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毛澤東大傳》(第七卷 九天攬月)第252章

東方直心 · 2014-01-15 · 來源:烏有之鄉
《毛澤東大傳》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第252章

  “關于四中全會開會的方針,除文件表示者外,對任何同志的自我

  批評均表歡迎,但應盡可能避免對任何同志展開批評,以便等候犯

  錯誤同志的覺悟。這后一點,我在1月7日致你和書記處各同志的

  信中已說到了。你們同意這個方針,就請你們據此和到會的同志事

  先商談,并和高崗同志商談他所要商談的問題。”

  話說毛澤東帶著一個由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人組成的憲法起草小組來到杭州。自此,毛澤東兩個多月沒有露面,官方稱他去休假了。

  關于毛澤東在杭州期間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汪東興在回憶中是這樣說的:“1953年底,毛主席到杭州去搞憲法。他住在劉莊,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也住在劉莊,他們到北山辦公。毛主席喜歡爬山,每天12點左右起床,吃點東西就去爬山。他宣布一條,共產黨員上山坐滑竿,開除黨籍。有一次我們爬上玉皇頂,用了兩個多鐘頭。以后又上了南高峰、北高峰、六和塔,還上了鳳凰山。田家英說,他們就靠主席爬山的時候改憲法稿子。毛主席有一次問我們,在杭州看風景哪里最好?我們各人有各人的說法。主席說:在山頂看,風景最好,杭州全景盡收眼底。西湖是一個鍋,杭州市區是鍋邊。毛主席還考我們:哪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雷鋒塔為什么建在這里?美國的首都為什么在華盛頓,不搬到紐約?等等。和毛主席在一起,我們增加很多知識。毛主席爬山,有毅力,風雨無阻,堅持鍛煉,說得到就做得到,要改變他的注意很難。說今天下雨,不上山了。他說,去,帶上雨傘。說路滑,他說拄上竹棍。毛主席喜歡杭州,主要是氣候好,空氣新鮮,靠水邊。毛主席喜歡水。他為什么喜歡中南海?因為有水。”

  毛澤東的保健醫生徐濤是這樣回憶的:“有這么一天,主席比較早就醒了。他對我說:‘我現在想爬山。’我建議他去爬丁家山。這是劉莊旁邊的一座小山。主席說“‘我不爬小山,要爬大山。’我去找葉子龍、汪東興、羅瑞卿、王芳商量,大家覺得還是爬丁家山。主席一聽,這么多人都不同意他爬大山,只好聽從。丁家山不高,大概有一二百級臺階。主席爬的時候,跟走平路似的,一會兒就爬完了,沒有盡興。第二天,主席睡醒以后還要爬山。我們商量后,建議他爬桃花嶺。以后,又爬了寶石山、梯云嶺、葛嶺、棲霞嶺等。這些山比丁家山高一些,大約是海拔200米左右。再以后,還爬了炮臺山、鳳凰山、獅峰、天竺山等。在制定憲法的繁重工作中,主席抽時間堅持爬山,充分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毅力和胸懷。這是主席在建國以后規模最大、時間最集中,也是最有特殊風格的一次爬山活動。”

  毛澤東的隨行攝影記者侯波在回憶中也說:“跟隨毛澤東爬山,是我和他在一塊時最愉快的時刻。他不喜歡人攙扶,拿著一根竹竿當手杖,說這是他的‘第三條腿’。他邊走邊和我們聊天,了解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提出很多問題讓大家回答,給大家講一些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古今中外,天南海北都有,引發大家讀書學習的興趣。他談笑風生,大家也無拘無束。這種時候,他是我們慈愛的長輩,是我們敬重的老師。”

  閑話打住,且說毛澤東第一次去爬山,陪同他的是省公安廳廳長王芳,還有一個剛到警衛處沒幾天的干部,此人叫伍一。毛澤東不認識伍一,就打量著他,微笑著問王芳:

  “這是誰呀?沒見過嘛!”

  王芳回答說:

  “主席,這位是剛調來的警衛處處長。”

  伍一誠惶誠恐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你叫什么名字?”

