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緬懷:鐵人是這么練成的

壬岷 · 2018-11-16 · 來源:紅墻往事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鐵人”是如何煉成的

  提到“鐵人”王進喜,許多人都會想到他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但少有人去追問這股精氣神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鐵人”王進喜有著自己的體會。

  “鐵人”王進喜在1966年2月16日的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和全國工業交通政治工作會議,做了題為《讀毛主席的書 聽毛主席的話 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斗一輩子》的報告。

  報告中簡明扼要的道出了鐵人是如何煉成的:

  “大慶油田的勝利,是毛主席思想的勝利,是黨的總路線的勝利,是大學解放軍的結果,是全國各兄弟單位支援的結果。我在會戰中為黨做了一點工作,這完全是黨的培養,毛主席的教導,群眾的幫助。要是沒有黨,沒有群眾,我個人算個啥。“

  “我在解放前,連玉門都沒有出去過。解放初期,思想覺悟很低,眼光很淺,井底的蛤蟆只看見碗大的一塊天,只知有碗飯吃,要為黨好好工作。經過黨的培養教育,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在黨和毛主席的教育下,階級覺悟逐漸提高,為黨做了一些工作,黨卻給了很大榮譽。我曾出席過甘肅省勞模會和全國群英會,并到全國各地參觀學習,眼界擴大了,腦袋瓜也開闊了不少,知道了國內外許多大事情。”

  “我深深體會到:我是打井的人,打井沒有壓力,就是豆腐地層也鉆不進去,泥漿泵沒有壓力,地下巖屑就帶不上來,井沒有壓力,就噴不出油來,人要沒有壓力就輕飄飄地過去了,就干不出好工作來。有了壓力,干出來的工作,就是高水平、高標準的,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這壓力,不是那個領導給的壓力,是我們中國工人階級自覺自愿的壓力。一個革命者,要有責任心,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對子孫萬代負責,對全世界勞動人民負責,就應該有壓力。沒有油,國家有壓力,我們要自覺地分擔這個壓力。

  “干革命不僅要與天斗、與地斗、與階級敵人斗,還要與人的錯誤思想斗。一個人想什么,也得有個規格,有些事情是不能想的,有些事情是可以開闊地去想。要想,就要想怎樣拿下大油田,想這么多困難怎么克服,想我們給全國每個人多少石油,想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我深深體會到:毛主席思想是力量的源泉,是一切勝利的根本。毛主席的思想多一分,人的志氣就增加一分,生產就前進一步。只要努力學習毛主席著作,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自己不驕不躁,艱苦奮斗,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一切矛盾都可以解決,工作就可以搞好。”

  在1966年一次會議,王進喜給一同參會的一位青年留言:“講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領不要忘了群眾,講成績不要忘了大多數,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在不要割斷歷史”。

  王進喜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正是來自于一個“革命者”的自我定位,來自于“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對子孫萬代負責,對全世界勞動人民負責”;來自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人翁意識;來自于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實踐論、矛盾論分析、解決問題,并“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為了人民利益,不斷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同樣來自于,他始終記得自己是工人階級的一員,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份子,知道自己力量的源泉在哪里。

  而所有這些都可以歸結為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的確立和毛澤東思想的武裝。

  拋開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去紀念和緬懷,必然要流于形式。

  我們通過“鐵人”王進喜的簡要生平,會有一個更為直觀、豐富和深刻的認識。

  艱苦童年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名“十斤娃”。1929年,玉門遭受百年不遇的災荒,為了活命,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

  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金堂被迫到百里之外的酒泉出勞役。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9歲的王進喜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沒、氣候變化無常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王家有幾畝地被區長以借為名長期霸占,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

  14歲時,為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

  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干著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有一次干活時被砸傷了腿,被廠主趕出大門,傷好后頂了別人的名字才混了個差使。

  王進喜不甘屈辱,奮起反抗工頭的欺壓,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后,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斗爭方法,培養“耐力”。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愛憎分明、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

  當時,玉門油礦的美國技帥壟斷了采油技術,王進喜在礦里干了十幾年沒有上過一次鉆臺,沒有摸過一次石油鉆機的剎把。他作為一個干雜活的窮工人,多少年里連鋪蓋卷也沒混上,蓋的是破羊皮,鋪的是稻草。

