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周恩來與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國防尖端科技

收藏(0 評論() 字體: / /

timg (1).jpg

  發展國防尖端科技,是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周恩來等非常重視國防尖端技術的研究。1955年以后,毛澤東多次對原子彈等尖端技術的研制表示關切。

  1959年,周恩來指出:“尖端和國防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作戰用在戰爭上,不作戰就可用在和平建設上。尖端的國防,即原子、電子、導彈、航空要更快地搞起來,從而建立起現代化的國防工業和現代化的國防力量。”

  1962年 6月 5日,周恩來在國防工業系統干部會議上指出:“科學研究、尖端技術,要循序而進……要有步驟和秩序。”

  1962年底,以周恩來為首的、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中央專門委員會成立,負責領導我國國防尖端技術試驗。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在領導和組織我國國防科技現代化的進程中,周恩來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并注重從中國國情出發來規劃和指導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

  從 1962年到 1974年,周恩來先后主持相關會議 40多次,對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的發展作了全面指導。此外,他還為禁止核武器、維護世界和平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這一時期,雖然國內局勢復雜動蕩,但在周恩來的領導和支持下,我國國防科技的進展大大加快,為實現我國國防科技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保衛我國國防戰略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為“兩彈”結合和氫彈試驗付出艱辛努力

  我國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的研制,有其歷史背景和現實因素。二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美蘇兩極格局逐步形成,美蘇之間進行軍備競賽,核武器數量不斷增加,全球不安定、不和平的因素逐漸增多。

  為了保衛國防安全,消除核武器的威脅,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以非凡的氣魄和遠見卓識,作出了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洲際導彈的重大決策。

  周恩來對原子能利用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他指出:“當今,科學技術新發展中的最高峰是原子能的利用。原子能給人類提供了無比強大的新的動力泉源,給科學的各個部門開辟了革新的遠大前途。”

  而原子能在國防尖端科技方面最突出和重要的利用方式就是原子彈、氫彈的研制。

  原子彈的研制工作經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初步探索,在1962年11月17日由周恩來任主任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簡稱中央專委會)正式成立后,逐步走上正軌。

  1962年11月29日,周恩來在主持中央專委會第二次會議時,明確提出國防尖端科技要“先抓原子彈”。

  在他的主持和領導下,各工業部門、科學研究單位密切配合,集中可能的人力、物力,刻苦鉆研,使原子彈的研制工作取得快速進展。

  1962年12月,周恩來在中央專委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了“實事求是,循序而進,堅持不懈,戒驕戒躁”的16字方針。

  1963年3月,他又提出了“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學計劃性、高度的組織紀律性”的要求。

  這三條“高度”的要求,成為中國尖端科技研究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長期指導方針。

  1963年12月5日,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接近尾聲時,周恩來主持召開了中央專委會第四次會議,討論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工作安排。

  在周恩來出色的組織指揮和中央專委會盡心竭力的工作下,全國各行各業大力協作,為研制生產核材料、制造儀器設備和進行科技攻關解決了近千項難題。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周恩來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國原子彈和導彈的“兩彈”結合以及氫彈試驗研制工作又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1965年,我國研制成功了中程地地導彈,可用于運載核武器的發射及核爆炸試驗,自行設計的中近程火箭也順利地通過了實際考驗,與原子彈一起,構成了有實戰效能的戰略武器。

  1965年初到1966年上半年,核彈頭與導彈的連接技術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后,中共中央隨即決定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

  1966年5月初,周恩來多次向核試驗指揮前線詢問飛機掛彈、氣象條件等問題,以確保試驗的正常進行。9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核試驗。

