年55歲。就在病重期間,他心里仍惦記著工作,相繼提出了“要重視檢查薄弱環節,反驕破滿,經常揭露和重視缺點,千方百計把工作做好,反對形而上學、繁瑣哲學,注重班子團結”等指導原則,奠定了空軍建設求真務實、雷厲風行的思想基礎和工作作風。
中國空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跨越式發展,能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有空軍創始人劉亞樓同志的精神在作用,有他的思想在延續。
(作者曾任空軍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