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今日八寶山,送別陳映真

柴鳴 宋陽標 尚愷 · 2016-12-01 · 來源:紅色中囯微信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紅色中國專稿:今日八寶山,送別陳映真

  今天上午10點,陳映真先生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陳映真了,甚至有不少人根本就沒聽到過這個名字。

  在官方的介紹中,他是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創盟主席,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是一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臺灣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學家,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杰出領袖和理論家”(國臺辦)。

  在學術界的定位里,他是臺灣鄉土文學的代表人物,是臺灣嚴肅文學的重要旗手,也有人稱其為“臺灣的魯迅”。

  在臺灣當局的政治檔案中,他是終身背負“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的文學政治犯。

  在臺獨陣營的矛頭所指下,他是“死不悔改的統一派”。

  在大陸左翼知識分子中間,他是一位批判資本主義,宣揚社會主義,并從29歲開始走向左翼實踐之路、始終以關懷底層工農命運為己任的理想主義者。

  1937年10月6日,陳映真出生于臺北縣鶯歌鎮中港。他原名陳永善,“陳映真”其實是他早逝的孿生哥哥的名字,被他后來當作自己的筆名用了一生。

  1949至1950年間,陳映真在“快升(小學)六年級的那一年”,偶然從父親留下的舊書中,得到了一本魯迅的《吶喊》。從此,“魯迅給了我一個祖國”,“魯迅給我的影響是命運性的”。

  他回憶說:這本破舊的小說集,終于成了我最親切、最深刻的教師。我于是才知道中國的貧窮,的愚昧,的落后,而這中國就是我的;我于是也知道:應該全心地去愛這樣的中國——苦難的母親,而當每一個中國的兒女都能起而為中國的自由和新生獻上自己,中國就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1957年,陳映真從成功高中畢業后考取淡江文理學院(即今淡江大學)外文系。1958年,他在臺北市牯嶺街舊書攤上尋找中國三十年代文學作品之余,極其偶然地接觸了三十年代的社會科學書籍,《大眾哲學》、《政治經濟學教程》、《聯共黨史》、《馬列選集》(莫斯科外語出版社,第一卷)、《中國的紅星》(即《西行漫記》日文本),抗戰期間出版的毛澤東論文小冊子(如《論持久戰》、《論人民民主專政》)乃至六十年代初發表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日譯本)等等,完全改變了他對于人、對于生活、對于歷史的視野。1959年,還是大學學生的陳映真便以第一篇小說《面攤》出道文壇。此后,相繼發表《我的弟弟康雄》等代表作。從他早期作品中分明可以感覺到,他直接的模仿對象,就是魯迅。

  大學畢業后,陳映真于1963年秋進入強恕中學教英文,認識了年長六歲的李作成,經由李的介紹認識了陳述孔等“半地下的”臺大知識精英圈。也就是那一年,“中蘇共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理論論爭,而中共竟把這理論斗爭訴諸于大陸全民:將針鋒相對、往返中共中央和蘇共中央的、嚴肅而絕不易讀的論文,一日數次透過電臺廣播。而在臺灣的我,則必一日數次躲在悶熱的被窩里偷偷地、仔細地收聽這些把中蘇共理論龜裂公諸于世的、于我為驚天動地的論爭。”(陳映真自述)

  據陳映真回憶:

  1964年夏,陳映真結識日本實習外交官淺井基文,從淺井基文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毛澤東選集》(日文版),并開始“狂熱地閱讀”。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陳映真的作品由小資的絕望、荒無的基調開始轉向追求解放。

  陳映真與志同道合者密集地共讀左翼書籍和思想交流,最后導致了1968年7月的“民主臺灣聯盟”案。在這個當年驚動海內外的、臺灣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白色恐怖案里,臺灣當局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逮捕包括陳映真、李作成、吳耀忠、丘延亮、陳述禮等“民主臺灣聯盟”成員共36人,民盟成員各被判十年刑期不等,陳映真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并移送綠島。陳映真被捕時亦為《文季季刊》的編輯委員,季刊相關文人黃春明、尉天聰也遭到牽連,因而這次事件又被稱為“文季事件”。

  在臺灣監獄里,陳映真曾遇到一名同監房的獄友,來自福建沿海漁村,出海遇到了臺風,漁船吹到島邊,被拘捕。這名獄友讓陳映真坐牢后頭一回開懷大笑,因和監獄看守起了沖突,便發牢騷:國民黨的干部作風真壞!陳映真跟這位獄友學會了一首大陸的歌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監獄生活沒有磨滅陳映真的理想,反而因為與上個世紀50年代被捕的臺灣政*治*犯同監,結識了那些為了理想而舍生忘死的人,“讓我知道曾經有一代人抱著高潔的靈魂,為了理想志業而家破人亡的故事”。陳映真“對自己走過的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

  1975年7月,陳映真因蔣介石去世的特赦而提前三年出獄。

  他出獄后雖生活困頓仍不改其志。他入獄前深愛的女友裴深言幫助他進入溫莎藥廠工作,使他得以繼續秉持理念寫作。他的作品此時轉趨現實主義,1978年3月,他同時發表了《賀大哥》與“華盛頓大樓”之一《夜行貨車》等對資本主義充滿批判的作品,震動臺灣文藝界與出版界。并且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發表《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土文學的盲點》等文反擊余光中等人的攻擊;陳映真曾在后來《關于“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中透露:余光中當時將陳映真文章中引述的馬克思之處一一標出,加上批注,寄給了當時“國防部”總作戰部主任王升將軍,告密陳映真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這在當時戒嚴的臺灣島上是“必死之罪”,但陳映真僥幸躲過了這場災禍。

