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chǎn)黨人

陳望道: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與實踐者

陶誠華 · 2019-03-26 · 來源:中共黨史出版社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主席特批:

  【“陳望道什么時候想回到黨內,就什么時候回來,不必寫自傳,不必討論,可以不公開身份。”】

  我的老家在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zhèn),離陳望道故居分水塘村很近。在我小的時候,就聽我父親說起過陳望道關心支持家鄉(xiāng)建設的一件事:那是1973年至1974年間,村里幾個知青按照村革委會的要求,利用農機廠開發(fā)生產(chǎn)心臟起搏器。由于知識和技術水平所限,開發(fā)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后來,聽說義烏老鄉(xiāng)陳望道在復旦大學當校長,于是派人去找他尋求幫忙,望老(即陳望道)二話不說就指派人員前來我村開展技術輔導,并把村里的幾個知青骨干接到該校培訓。自此,陳望道的名字就深深烙進了我的心里。

  2018年11月28日,我心懷進一步去認識陳望道的念想,前往復旦大學拜訪陳望道之子復旦大學教授陳振新先生和其夫人朱玉良女士,有幸與陳老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談,并在陳振新、朱玉良兩位陪同下參觀了位于上海市國福路51號的陳望道紀念館。此行使我對其子陳振新和復旦大學師生眼中的望老有了深入的認識,心中的一些謎團也逐步打開,深切地感受到:陳望道不僅是一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而且是一名無比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守者和實踐者。

陳望道: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與實踐者

陳望道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首譯《共產(chǎn)黨宣言》全文

  陳望道(1891—1977),原名參一,后改名為望道,以表達其一生追求真理尋找希望大道的志向。陳望道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發(fā)起人之一,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修辭學家和語言學家,堪稱“千秋巨筆,一代宗師”。他給后人留下的最寶貴財富無疑是《共產(chǎn)黨宣言》首譯全文和中國修辭學的經(jīng)典之作《修辭學發(fā)凡》。

  首譯《共產(chǎn)黨宣言》的歷史重任為什么會落到他的身上?是機緣巧合,還是其他原因?

  近代中國社會,在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fā)展、中華民族處于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嘗試轉向西方尋求救國之道。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讓先進知識分子們從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五四運動以后,一批馬克思主義學說譯文陸續(xù)被介紹到中國,李大釗、梁啟超、張聞天、朱執(zhí)信等均翻譯過《共產(chǎn)黨宣言》的片斷,但沒有一個是完整的。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相信馬克思主義,至少精通英、德、日文中的一種語言,具有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陳望道恰恰具備這三個條件,尤其重要的是,他信仰馬克思主義。

  少年時的陳望道,即懷有強國興邦富民的志向。為了實現(xiàn)志向,他勇敢地走出山村到義烏、金華、杭州等地求學,并聯(lián)合幾個有志青年在村里辦學校、搞教育,進行掃盲,探求教育救國之路。后來,他看到舊中國久病成疴、積重難返,認識到僅靠教育是難以救國的。于是,他將李白《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兩句詩抄錄下來貼在墻上,并說,自己以后愿做一個無產(chǎn)者。他軟磨硬泡地求得父親陳君元的同意,父親不惜變賣了一大半家產(chǎn),讓少年陳望道踏上了東赴日本求學之路,尋求實業(yè)救國、法科救國之道。留日四年期間,他一方面如饑似渴地苦攻學業(yè),一方面積極參加留日學生進步社團的活動。他認為是男兒就要駕馭時代,特別是在與日本早期共產(chǎn)主義活動家河上肇、山川均等的交往中,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在各種思潮、學說充斥下的社會環(huán)境中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認識到單純實業(yè)并不能救國,還必須進行社會變革,從而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五四運動爆發(fā)之后,陳望道立即回國投身到火熱的新文化運動中,受聘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任教,大力提倡白話文,改革語文教學,成為一師風潮中的“四大金剛”之首。受舊勢力集團的打壓和威脅,之后他不得不離開學?;氐嚼霞?。一師風潮使陳望道進一步認識到“不進行制度的根本變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勞而無益的”,“所謂除舊布新不是不推自倒、不招自來的輕而易舉的事情”。此時的陳望道內心已經(jīng)深深地埋下了革命的種子,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已經(jīng)基本確立。

  恰好這個時候,蓬勃發(fā)展的革命形勢急切需要中文版的《共產(chǎn)黨宣言》全文,陳望道被歷史推上了前臺,受戴季陶之托,帶著李大釗給的英文版和戴季陶給的日文版《共產(chǎn)黨宣言》,于1920年早春回到義烏老家分水塘,開始了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這一偉大而又艱巨的工程。他花了“比平時多五倍的功夫”,終于在1920年4月底完成了這一歷史性任務,“從柴屋里捧出了一輪太陽”。