  毛澤東問伍一,并伸出他那寬大的右手。

  “報告主席,我叫伍一。”

  伍一恭恭敬敬地向毛澤東行了一個軍禮,連忙伸出雙手握著毛澤東的手。毛澤東幽默地說道:

  “噢!你這名字好哇,又好記又偉大,全世界人民每年都要為你開慶祝大會。很好,以后我就叫你‘勞動節’嘍!”

  伍一怕毛澤東把他的名字理解錯了,就趕緊解釋說:

  “主席,我這‘伍’是‘五’字前加個單‘人’旁。”

  毛澤東聽罷哈哈大笑,他說:

  “對呀,你和伍修權是本家,你是革命隊伍里的一員嘛。”

  毛澤東的幽默和隨和頓時驅散了伍一的緊張情緒。此后,伍一就經常陪著毛澤東去爬山、散步、游泳。

  1954年1月1日,黎錦熙寫信給毛澤東,提出推廣注音字母的意見。后來毛澤東在回信中寫道:

  “我同意您的推廣注音字母的意見,具體解決,請向文字研究會商洽。”

  1月7日,毛澤東在杭州收到了由楊尚昆送來的《關于加強黨的團結的決議(草案)》及劉少奇的一封信。他在給劉少奇和書記處成員的信中寫道:

  “信及決議草案收到。”“決議草案已做了修改,使之有根據些和更明確些。”“此決議似宜召開一次中央全會通過,以示慎重。”“議程可有3個:1、批準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2、決定于本年內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討論第1個五年計劃綱要。3、通過關于加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報告請劉少奇同志做。”“關于第3個議程,應盡可能做到只做正面說明,不對任何同志展開批評。”

  毛澤東同時還給劉少奇個人寫了一信,他寫道:

  “如各同志同意開全會,于你的報告稿宣讀完畢后,似宜接著宣讀你已有準備的自我批評稿,兩稿各有1小時左右即夠。自我批評稿宜扼要,有三四千字即可,內容宜適當,不可承認并非錯誤者為錯誤。如可能,請一并電告我一閱。”

  1月9日,毛澤東在杭州領導憲法小組正式開始憲法的起草工作,他首先帶領小組成員廣泛地閱讀和研究了中國和世界各國各類憲法,既有社會主義國家的,也有資本主義國家的。他還列出了中外各類憲法的書目10種,要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在京中央委員閱讀。此后,毛澤東指示憲法起草小組人員說:

  “起草憲法時要堅持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同時在具體條文上又要體現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結合,要簡單、明了。”

  此時負責安排毛澤東一行住所的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后來回憶說:“毛主席住在劉莊1號樓。每天午后3點,他便帶領起草小組驅車繞道西山路,穿過岳王廟,來到北山路84號的辦公地點。當時北山路84號大院30號是由主樓和平房兩部分組成。主樓先前是譚震林一家居住的,譚震林調到上海后,我家搬進去了。我們讓出后,毛主席就在平房里辦公,憲法起草小組在主樓辦公,往往一干就是一個通宵。”

  1月15日,毛澤東給在北京的劉少奇等人發了一封電報,提出了他關于憲法從起草到通過的整個計劃和流程的設想。毛澤東寫道:

  “憲法小組的憲法起草工作已于1月9日開始,計劃如下:1、爭取在1月31日完成憲法草案初稿,并隨將此項初稿送中央各同志閱看。2、準備在2月上半月將初稿復議一次,請鄧小平、李維漢兩同志參加。然后提交政治局(及在京各中央委員)討論,作初步通過。3、3月初提交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在3月份內討論完畢并初步通過。4、4月內再由憲法小組審議修正,再提政治局討論,再交憲法起草委員會通過。5、5月1日由憲法起草委員會將憲法草案公布,交全國人民討論4個月,以便9月間根據人民意見作必要修正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最后通過。”

  毛澤東在電報中還開列了一個關于中外各類憲法的書目,共有10種,要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在京的中央委員抽時間閱讀。他寫的是:

  “1、1936年蘇聯憲法及斯大林報告(有單行本)。2、1918年蘇俄憲法(見政府辦公廳編憲法及選舉法資料匯編一)。3、羅馬尼亞、波蘭、德國、捷克等國憲法(見人民出版社《人民民主國家憲法匯編》,該書所輯各國憲法大同小異,羅、波取其較新,德、捷取其較詳并有特異之點,其余有時間亦可多看)。4、1913年天壇憲法草案,1923年曹錕憲法,1946年蔣介石憲法(見憲法選舉法資料匯編三,可代表內閣制、聯省自治制、總統獨裁制三型)。5、法國1946年憲法(見憲法選舉法資料匯編四,可代表較進步較完整的資產階級內閣制憲法)。”

  1月18日,毛澤東向中央政治局建議,在七屆四中全會前,先把《關于加強黨的團結的決議(草案)》用電報發給參加會議的人員,要他們準備意見;同時也征求各中央局、分局、省委的意見,并提出要通知駐蘇聯大使張聞天到會。

  毛澤東在杭州時,問衛士張仙朋等人看過幾遍《紅樓夢》,有人回答說看了1遍,有人回答說看了兩遍。毛澤東說:

  “《紅樓夢》這部書寫得很好,它是講階級斗爭的,要看5遍才有發言權。”“那里寫了貪官污吏,寫了皇帝王爺,寫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隸。大地主是從小地主里冒出來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看了這本書就懂得了什么是地主階級,什么是封建社會。就會明白為什么要推翻它。”

  1月間,毛澤東約請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捷沃西安和駐華大使尤金到杭州會談。他在談話中說道:

  “我們黨內,或許也是國內要出亂子了。當然,我今天說的只是一種可能。將來情況如何變化,還要等等看。這個亂子的性質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有人要打倒我。我們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秦滅六國,秦滅了楚。”

  毛澤東指指出生于陜西韓城的翻譯師哲,又指著自己說:

  “秦就是他們陜西,楚就是湖南。這是歷史上的事實。那么現在怎么樣?還要等等看。”

  毛澤東說的陜西就是暗喻高崗,兩個蘇聯人聽了卻是感到莫名其妙。

  此時,高崗給在杭州的毛澤東寫了一封信,他表示說,要在四中全會上做自我批評,承認自己犯了錯誤。

  1月22日,毛澤東給劉少奇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少奇同志:

  楊尚昆同志到此,收到所需文件,并收到高崗同志一信。高崗同志在信里說,完全擁護和贊成關于增強黨內團結的決議草案,并說他犯了錯誤,擬在四中全會上做自我批評,想于會前來這里和我商量這件事。我認為全會開會在即,高崗同志不宜來此,他所要商量的問題,請你和恩來同志或再加小平同志和他商量就可以了。關于四中全會開會的方針,除文件表示者外,對任何同志的自我批評均表歡迎,但應盡可能避免對任何同志展開批評,以便等候犯錯誤同志的覺悟。這后一點,我在1月7日致你和書記處各同志的信中已說到了。你們同意這個方針,就請你們據此和到會的同志事先商談,并和高崗同志商談他所要商談的問題。尚昆留此幾天即回北京。此電請送高崗同志一閱,我就不另復信了。

  毛澤東

  1月23日零點10分,天上下起了幾十年以來罕見的大雪,霎時間,天地蒼茫,遠近一色,整個杭州成了一個銀的世界。在天亮時分,浙江省公安廳長王芳往毛澤東住處打了一個電話,他問李銀橋:

  “主席起來了沒有?我們好派人去掃雪。”

  李銀橋告訴他說:

  “掃不得,不但掃不得,還動不得。這是主席的指示。我因掃雪還挨過批評。”

  7點多鐘,毛澤東頭戴淺灰色呢帽,內穿黃呢中山裝,外罩灰色呢子大衣,走出戶外,小心翼翼地踏著雪,來到一棵樹下,仰起頭凝視著樹上的瓊枝銀花。過了一會兒,站在他后面的李銀橋提醒說:

  “主席,靴里的雪一會兒都化成水了,回去看吧。”

  毛澤東兀自沉醉在雪的世界里,他輕輕地搖搖頭,喃喃地說道:

  “化了,就看不成了。”

  說罷,他迎著寒風,邁著輕輕的步子,朝西湖那邊走去。衛士們只好跟在他的后邊,非常小心地踏著他的腳印向前走,生怕再破壞了雪景。

  西子湖畔和遠近的群山,都披上了銀裝。毛澤東興致勃勃地來到湖邊,駐足觀賞蘇堤雪景。爾后,他兩手交叉在身前,含笑站立在西湖邊的石欄處,讓侯波為他拍照留念。侯波抓住毛澤東凝眸遠望的一剎那,按下了照相機的快門,拍攝了《毛澤東在杭州》的雪景照片。

  隨后,意猶未盡的毛澤東又興致勃勃地登上住所后面的小山,遠眺西湖的雪景。

  1月25日,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找高崗談話。

  1954年2月5日,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第2次與高崗談話。

  這一天,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與饒漱石談了話。

  2月6日至10日,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劉少奇主持了會議。毛澤東在杭州,沒有參加會議。

  劉少奇代表黨中央作了報告,朱德、周恩來、陳云、鄧小平等44人在大會上發言,全面地揭露了高崗、饒漱石的陰謀活動。

  全會通過了《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

  全會正式批準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學習、宣傳和貫徹總路線的群眾運動。

  2月15日,劉少奇為核查在全會上揭露出的高崗、饒漱石的問題,決定每天用半天時間,由周恩來主持召開高崗問題座談會;由鄧小平、陳毅、譚震林主持召開饒漱石問題座談會。要高崗、饒漱石也分別參加座談會,讓他們聽取對他們的批評,同時,要讓他們在會上作檢查。

  在座談會期間,高崗并沒有像他在全會上表示的那樣去做,而是一直表白他是清白的,沒有任何反黨陰謀。然后,他拔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要以自殺的方式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旁邊的人抓住他的胳膊時,子彈射穿了天花板。他的第1次自殺未遂(據楊尚昆說,高崗是觸電自殺未遂,座談會中斷了一天)。

  2月17日,經過憲法小組1個多月緊張細致的工作,憲法草案的初稿已經寫出來了。毛澤東派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的張一平,專程到北京將憲法草案初稿送給劉少奇。毛澤東還給劉少奇發了電報和信。毛澤東在電報中寫道:

  “現將憲法初稿5份派人送上,請加印分送政治局及在京中委各同志,于2月20日以后的1星期內,開會討論幾次,交小平、維漢兩同志帶來這里,再行討論修改,約7天左右即夠。然后,再交中央討論,作初步決定(仍是初稿),即可提交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因此,小平、維漢原定20日動身來此的計劃,可推遲到月底動身。送初稿的人明(18)日動身,20日可到北京。”

  2月24日、26日,憲法起草小組又將初稿作了兩次修改,稱為“二讀稿”、“三讀稿”,并及時專送北京供在京中央領導人討論。

  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座談會結束。以劉少奇為臨時主持的中共中央決定:高崗、饒漱石停職反省,分別在家里寫書面檢查。在東北和華東兩個地區,傳達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揭發、批判高崗、饒漱石的反黨陰謀。

  周恩來在為高崗座談會做的總結中寫道:

  “高崗的極端個人主義錯誤已經發展到了進行分裂黨的陰謀活動,以圖實現其奪取黨和國家領導權力的個人野心。在其野心被揭穿和企圖失敗以后,他就走上了自絕于黨和人民的自殺道路。”

  周恩來列舉了高崗的9條陰謀活動和罪行,這9條是:

  1、在黨內散布所謂‘槍桿子上出黨’、‘黨是軍隊創造的’荒謬理論,及制造所謂‘軍黨論’作為分裂黨和奪取領導權力的工具。2、進行宗派活動,反對中央領導同志。3、造謠挑撥,利用各種空隙,制造黨內不和。4、實行派別性的干部政策,破壞黨內團結,尤其是對干部私自封官許愿,以擴大自己的影響,企圖騙取別人的信任。5、把自己所領導的地區看作個人資本和獨立王國。6、假借中央名義,破壞中央威信。7、剽竊別人文稿,抬高自己,蒙蔽中央。8、在中蘇關系上,撥弄是非,不利中蘇團結。9、進行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