  1979年鄉土文學運動方殷時再度被捕,但36小時后奇跡般獲釋。1980年代陳映真繼續參與《文季》、《夏潮論壇》等雜志的編務,并且在“中國結”與“臺灣結”論戰中再度與本土派交鋒。1985年11月,陳映真抵押了房子創辦《人間》雜志。這本以關懷被遺忘的弱勢者為主題的雜志,創刊號的封面故事便是“在內湖垃圾山上討生活的人們”。鏡頭下那些底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社會邊緣人的辛酸故事,震撼和影響了臺灣整個世代。盡管僅僅存活4年、發行47期就因不堪虧損停刊,但它“在臺灣雜志史的地位宛如圣典”。此后,他成立“人間出版社”并擔任出版發行人,繼續實踐自己認定的理念。

  1988年,李登輝上臺之后臺灣政局發生巨大變化。海外“臺獨”組織紛紛回臺,“統獨之爭”已呈風詭云譎之態,陳映真成立“中國統一聯盟”并擔任首屆主席。由此走到反對“臺獨”的第一線,被臺獨陣營作為“死不悔改的統一派”批判至今。也因此使他在臺灣的處境愈發微妙。以陳映真的文學成就,1997年后曾有兩次呼聲甚高的臺灣“國家文藝獎”推薦。但都因他的政治意識而遭評審委員反對。

  1997年7月,陳映真受邀參加香港回歸大典。

  1999年10月,他受邀去北京參加建國五十年大典;12月,受邀參加澳門回歸大典。

  2003年,陳映真以《忠孝公園》獲得馬來西亞第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邀請陳映真做長期講座教授,遂攜妻遠走北京,從此再沒有回到臺灣。

  

  

 

  2006年到京之初,陳映真曾參與一些公開活動,走訪過河南紅旗渠等地,也與北京部分左翼知識分子有過接觸。但不久就因中風第一次入住朝陽醫院,后病情雖有改善卻一直久居病榻。2009年9月,全國臺聯和中國作協曾聯合主辦“陳映真先生創作50年學術研討會”,就是由他的夫人陳麗娜代表他出席。陳映真在1977年與陳麗娜結婚,在京病居10年,一直由她悉心照料。而在陳映真1968年入獄前就深愛著他,曾經探監7年,并在陳映真出獄后仍愿意為他付出很多的裴深言女士,卻最終未能與陳映真走到一起。裴深言至今仍牽掛遠在北京的陳映真與陳麗娜夫婦二人,說到這些年辛勞陪護陳映真的陳麗娜時,她感嘆:“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男人。”

  2016年11月22日,陳映真在北京朝陽醫院病逝。享年79歲。

  

  

  陳映真曾自言,自己是在1968年,在臺灣懷著文革的激動被捕,接受拷訊、走進了黑牢。但屬于他私人生活歷程中的文革,并沒有宣布結束。

  1996年,他在《我在臺灣所體驗的文革》中曾經留下這樣一段文字:

  文革結束之后不久,大陸主流的文革論是對文革的全面否定。然而,文革結束后二十年的今日,據說在海外年輕一代大陸留學生中正在發展新的文革研究,對“全盤否定”的主流論說,提出深刻的質疑。如果歷史把文革的實體之研究交給文革結束前幾年才出生的一代,那么,即使不曾直接經歷過文革的臺灣的年輕一代,大可不必因沒有直接、間接的文革體驗而謙讓研究和建構文革論的大義名份吧。

  文革是一段復雜的、萬端的歷史。三十年后的今天,要否定文革,勢必和搞全盤肯定文革一樣,不能不失于輕薄。例如在“開放改革”中沒有得到好處的廣大的人們,今日重讀毛澤東在文革期間主張階級和階級斗爭的持續性存在;反對官僚主義和封建主義;黨里面存在著“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舊社會的文化、思想、習慣正在復活……這些言論,仍然會激起很深的共鳴。

  

  ……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民族、階級和人民的真實的自由與解放運動,被全面謔畫化,受盡誹謗和嘲笑。而作為這民族解放運動史中重要環節的、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更難于不受盡謗瀆和嘲謔了。

  

  ……

  今天,我們民族積累的運動,看來在海峽兩岸正積累著不少復雜而嚴重的問題。官僚主義;官商資產階級的興起;直接生產者的政治和社會權力遭到侵奪;外來資本和勢力的邏輯左右著我們發展的形式與目標;腐朽的思想、文化、習慣和行為,深刻侵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這樣的歷史時代,對文革進行科學的再思,對祖國兩岸,應該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吧。

  

  陳映真先生去世后,多家左翼媒體發文悼念。今日上午亦有多個在京民間左翼團體的代表自發前往八寶山,最后送別這位生在臺灣,終老大陸的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死了,

  理想主義不死!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笑鵠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到底誰“封建”?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首页AV免费观看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