  迎來解放

  1949年9月25日,玉門解放。

  1950年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

  從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進喜一直在老君廟鉆探大隊當鉆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種雜活搶著干。他說,黨把我們當主人,主人不能像長工那樣磨磨蹭蹭、被動地干活。

  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王進喜擔任貝烏5隊(1205隊前身)隊長,11月,在玉門油田試驗鉆機“整拖搬家”成功。

  帶領貝烏5隊在石油工業部組織的以“優質快速鉆井”為中心的勞動競賽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口號,于1958年9月,創出了月進尺5009.3米的全國鉆井最高紀錄。

  同年10月,王進喜到新疆克拉瑪依參加石油工業部召開的現場會,獲“鉆井衛星”紅旗,貝烏5隊被命名為“鋼鐵鉆井隊”,王進喜被譽為“鉆井闖將”。

  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并應邀參加國慶十周年大典。10月1日,登上天安門觀禮臺,第一次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他高興地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北京見到毛主席,混身是勁精神抖。滿懷豪情干革命,永生永世不回頭。”

  (9月6日,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巖中發現工業性油流。這是中國石油地質工作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時值國慶10周年,這塊油田因此命名為“大慶”。)

  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北京參加全國工交“群英會”,參加全國“工交群英會”。休會期間,王進喜參觀首都“十大建筑”,路過沙灘時,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背著“煤氣包”,才知道國家缺油,他感到一種莫大的恥辱,這位堅強的西北漢子,蹲在沙灘北大紅樓附近的街頭哭了起來。從此,這個“煤氣包”成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

  (1959年,我國原油產品總銷售量為505萬噸,國內自產僅205萬噸,自給率僅占40.6%。民用油中最多的煤油和柴油庫存量一年比一年下降,原油及其產品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高級航空油全部需要進口,不足地方都是通過香港資本家從西方偷運過來的,風險非常大,經常被滯留。朱德總司令曾深有感慨地對時任石油部副部長的康世恩同志說:“沒有油,坦克、大炮不如打狗棍,打狗棍拿著還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沒油就不動啊!”)

    石油會戰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

  1960年3月15日,王進喜帶領1205隊從玉門出發,赴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3月25日,到達大慶薩爾圖火車站。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鉆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里、這里的鉆井紀錄是多少,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對極端困難和惡劣環境,會戰領導小組作出了學習毛主席《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王進喜組織1205隊職工認真學習“兩論”。通過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當時工人們住在簡易棚戶里,漏風又漏雨。睡覺的時候,就跟睡在野外的草地上一個樣,他們一個挨一個,互相擠著互相取暖。

  一天晚上,薩爾圖的氣溫降到了零下20多度,牛棚里面結滿了冰霜。大伙根本就睡不著,這個時候,王進喜提議說:“咱們來作首詩怎么樣?”這個提議把大伙都給逗樂了,因為他們都知道王進喜什么都行,就是認字不行,更甭提作詩了。

  可王進喜卻說:“你們別笑我,作高水平的詩咱們不行,咱可以作簡單的啊,只要能鼓舞士氣就是好詩。”他說:“你們聽,外面的風聲,呼呼地,像不像風扇?你們再看看外面的雪,像不像炒面?我的詩就有了,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面,山南海北來會戰,要奪一個大油田。干!干!干!

  4月2日,1205隊的鉆機到了,沒有吊車和拖拉機,汽車也不足。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鉆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茫荒原上,成為石油大會戰的第一口井。

  井架立起來后,沒有打井用的水,4月14日,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鉆。薩55井于4月19日勝利完鉆,進尺1200米,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4月29日,在“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成為大會戰樹立的第一個典型,成為大會戰的一面旗幟。也就是在這次大會上,他喊出了對祖國的錚錚誓言“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要拼命大干、苦干,不怕苦,不怕死;二要拼命“轉腦子”,搞科研、搞革新,自主創新)。

  1960年4月29日,1205鉆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于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攪拌不開,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余秋里得知后,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7月1日,在油田萬人大會上,被樹立為“五面紅旗”之一。10月,被任命為鉆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大隊長。

  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連續創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造了6項高紀錄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

  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

  后續工作

  1961年2月,王進喜調任鉆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負責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個鉆井隊。他經常身背干糧袋,騎著摩托車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場,調查研究,檢查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當了大隊長后,他深感沒文化開展工作困難,拜機關干部為師,抓緊一切機會學文化。他說:“我認識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同年秋,在解放村建起大慶第一所小學。