  試驗成功后,周恩來稱贊這一成績是“領導、專家、群眾的三結合,教育、研究和生產三結合,群策群力,大力協同的結果”。

  對于“兩彈”結合科研工作,周恩來不僅從戰略和全局的角度進行統籌,而且還極為謹慎細心地指導試驗的具體工作。

  比如,1966年10月8日,周恩來聽取張震寰關于“兩彈”結合飛行試驗的匯報時,對于試驗時間、方式、注意事項作了詳細而充分的說明:“‘冷’試驗彈要嚴格檢查,‘熱’試驗彈更要嚴格檢查……核彈頭要進行撞擊試驗,要保證在各種異常情況下不發生核爆炸”。他還說:“要武裝保衛,排除紅衛兵的干擾,保證試驗安全進行。”在多方協同下,13日、16日兩發“冷”試驗彈發射成功。

  20日,周恩來在中央專委會上聽取張震寰關于“兩彈”結合試驗的匯報后,要求有關人員再次對試驗的準備工作和安全問題進行全面檢查。

  周恩來勉勵大家用“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克服困難,努力工作,保證試驗成功。為了慎重起見,周恩來委托聶榮臻赴發射現場主持試驗工作。

  1966年10月27日,中國首次“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從此中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核武器。

  毛澤東在 1958年6月指出:“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原子彈爆炸成功后,科學技術人員激發出向研制氫彈奮斗的極大熱情。

  1965年2月初,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力爭于1968年進行氫彈裝置的爆炸試驗。

  氫彈在理論和制造技術上比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更難。周恩來對研制工作非常重視,自始至終傾注了大量心血。

  1967年5月9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檢查氫彈空爆試驗的準備工作和安全問題并作了具體部署。6月 12日,周恩來同李富春、葉劍英、聶榮臻等聽取羅舜初匯報氫彈試驗的全部準備工作。他提醒說:“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次試驗又有新的特點,應認真嚴肅地對待,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 ”

  在氫彈研制過程中,周恩來提出“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工作方針,要求既要“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又要“絕對保證安全”。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從核裂變到熱核聚變,中國僅用了32個月。這是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干部、工人、戰士排除干擾,克服困難,堅持國防建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中國氫彈試驗的成功,進一步打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壟斷地位,沉重地打擊了它們的核訛詐政策,“是中國核武器發展的又一個飛躍,為戰略導彈熱核彈頭的研制和裝備部隊奠定了基礎”。

  中國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后,在世界各國引起巨大震動,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紛紛來電來信表示祝賀,為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強歡欣鼓舞。

  《人民日報》鄭重向世界宣布:“中國進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試驗,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消滅核武器。”

  周恩來在會見亞非記協書記處會議各國代表時指出,中國進行核試驗是為了最終消滅核武器。中國核試驗成功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打破了美蘇核壟斷。

  1968年以后,周恩來繼續為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投入巨大精力,為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為世界和平事業付出巨大心血。在他的關心、指導下,我國的國防尖端科技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二、支持核潛艇建設與電子通訊技術發展

  除了原子彈、氫彈這樣的戰略武器,原子能在潛艇技術方面的應用也是國防尖端科技中的重要內容。

  1966年,在討論整個國防工業“以兩年時間完成任務”的同時,周恩來批準了以各種戰術導彈、核潛艇、人造衛星為主要項目的“1966、1967兩年規劃”。中央決定自己動手,自力更生研制核潛艇動力堆。

  研制核潛艇的前期工作在 1958年已經開始,中央決定由羅舜初、劉杰、張連奎、王諍組成四人小組,組織領導研制工作,由二機部承擔核動力堆的研制工作。

  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制工作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進行的,因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相當嚴重。這期間,由于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核工業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使核工業在動亂中仍能繼續有所發展”。

  為了解決設備的供應問題,1970年7月15日、16日,周恩來連續主持會議,聽取核潛艇核動力陸上模式堆運行試驗準備工作情況匯報,著重審查模式堆啟動運行安全問題。

  周恩來將此次試驗作為建設核電站的基礎和開發、利用核動力的起點,他指示說,要本著“充分準備,一絲不茍,萬無一失,一次成功”的態度,對試驗中每個環節都認真檢查。

  會后,周恩來又兩次電話指示:“不要急,要仔細做工作,加強現場檢查。越是試驗階段,越要全力以赴,一絲不茍,才能符合要求。”在各單位科技工作者和其他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試驗獲得成功。