  《共產(chǎn)黨宣言》全文翻譯之歷史重任之所以落到陳望道身上,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陳望道個人的主動選擇。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次外賓接待活動中,外國記者問他:當時民主社會主義、改良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等各種思潮盛行,你為什么會接受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的任務?他回答說:

  【“因為我相信馬克思主義。”】

  在共產(chǎn)國際幫助下,我國第一個單行本的漢譯《共產(chǎn)黨宣言》于同年8月面世了,首版1000冊立刻被搶購一空,到1926年底,就重印了17次。北伐戰(zhàn)爭期間,它作為革命軍的必讀教材,人手一冊,隨身攜帶。

  《共產(chǎn)黨宣言》中譯本的面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長史、中國革命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它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培養(yǎng)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和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作好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毛澤東曾在延安窯洞里對美國記者斯諾說: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有三本書,分別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考茨基的《階級斗爭》,柯卡普的《社會主義史》,

  【“《共產(chǎn)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chǎn)黨宣言》”。】

  周恩來在1949年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上當眾說:

  【“陳望道先生,我們都是您教育出來的。”】

  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時也說:

  【“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chǎn)黨宣言》和《共產(chǎn)主義ABC》。”】

  可以說,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使一大批先進分子進一步了解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今天,《共產(chǎn)黨宣言》面世已經(jīng)170多年了,但真理的光芒永在,信仰的味道仍濃,因為那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信仰的源頭,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所在。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專門對在場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們說到陳望道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的事情:因為太投入而把墨水當糖水喝,滿嘴沾滿黑墨水,還對母親說“可甜了可甜了”。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強調信仰的味道、真理的力量。

陳望道: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與實踐者

《共產(chǎn)黨宣言》初版書影

一度離開黨組織,造成巨大遺憾

  在陳望道的人生經(jīng)歷中,一度離開黨組織,既是一個謎團,也是陳望道個人乃至我們黨的一個巨大遺憾。

  陳望道是中國共產(chǎn)黨重要的發(fā)起人之一。1920年5月,陳望道帶著《共產(chǎn)黨宣言》譯文前往上海尋求出版,先是應戴季陶之請任《星期評論》編輯,后又應陳獨秀之邀任《新青年》編輯,同時任《勞動界》《共產(chǎn)黨》刊物的編輯。他一邊編輯刊出大量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一邊參與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創(chuàng)建。同年6月,他參與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創(chuàng)建;8月,他與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施存統(tǒng)、陳公培等一道,建立共產(chǎn)主義小組,積極參與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共一大的籌備工作,并擔任了三個月的勞動部長;年底,陳獨秀去廣州后,他還擔任代理書記。這期間,陳望道還參與了上海青年學校和平民女校的創(chuàng)建和教學工作,并積極組織上海工人運動,參與了郵電工會、紡織工會、印刷工會、機器工會的組建,促進了上海工人運動的開展和工人階級的覺醒。

  陳望道是中共一大上海地區(qū)的代表之一。黨的一大后,他被推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的第一任書記。但是,他卻沒有參加中共一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目前的學界研究尚無一個準確的定論,我們只能根據(jù)已經(jīng)公開的史料作些分析。當時,陳望道協(xié)助李漢俊分管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經(jīng)費,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經(jīng)費主要來自于共產(chǎn)國際的資助和陳望道等小組成員創(chuàng)作、翻譯所得稿費的自愿捐助,本就非常緊張,而陳獨秀在審批時比較隨意,出現(xiàn)了超支情況。李漢俊、陳望道為此提醒陳獨秀審批時注意量入為出,不要隨意批,陳獨秀很不高興,說:“我是書記,我說了算”,還不負責任地在黨內發(fā)信函稱陳望道主謀“挑戰(zhàn)權威”“想奪權”。不知情的黨內其他同志因此與陳望道、李漢俊之間產(chǎn)生了激烈的言辭和情緒對立,嚴重損害了陳望道的個人形象,就連陳望道的學生施存統(tǒng)也從日本來信指責他。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嫉惡如仇的陳望道如何受得了這個冤枉氣?他要求陳獨秀道歉,而陳獨秀拒絕了。更讓陳望道難以容忍的是,后來陳獨秀還派人去查賬,這讓陳望道十分氣憤。

  在之后的日子里,由于個人性格差異、處事風格不同等原因,特別是陳獨秀嚴重的家長制作風,使得陳望道與陳獨秀之間的誤會不斷加深、矛盾趨于激化。年輕氣盛的陳望道一氣之下在1923年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后,提出離開黨的中央機關,遺憾由此發(fā)生。茅盾受命去做陳望道的工作,陳望道說:

  【“你和我多年的交情,你知道我的為人。我既反對陳獨秀家長制作風而要離開黨組織,現(xiàn)在陳獨秀的家長作風依然如故,我又如何取消這個決定?”】

馬克思主義的堅守者,被稱為“不是布爾什維克的布爾什維克”

陳望道: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與實踐者

本文作者陶誠華與陳望道之子陳振新(左)在陳望道紀念館前合影

  雖然由于各種原因,陳望道曾一度離開了黨組織,但是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沒有動搖過,無論何時、不論身處何境,他都以特有的方式忠誠地為黨工作,被稱為“不是布爾什維克的布爾什維克”。正如他對茅盾所說:

  【“信仰共產(chǎn)主義終身不變,愿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雖然離開了黨組織,但只要是黨的工作,一定盡力去做”,“我在黨外為黨效勞,也許比黨內更方便”?!?/p>

  他襟胸坦蕩、心懷大局、無私無畏。1923年秋天,他收到地下黨交給他的一張署名“知名”的字條,字條上寫著:上大請你去組織,你要什么同志請開出來,請你組織。他一看就知道這是陳獨秀的筆跡,盡管他對陳獨秀有意見,但仍然服從黨的事業(yè)需要去主持上海大學工作。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中國革命陷入低潮,他又受地下黨指派,前往地下黨創(chuàng)辦的中華藝術大學任校長,中華藝術大學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進步作家的大本營和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他有勇有謀、講究斗爭策略。這期間,他創(chuàng)辦大江書鋪出版革命書籍,創(chuàng)辦《太白》雜志編發(fā)革命文章,積極主動地協(xié)助成立了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4年,他組建了文化別動隊,與胡適、張東蓀為代表的文化復古主義針鋒相對作斗爭,并一手倡導了大眾語運動。他認為“語言乃一國之本”,事關社會進步、民眾思想的解放。因此,他力圖通過“大眾說得出、聽得懂、看得明白、寫得順手的語言”來開啟民智、推動社會進步。可以說,語言既是陳望道學術研究最重要的領域,也是他踐行初心、進行革命的重要陣地和武器,他一輩子與語言有緣有情。上海淪為孤島后,他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以他的講臺為陣地,以手中的筆為匕首,以文化為武器,站在抵抗日本侵略特殊戰(zhàn)線的最前沿,與魯迅、葉圣陶等組建了上海文化界抗日聯(lián)誼會,并擔任秘書長。針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文化殖民主義,發(fā)起了拉丁化語言運動,大力推廣漢語拼音,提高人們使用白話文的水平,并發(fā)表了一系列科普小品,著力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推動語文教學的中國化和語言研究的功能化。1940年復旦大學搬到重慶后,他根據(jù)地下黨指示出任復旦大學訓導長這一被看作國民黨職務的職位。為了黨的事業(yè),他委曲求全。在重慶期間,他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個新聞館,新聞館里可以傳閱革命書刊、收聽延安的廣播,被稱為夏壩的延安。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他參與組建了上海大學教育工作者聯(lián)誼會,并任主席,大力推動“反內戰(zhàn),反壓迫,反饑餓”運動,積極營救被國民黨逮捕的進步作家和進步學生,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在離開黨組織的那段歲月里,陳望道始終以黨的事業(yè)為重,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勝利,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一切,雖表面上不是布爾什維克,但他的信仰、他的思想和行動卻是一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實踐者,被毛澤東主席特批“什么時候想回到黨內,就什么時候回來”

陳望道: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傳播者、堅守者與實踐者

1961年9月,毛澤東接見陳望道

  陳望道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學問、誠于教育,是又紅又專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最早實踐者。陳望道本質上是一個書生,書生報效祖國、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可以有多種舞臺和方式。他說:

  【“我是偶像崇拜者,人類便是我的偶像。”】

  對他而言,語言、教育無疑是他為黨工作、服務人民的最合適、最寬廣、最能發(fā)揮作用的舞臺,他說:

  【“唯教育事業(yè)是萬古長青的。”】

  陳望道被譽為“千秋巨筆,一代宗師”,不僅因為《修辭學發(fā)凡》而成為我國修辭學的奠基者和泰斗,而且在哲學、美學、因明學(邏輯學)、新聞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都頗有學術成就,著有《作文法講義》《美學概論》《因明學》《文法簡論》等學術經(jīng)典,他還是《辭海》的總主編和科普小品、普通話的大力倡導者。難能可貴的是,他不為學術而學術,而是自覺地把學術研究作為黨的事業(yè)來追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來指導教育和學術研究。