  王進喜學習技術知識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他說:“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他帶領工人們用40年代的老鉆機,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創造了用舊設備打直井的先例。他與工友們發明了鉆機整體搬家、鉆頭改進、快速鉆井等多項技術革新,對改進鉆井工藝技術做出突出貢獻,被油田黨委授予“工人工程師”的稱號。他對待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經常向工人強調:“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

  王進喜等人的經驗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規章制度。如“三老四嚴”(即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和“回訪”制度等,還在全國工業系統推廣。

  1961年春,部分井隊為了追求速度,產生了忽視質量的苗頭,連鐵人帶過的1205隊也打斜了一口井。為了扭轉這種情況,4月19日,油田召開千人大會,對鉆井質量問題提出嚴肅批評,這個日子被人們稱為“難忘的四•一九”。事后,已擔任大隊長的王進喜帶頭背水泥,把超過規定斜度的井填掉了。他說:“我們要讓后人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干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工人和家屬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和家人卻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他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的春節座談會上發出號召:“要鼓起勁來,所以,要學解放軍、學大慶。要學習解放軍、學習石油部大慶油田的經驗,學習城市、鄉村、工廠、學校、機關的好典型。”)

  1964年12月21日,王進喜出席全國三屆一次人代會;12月26日,參加毛主席71歲生日宴會,毛主席稱贊鐵人是“工業帶頭人”。在大會上代表工人做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

  從北京回來后,他依然保持謙虛謹慎的習慣,從來沒忘了自己是工人階級的一份子。他說,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他一邊參加勞動一邊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工人的實際問題,成為大家的知心朋友。

  鐵人王進喜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鐵人家是個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還要上學。為了維持全家生計,王進喜叫老母親管賬,精打細算過日子。會戰工委和各級黨組織都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的情況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長期補助”,但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大隊派人給他家送去豬肉和面粉,他都一律拒收。工人們想把他家鋪炕用的葦草換成席子,他老母親也不讓。

  鐵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上級為照顧他,給他配了一臺威力斯吉普車。王進喜自己很少坐,就用它來給井隊送料、送糧、送菜,拉職工看病,完全成了公用車。可老母親病了,是鐵人的大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去衛生所。與他的愛人同期來油田的家屬多數已轉成正式職工,他的愛人卻一直是家屬,在隊里燒鍋爐、喂豬。他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公仆形象。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中共大慶會戰工委任命為鉆井黨委常委、鉆井指揮部副指揮;7月24日,參加石油部政工會,首次提出“全國每人每年半噸油”的奮斗目標。

  1966年2月16日,王進喜參加全國工交工作會議和工交政工會議。同月,被國務院任命為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4月6日,被石油工業部授予“石油工業部五好標兵”。6月4日至7月25日,出訪阿爾巴尼亞。9月3日,帶領石油工業部報捷團赴京,向黨中央、國務院報捷。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

  1967年1月4日,王進喜在北京向周總理當面匯報大慶油田形勢。1月10日,回到大慶,積極傳達周總理指示精神,呼吁要堅持抓革命、促生產。

  1968年4月27日,王進喜被推選為鉆井革委會副主任。5月31日,被推選為大慶革委會副主任。

  1969年2月,王進喜擔任大慶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4月,參加黨的“九大”,被推選為主席團成員,并被選為中央委員。

  1970年3月18日,王進喜在北京向周總理匯報了大慶情況和油田生產存在的問題,周總理批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4月,到玉門參加全國石油工作會議。4月19日,在解放軍301醫院被確診為胃癌晚間。10月1日,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檢閱。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7歲。11月18日上午,大慶油田舉行隆重追悼大會。11月18日下午,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向王進喜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結語

  “鐵人”王進喜是石油戰線千千萬萬先進工人的一員,是新中國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他和他的戰友們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一代工人。

  他們的政治覺悟、思想境界、大公無私的品德、吃苦耐勞的精神都是所有工人階級隊伍中最優秀的。在那艱苦的歲月中,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自強不息、胸懷大局、勇于奉獻、頑強拼搏、不斷創造,為我國完整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勞動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搞社會主義離不開這樣的工人階級隊伍。

  沒有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的確立,沒有毛澤東思想的武裝,學習“鐵人”精神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到底誰“封建”?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最新在线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亚洲综合成人AV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