  1971年6月25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在聽取中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將進行第一次啟動的全艇聯合試驗的匯報時說:“核潛艇我們第一次搞,試驗工作要穩當一些,一步一步把工作做好,多花一些時間充分試驗。要通過試驗取得各種科學數據和資料,積累經驗”,“海上試驗可分為碼頭、水面、淺水和深水航行四個階段進行”,“試驗時間要充分一些,不要急,急了漏洞很多。試驗本身就是摸索,要摸清楚。要把工作做細,取得全部必需的數據,積累經驗”。

  1971年9月,此艘核潛艇下水。1974年建軍節當天,經過四個階段試驗的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中央軍委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核潛艇的下水,為保衛我國海疆安全、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與原子能相同,電子通訊技術作為國防尖端科技的重要門類,也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1956年時,周恩來就曾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關于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的講話中,把“電子學和其他科學的進步而產生的電子自動控制機器”和原子能的利用一起作為國防尖端科技的最前沿內容,并明確指出,“只有掌握了最先進的科學,我們才能有鞏固的國防”。

  1968年3月9日,周恩來閱聶榮臻3月4日《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工業問題》的信函后表示,國務院業務小組要好好討論一次。

  9月 14日凌晨,周恩來在同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委有關負責人談話時,就改變軍用無線電技術落后狀況指出:“我們的無線電技術太落后了”,“光仿制不行,還要創造”。

  同月,他又就軍隊無線電通信裝備指示:“要加緊實現野戰通信裝備輕型化、小型化。”

  1968年底到1969年初的不到兩個月之內,周恩來兩次在相關會議上談到無線電落后的問題,他指出:“無線電是最大的短線……半導體日本戰后十年就搞起來了,我們氫彈都能搞出來,半導體搞不出來,我不相信”;“四機部也好,郵電部也好,在通訊上都是落后的。有線、無線都落后了。最重要的是改變落后現象”。

  為了貫徹周恩來指示,四機部先后組織有關廠、所進行技術攻關,到1972年底,研制出比原電子管體積小,耗電少,重量少了一半的全半導體化的戰術電臺。

  與電子技術緊密相關的一項國防尖端科技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對這項尖端科技持續關注。

  1956年在他領導下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及附件出臺,“計算技術的建立”被列為其中一項。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在國防科技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逐步成為國防尖端科技的關鍵領域。

  1972年8月6日,周恩來聽取國防科委和“風暴一號”試驗火箭參試單位負責人匯報試驗準備情況,在談到尖端工業和基礎工業關系時指出,“計算機是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美國和日本就是在爭計算機”,我們要在設計理論、靈活運用、準確性和可靠性上追趕發達國家,因為計算機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技術水平的”。

  事實證明,周恩來對計算機技術發展前景和重要地位的判斷是正確的,也是富有戰略眼光的。周恩來對計算機技術及其在國防尖端科技領域應用的重視,為我國國防技術后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殫精竭慮

  人造地球衛星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標志之一。1958年 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兩次提到衛星問題。他說:“蘇聯第三顆衛星上天,這是好事”,“我們也要搞一點衛星”。

  1965年8月,中央專委會原則批準了中國科學院《關于發展中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確定了我國人造衛星發展的方針步驟是“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從這時開始,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研制階段。1967年12月,國防科委正式命名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為“東方紅一號”。

  周恩來為“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任務確定到研制的全過程傾注了巨大心血,他多次聽取衛星、火箭工作的進展和問題匯報。

  當時,林彪、江青一伙打著批判“唯生產力論”的幌子,大肆造謠生事,給衛星研制工作帶來嚴重干擾。周恩來為保證相關研制工作的正常進行,花費大量心力消除“文化大革命”對科研工作帶來的沖擊和干擾,對受到沖擊和影響的干部、專家與科技人員盡最大可能去保護。