  陳望道自20世紀20年代初就開始在復旦大學工作。早在1949年,陳望道即已主持復旦大學的全面工作,直到1952年9月,德高望重的陳望道正式被毛澤東主席任命為復旦大學校長,由此開始了長達25年的復旦大學校長生涯,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牢記黨賦予他的使命,努力把復旦大學辦成人民需要的新中國高等學府;他認為“高等學校的責任,在于培養(yǎng)高級建設人才”,要使學生“從非專家進來,變成專家出去”。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教育目標,他以一個革命者的政治自覺,堅持把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貫穿到辦學的始終。復旦大學在全國最早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而這是陳望道提議的。他在1952年復旦大學秋季開學時的長篇演講中說:

  【“馬克思主義就是一種科學,是一切科學的科學,一切工作的科學,對于一切科學、一切工作都具有指導作用,它能幫助我們高瞻遠矚、勇往直前,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他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認為“領導干部必須注意改進工作方法,而改進工作方法的關鍵就是深入基層去切切實實解決一些問題”。他秉持“教學與科研兩手抓”的理念,認為“一個學校不發(fā)展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就上不去,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是一句空話”。為了響應當時黨中央“知識分子向科技進軍”的號召,他積極鼓勵教師學生組建研究室、科學小組,從1954年開始就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科學討論會,鼓勵百家爭鳴、科學探討。同時,本著把學生“教成猴子,而不是綿羊”的育人理念,于1956年組建了77個學生科學小組,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探求真理。他十分注重學風建設,認為學風問題要思想先行,做到有破有立,既要抓教育,也要立規(guī)矩,同時還要營造好環(huán)境,落到行動實踐上,“有個好的學風,邪氣就不會抬頭了”。他反對照抄照搬,反對學術上的嘩眾取寵。“大躍進”時期,有幾個青年教師一個月折騰出70萬字的科研論文成果,他不以為然,認為那不過是“漿糊糊起來的”,有害無益。他不僅對別人這么要求,更是以身作則,不唯上、不唯書、不迷古、不媚俗、不崇外,樹立了嚴謹治學、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為學標桿。其子陳振新回憶說:望老的治學之嚴謹甚至到了“刻板”的程度,有時為了處理一個辭格、搜索一個例證,可以整夜不睡;為了引用一個材料,不惜把整套叢書買下來。據(jù)說,為了寫作《修辭學發(fā)凡》,引用的書多達250部,參閱的論文170多篇。也正因為如此,《修辭學發(fā)凡》已成為我國修辭學難以超越的經(jīng)典,直到現(xiàn)在,復旦大學仍然每年重印3000冊,成為復旦大學文科生的必學教材。

  陳望道為人低調、對人誠懇、心系群眾。年輕時,他性格剛烈,但是經(jīng)過革命洗禮后變得沉穩(wěn)、內斂、親民,是復旦大學師生心目中和藹可親的望老。其子陳振新告訴我,望老經(jīng)常告誡他“做人要低調”,要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合作共事。至今,復旦大學師生中仍然流傳著關于望老的各種故事:人們經(jīng)??吹酵显谛@里散步,他說:

  【“我是校長,在學校里多走走,可以讓大家認識我,有什么事情就可以及時向我反映,我也可以了解更多的情況。”】

  看到賈植芳教授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困難,考慮到知識分子的面子,他就非常藝術地請賈教授“幫忙花錢”。看到校園環(huán)境綠化不好,他就自己掏錢進行設計搞綠化。學校修校門資金不夠,他自己出了一半(一萬元)錢來修,并說:

  【“一個革命者一旦人格金錢化了,那就墮落到舊路上去了。”】

  他就是這樣,以實際行動踐行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群眾立場,把黨的事業(y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到重病住院的生命最后時刻,抱定“活著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的信念,躺在病榻上還完成了所著《文法簡論》的定稿工作。問他對組織有什么要求時,他心里想著的只有復旦大學的發(fā)展、教職工生活待遇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希望早點把復旦大學納入上海市區(qū),希望改善復旦大學教職工和學生的住宿條件及交通、商業(yè)環(huán)境,希望提高學生的伙食標準……

  陳望道的一生雖歷經(jīng)波折、留下遺憾,但他的初心、他的信仰始終沒變,而且他早就產(chǎn)生了回歸黨組織懷抱的愿望。20世紀50年代,當陳望道表達了重新回到黨內的愿望時,毛澤東主席特批:

  【“陳望道什么時候想回到黨內,就什么時候回來,不必寫自傳,不必討論,可以不公開身份。”】

  1957年6月,陳望道終于回到黨的懷抱。只是,為了黨的工作需要,未公開身份,直到1973年黨的十大才公開身份。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国产精品天天更新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一区 | 性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午夜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