  鄧小平、陳毅、譚震林在為饒漱石問題座談會給中央的報告中寫道:

  “饒漱石同志是一個資產階級極端個人主義的野心家,他個人野心的欲望是日益上升的,而最尖銳的罪惡,是1953年他和高崗共同進行分裂黨的活動。”

  2月底,毛澤東在譚震林、羅瑞卿、柯慶施、譚啟龍、張耀祠及衛士的陪同下,去爬玉皇山。

  玉皇山原名育王山,聳立在西湖與錢塘江之間。這一天,天上下著毛毛細雨,山上的游人很少。山腰有一紫來洞,毛澤東一行在洞前俯瞰山下的八卦田,說南宋皇帝祭祀先農的時候,就在那田里做做樣子,親耕一番。

  山上有個福壽觀,毛澤東在觀外兜了一圈,便步入觀內。觀內有一個瞎子主持,說他是道士吧,他還光著腦袋像個和尚。毛澤東面壁看了一番,來到供游人燒香拜佛抽簽的供桌前。

  供桌上沒有點香,只擺著一桶卦簽。毛澤東朝那卦簽望了片刻,伸手上去抽出一支,看了一眼便笑出了聲。譚震林、羅瑞卿等人聞聲圍了過來,毛澤東笑著把卦簽遞給羅瑞卿,羅瑞卿看了也笑起來,將卦簽遞給譚震林,譚震林看了也笑著遞給其他人,眾人傳看一遍,又交給毛澤東。毛澤東沒有再看,隨手仍在地上。

  衛士張木奇覺得好奇,他等毛澤東等人出門的時候,忙從地上撿起卦簽,匆匆看了一眼,便悄悄揣入兜里,因為主持是個瞎子,他是看不見的。張木奇回到住處,掏出卦簽細看,這是一個竹片上貼著的版印的紙簽,內容是“此命權威不可擋,紫袍玉帶坐朝堂”,還有一句是什么娶妻3房的話。難怪毛澤東和眾人發笑了。

  1954年3月2日,毛澤東以短函囑咐田家英,他寫道:

  家英同志:

  1、楊秀生信請抄轉長沙楊開智先生,詢問信內所述情況是否屬實,我完全不記得了。2、今年寄楊家補助費1200萬元,上半年的600萬元宜即寄去,請予辦理。3、李淑一女士,長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書為業,年長課繁,難乎為繼。有人求我將她薦到北京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種幫助否?她是楊開慧的親密朋友,給以幫助也說得過去。請函詢楊開智先生轉詢李淑一先生,請她表示意見。

  毛澤東

  后來,楊開智收到田家英的詢問信后,立即去辦這件事,然后回信給毛澤東。毛澤東據此在4月份給李淑一匯去了一筆錢,幫助楊開慧的這位朋友。

  3月4日,中共中央批準下發《關于有步驟地將有十個工人以上的資本主義工業基本上改造為公私合營企業的意見》。

  3月9日,憲法起草小組完成了憲法“四讀稿”,毛澤東親自領導的憲法起草工作第一階段的工作結束了。

  有一天,毛澤東和攝影師侯波在杭州再登玉皇山,他們邊走邊談論著《紅樓夢》,毛澤東問:

  “你現在看什么書啊?”

  侯波說她看的是《紅樓夢》。毛澤東又問:

  “看得懂嗎?”

  “看故事唄。”

  “你要看5遍才有發言權呢。”

  “我一遍還沒看完呢。”

  “那樣的社會,那樣的家庭,你們沒看到過。只能看看故事。”

  二人上得山來,侯波回頭一看,山下有個房子著火了。南方的草房見了火就撲不滅。這種臨時性的草房,幾根木架,席子一圍,茅草蓋頂,著了火只需要把值一點錢的東西抱出來就行,滅火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侯波不懂得這些,她著急地喊道:

  “哎呀,房子著火了!”