  在政策上,他為了保護科研事業不受影響,先后實施了調整單位組成、軍事管制、開列受保護人員名單、勸導紅衛兵與運動群眾等措施。他的保護和支持,對克服貶低科技人員的極左錯誤,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起了重要作用。

  1969年1月29日和2月7日,周恩來兩次召集郵電部、鐵道部、中央氣象局的軍代表、領導干部和群眾代表開會,聽取有關通訊、氣象工作的匯報。

  在談到氣象問題時,他說:“應該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氣象火箭也要搞。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打破敵人的封鎖。一是要自力更生搞基本建設,要趕快改變落后面貌,搞氣象衛星和氣象火箭;二是要采取各種辦法收聽國外的廣播。”

  1970年4月2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聽取“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準備工作的匯報。他鼓勵大家說:“如果這次成功了,還要繼續前進,不要驕傲自滿。這次試驗也可能搞不成,這不要緊,失敗是成功之母。”

  4月14日晚,周恩來主持中央專委會會議,并和李先念、余秋里等一起聽取從發射場回京的錢學森、李福澤等關于衛星、火箭在發射場測試情況的匯報。

  4月16日深夜,周恩來打電話給國防科委,批準“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征一號”火箭進入發射工作位置,要

  大家認真工作,謙虛謹慎,搞好協作。

  20日,周恩來通過國防科委副主任羅舜初發出指示,第一顆衛星的發射要做到“安全可靠,萬無一失,準確入軌,及時預報”。

  在衛星準備發射期間,他還要求參加此項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地、仔細地、一絲不茍、一個螺絲釘都不放過地”進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在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全都得到解決后,周恩來將衛星發射準備工作情況報告毛澤東。

  24日下午,經毛澤東批準發射后,技術人員按照周恩來“關鍵是工作要準確,不要慌張,要沉著,要謹慎”的指示,嚴肅認真地投入到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準備工作中。

  24日晚9點48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9點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收到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新華社發布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的新聞之后,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引起強烈反響。各國高度評價這次成就,指出這是中國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宇宙開發并在科學技術上前進的新高度和里程碑。許多友好國家、地區的領導人、團體和有關人士,向我國發來了賀電和賀信,祝賀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

  1971年3月2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聽取關于發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實踐一號”準備情況匯報,并觀看了衛星模型實體,指出應總結經驗,精益求精。次日,報經毛澤東批準發射該衛星,取得成功。

  1973年8月14日、15日主持召開中央專委會會議,研究“長空一號”衛星發射問題。1975年11月26日,中國又成功地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2月2日,衛星正常運行六天后,成功按預定計劃將衛星收回地面。這是中國科技人員首次掌握衛星回收技術。

  在周恩來的關心和支持下,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為起點,在廣大干部、科研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之下,1970年到 1975年年底,我國成功發射了五顆衛星。周恩來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作出了艱辛努力和巨大貢獻。

  

四、小結

  1964年12月,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奮斗目標。

  1971年8月31日,他又在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提綱時,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和今后任務”中,寫了“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的現代化”的目標。

  周恩來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的思想與實踐與其對國防現代化的戰略思考緊密相關。在參與領導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他立足全局,通盤規劃,科學地、適時地對國家的整個建設計劃進行調節,積極推進國防尖端科技的研發和應用,對保證我國“四化”建設的協調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防科技水平和國際地位,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不穩定的國內局面成為限制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在艱難的處境下,周恩來以超人的勇氣、堅定的意志、卓越的智慧為我國尖端科技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前沿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指導具體實踐中,他不僅善于從整體和戰略上進行規劃和指導,而且對具體的項目內容也謹慎細心,同時還注重國防和民用的結合,努力使尖端科技為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發揮作用。

  在領導我國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的過程中,他提出的自力更生、協同攻關、確保質量和安全等工作要求和方法,以及貫穿始終的全局眼光、系統原則和民生情懷,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

  作者:申登科,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

  文章來源:《黨的文獻》2018年第2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小石頭
双特百亿专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最新日韩中文有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播放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日本摸下面高潮视频 | 在线永久免费AV网站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