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應常想三個問題
2019年11月28日 09:44:28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畢春景http://www.qstheory.cn/llwx/2019-11/28/c_1125283763.htm
●堅定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確保思想上始終過硬、政治上始終堅定、品格上始終純粹,無論里子面子,都像個共產黨員的樣子
每名共產黨員都是黨的肌體的一個細胞,在黨姓黨是對每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這里的“姓黨”,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永遠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永遠保持對黨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一時做到也不難,但終其一生做好非常不易。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紛繁的社會思潮、多元多樣的價值選擇,共產黨員要做到不忘初心,需要經常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入黨到底為什么?“為什么入黨”這個命題,不能僅是入黨時的捫心自問,更應成為共產黨員一輩子的心靈拷問。常想想剛入黨時的那份純真情懷還在不在、那股工作干勁還足不足、那種奉獻精神還強不強,經常用革命先烈那種“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忠貞情懷來鞭策自己,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錚錚誓言來激勵自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讓理想成為“想利”、讓思想背離信仰。
第二個問題:黨員稱號是什么?黨章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作為先鋒隊里的一員,共產黨員這個稱號不僅僅是政治上的榮譽,更意味著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成為共產黨員,意味著吃苦在前、沖鋒在前、不懼犧牲,為革命甘于拋頭顱、灑熱血。據統計,從我們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的28年間,犧牲的共產黨員可以查到姓名的就有370多萬,平均每天有370名左右的共產黨員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無數先輩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染紅了信仰的底色,詮釋了什么叫共產黨員。在遠離戰火硝煙的和平年代,盡管生與死的挑戰少了一些,但也時刻面臨著沖擊靈魂、拷問黨性的八面來風。作為共產黨員,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崗位怎樣調整,“第一身份”意識決不能松動;無論身處何地、身居何位,必須理想信念堅定、忠誠品質不移,有獻身精神、有紀律意識。
第三個問題:現在做得怎么樣?共產黨員這個身份,不是空對空說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做出來的。60多年深藏功名的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張富清,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的杰出科學家、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他們始終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獻,讓共產黨員身份閃爍出耀眼光芒,讓人景仰不已,這是因為他們用畢生堅守詮釋了對理想信念的堅貞。今天,我們對照先進模范,對照黨章黨規,應常找差距,檢視自身不足,見賢思齊,知責思進,堅定對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確保思想上始終過硬、政治上始終堅定、品格上始終純粹,無論里子面子,都像個共產黨員的樣子。
這三個問題經常想、反復想,更要體現在行動上。作為共產黨員,聽黨話跟黨走是最起碼的政治覺悟和政治要求。無論順境逆境,不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高度自覺地服從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遵守黨的章程,毫不含糊地執行黨的決議。身為共產黨員,更應把愛黨護黨作為重要職責,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特別是在是非原則問題上,心明眼亮、保持清醒,明辨對錯、好壞、善惡、美丑,決不能犯政治上的“麻痹癥”“糊涂病”。在愛黨護黨上,既要有理性的自覺、樸素的感情,更要敢于大聲疾呼。要有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我們黨的政治責任感,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網上輿論動向、官兵思想傾向,尤其對惡意攻擊、造謠詆毀我們黨和國家的信息,不僅不信、不傳,而且要敢于亮劍、堅決斗爭,澄清謬誤、弘揚正氣,切實守好愛黨護黨的主陣地,體現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擔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