  毛澤東在山坡上的石頭上坐了下來,他不慌不忙地說:

  “著火好。燒了好,燒了好。”

  侯波非常驚訝毛澤東說話的口氣,不解地問:

  “著火……還好?”

  “不燒他就總住茅草房。”

  “燒了他住哪里去呀?他蓋不起瓦房才住茅草房的。”

  “嗯,看來是你說的有理。那怎么辦呢?燒了到哪里住呢?”毛澤東說罷,便沉思不語了,良久,他才又自言自語地喃喃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侯波聽見毛澤東如此說,才知道他此時仍然處于現實生活和《紅樓夢》的轉換中,這是他那獨特的一種幽默情趣和開闊胸懷。眼看著山下的火已經燒盡,只剩下一縷裊裊青煙,毛澤東又說:

  “唉,燒了好。燒了3年蓋瓦房,不燒10年住草房。我看朝鮮還是有希望的。”

  侯波感嘆不已,她心里說:“偉人就是偉人,他的思想太活躍,他怎么就想到了停戰不久還是一片廢墟的朝鮮?他所考慮的問題與我們想的事情實在不是一個層次。”

  侯波到石頭縫里采了許多野花,拿到毛澤東跟前,說:

  “主席,你看,這里都開花了,北京現在還下雪呢。”

  毛澤東從中抽出2枝花,凝視著,問:

  “這是叫什么花呀?”

  “南方的花,不知叫什么花。”

  “那就叫侯波花吧。”

  毛澤東笑著打趣說。侯波說:

  “咱們建兩個首都才好呢,夏天在北方,冬天在南方。”

  “你這個想法不錯嘛。”

  毛澤東隨口應付著,起身往前走,來到了福壽觀。大概是警衛人員已經采取了措施,觀里只有那個瞎眼主持。毛澤東指指桌上抽簽的木筒,說:

  “侯波,你替我抽支簽吧。”

  侯波上去抱住木筒搖一搖,抽出一支,一看,說是命不好,家里家外不安寧。于是,她又換了一支說得好的,拿去讓毛澤東看,毛澤東看完哈哈大笑。

  3月中旬的一天,天上下著毛毛細雨,毛澤東堅持要到紹興東湖農場去視察。

  原來在3月初,毛澤東在聽取浙江省委負責人匯報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情況時,得知紹興東湖農場通過科學種田,使當年的“放鴨畈”變成了浙江有名的高產樣板田,他十分高興,當即向譚啟龍表示,要抽時間親自去看看。

  這一天,毛澤東在譚啟龍的陪同下,來到東湖農場。他冒雨走在田埂上,一面細心觀察,一面向農場負責人了解情況。視察結束后,毛澤東稱贊東湖農場科學種田好。

  毛澤東離開農場,來到東湖風景區,游覽了一番。他面對著陡峭的懸崖觀察了一番,指著筆直的石壁對譚啟龍說:

  “這不是老天爺的鬼斧神工,而是勞動人民世世代代開鑿石條而造成的。”

  譚啟龍引領著毛澤東走進一個茶館,坐在八仙桌旁小憩。毛澤東向譚啟龍講起了紹興的歷史和名人。他說:

  “紹興,古稱會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吳越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就在這個地方。近代以來,這里也出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清末女革命家秋瑾,自號‘鑒湖女俠’;另一個就是魯迅。魯迅生前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另一句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有這種為人民甘做牛馬的精神。”

  3月14日下午3點30分,毛澤東和起草小組離開杭州劉莊,至晚到達太湖之濱的無錫。正在濟南出席山東分局會議的陳毅,立即赴無錫迎候,把毛澤東安排在太湖華東干部療養院。夜里2點多,李銀橋端來一盆開水。張木奇問道:

  “怎么啦?”

