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支部名義給村口值班的人買些吃的,切記,不要以我的名義!”這是葛元仁老師與村干部的一段微信聊天。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時期,他積極向村里捐款1000元,還不想讓村民知曉,希望能給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村民及時提供食品保障。
老黨員葛元仁同志曾經是西其里村的下鄉知青,在西其里生活了七年,是知青代表,也是當時下鄉時間最長的知青。葛元仁老師雖然年過古稀,但僅去年一年,他就自費回村四五次,為貧困戶捐款,請村民吃飯,為村里捐書。他一直關心村里的發展,想為村民辦實事,有空的時候還會回村里轉轉,看看村里的父老鄉親,跟村干部在一起坐坐,為村里的發展出出主意。他主動與農科院教授聯系,想在村里建立種植黃豆基地;打算邀請鄭州紅薯種植基地董事長,在村里建設投資紅薯種植基地,引領村民共同致富,為村里發展盡一份力。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你守“前線”,我援“后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雖然葛元仁老師身在北京,卻時刻牽掛村里的人、村里的事。他多次跟村里通電話,關心詢問村民在值守過程中有什么困難,“咱們村的疫情怎么樣,咱們村沒事吧”!在了解到村里的老黨員、村干部及部分群眾都自發去抗“疫”一線參加戰斗,他動情地說,我雖不能和你們一起守護家園,但只要有需要,我就肯定在!……于是便發生了上述一幕。
來源:夏縣人民政府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