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感于錢學森的“四要九不”原則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幟,他不僅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國防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更以淡泊名利的率真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人格。錢老做人有一個“四要九不”原則,即:做人要老實,做事要嚴謹,要有毅力,凡事要公正客觀。不出國,不參加應景活動,不擔任任何榮譽職務,不為別人寫序,不參加任何成果鑒定會,退出一線工作后不去外地出差,不題詞,不搬家,不要別人吹捧。這“四要九不”原則,折射出錢老的品格和境界。在他心中,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
舉措為天下蒼生謂之事業,欲求為個人得失叫做名利。自古以來,名利就是人們經常面對的一個普遍問題。對待名利,有人超然物外,淡然處之;有人卻追名逐利,最終為名所累、利所絆。當然,從一定意義上說,包括名利在內的正確追求,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強大驅動力,它也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前進。人活著,當然要努力奮斗往前走。但是,對于應該有著更高人生追求的共產黨人來說,則應像錢學森那樣,重事業,淡名利。
放眼望去,凡是在事業上有所追求的人,往往在名利上心淡如水,他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方面,革命前輩早就作過響亮的回答。孫毅將軍在長征途中,因工作需要先后由師參謀長降任團參謀長、兵團參謀??梢哉f,長征走了一路,職務也降了一路,但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1952年評級時,他在自我鑒定中寫道:“年過半百,感青春不再,欲速進而不能,僅有從苦之勞,乏建樹之功。”1955年授銜時,又向組織提出:“授我少將足矣,授我中將則心不安。”當時,一些早年比他職務低的同志授了上將,有些同志為他鳴不平,他卻說:“這些同志資歷深,貢獻大,有赫赫戰功,我毫無怨言。”
無論是錢老的做人“四要九不”原則,還是孫毅將軍讓銜的那段佳話,都彰顯出共產黨員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在今天看來,仍然值得我們倍加珍視、發揚和學習。只有正確處理好名利與事業人生的關系,才能少一份高枕無憂、貪圖安逸的渙散,多一份安不忘危、忠誠履職的責任;少一份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的沉迷,多一份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的堅定;少一份皆為名來、均為利往的自私,多一份責無旁貸、心無旁騖的堅守。真正把心思用在學習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智慧用在發展上,以淡泊的情懷書寫出多彩的人生?!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