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成果浩若煙海,但對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及實踐的研究卻鳳毛麟角。李久林教授經多年研究,推出力作《毛澤東在建國后的國際戰略思想及其實踐效應》。該書的一些探討,試圖糾正學界一些人對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不懷好意的歪曲攻擊,對正確理解和學習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具有重要價值。
國際戰略是一個國家實現對外總體目標的全局性謀劃,是把握國際形勢變化、駕馭國際格局走向有利于本國方向發展變化的一門藝術。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國際戰略理論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中國外交戰略的理論基礎。該書從新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自身國情、毛澤東制定國際戰略的基本思路、要實現的戰略目標和實踐效應等視角,展示了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的完整體系。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主要表現在:對蘇戰略從“一邊倒”到反對蘇聯霸權主義;對美戰略從反對美帝到在反對“兩霸”中爭取美國;而對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則始終表示同情與支持,并確定把交朋友的重點放在亞非拉。在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外交打開了嶄新局面:與亞非拉國家空前友好與團結;中美關系、中國與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得到改善;聯合國恢復新中國的合法席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均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這也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學術著作價值理念的傳達、話語體系的構建,不僅體現在研究的框架與內容上,更重要的還在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效應上。該書的最大價值是總結了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的實踐效應。
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對當今中國解決一些國際問題有以下啟示:制定國際戰略,要把握世界主要矛盾,分清敵友,使國際形勢向有利于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進步事業發展;要明確國際戰略目標,明確一個國家,特別是一個大國的戰略目標,要讓世界清楚地知道你支持什么,反對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這不僅有利于國內人民的奮斗,而且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支持與同情;原則問題不能動搖,對于事關中國領土主權、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問題,一定要堅持原則不動搖,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沒有什么比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更為重要;找準戰略依靠力量,國際戰略不僅要緊緊依靠本國人民,而且要依靠世界人民,只有依靠本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目標才可能實現;對帝國主義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能把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帝國主義身上,必須大力發展自己,這樣才可能震懾住霸權主義的干涉;堅持把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中國首先要發揚愛國主義,把本國的事情做好,與此同時,也要實行國際主義,一方面接受國際援助,另一方面實施國際援助。這些結論對于解決中國今天面臨的一些棘手的國際問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