  李銀橋說:

  “老頭兒便秘,給他灌腸。”

  張木奇把開水晃動涼了,就讓李銀橋端進去灌腸。

  保健醫生徐濤勸毛澤東注意休息和飲食的規律性及營養性,請他吃蜂蜜,說否則就容易便秘。毛澤東不聽,他自有他的辦法:蔬菜不讓切,整株洗凈了炒,保持長纖維,吃下去利大便。他還說:

  “我的生活里有4味藥:吃飯、睡覺、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順利,比什么別的藥都好。”

  “孔老夫子吃飯很講究,”毛澤東越說興致越高,而且有點神秘了:“他有10不吃:魚和肉不新鮮不吃,食物變色變味不吃,烹調不合宜不吃,不到吃飯時間不吃,這些都很合乎衛生嘛!不過孔老夫子有病啊!”

  徐濤說:

  “我沒注意這個問題。”

  毛澤東愈發得意了:

  “你應該給他診診病,我看他有胃病。”

  “你怎么看出來的?”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東西搞得那么精細不是消化不好嗎?再說他常喜歡吃姜。你們西醫研究不研究姜的作用?”

  “中醫研究的比較多。”

  “姜性溫,孔老夫子有胃病,用姜祛寒暖胃;老百姓不是喝姜糖水嘛,祛寒發汗治感冒。我看他還有胃下垂。”

  “你怎么又給診斷出一個病來了?”

  “他胃不好,又忙著周游列國,吃了飯就坐車子顛簸,還不得胃下垂?”

  毛澤東說罷,自個兒禁不住笑了起來。

  有一次,毛澤東牙齦發炎,腫得厲害,已經化膿了。他疼的時候用手捂著腮幫,皺著眉吸涼氣,飯都吃不下去。徐濤學著毛澤東以前說過的話: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

  毛澤東一聽就笑了。徐濤說:

  “這次可真是病了,牙床化膿,淋巴腫大,你得吃藥,吃抗生素。”

  “我不用藥。”

  毛澤東連連搖頭,一邊還疼得直吸涼氣。徐濤說:

  “別諱疾忌醫啊,這是你常說的話。”

  “我不忌醫我忌藥,你有不用藥的辦法嗎?”

  “病重了不行,重了必須吃藥。吃抗生素很快就可以好。”

  “我不吃藥。靠吃藥,自身的抵抗力就沒發揮作用,就得不到鍛煉。應該調動自身抵抗力對付外來侵略。總用藥抵抗力就會衰退,再有細菌侵入就要出大亂子。只有經過斗爭抵抗力才能變強大。”

  “照這樣說,還生產藥干什么?”

  “只有抵抗力不行時,才用藥助他一臂之力,反敗為勝。這次我要看看我的抵抗力能不能戰勝。”

  幾天后,毛澤東沒有用抗生素牙疼就好了,他得意地笑著說:

  “怎么樣?我的抵抗力戰勝了。自力更生了,不能光依靠外援。天下萬物萬事,都脫不出這個道理。”

  他還不止一次地說過:

  “醫生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全聽你的我就完了,全不聽你的我也不行。”

  毛澤東就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在游泳池游泳,如果沒有女性在,他便吩咐一聲不要讓女性來,自己脫得赤條條的下水游泳,更覺得自由自在,暢快無比。

  正是:真人真性情,與眾大不同。

  不藥病自愈,醫囑不全聽。

  戲言寓真理,自力能更生。

  再說3月15日清晨,陳毅陪同毛澤東到無錫太湖邊觀看日出。回到療養院,毛澤東邀陳毅談話。據陳毅日記記載:毛澤東在談話中最觸動他的一句話是:

  “伸手豈止高、饒。只是目前不必如此提出,以免有擴大化的嫌疑。”

  這才叫:洞若觀火,腹有韜略。教爾育爾,良莠難說。古來如此,我奈你何?

  后來不久,陳毅因受毛澤東談話的啟發,寫出了一首也許是他所有詩作中最具影響力和思想性的長短句《手莫伸》,開篇便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3月17日,毛澤東一行回到了北京。

  3月23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1次會議。劉少奇、周恩來、陳云、董必武、鄧小平、宋慶齡、張瀾、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馬寅初、馬敘倫、陳叔通、黃炎培、程潛等共26名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出席了會議。

  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提交給憲法起草委員會。他說:

  “這個初稿可以小修改,也可以大修改,還可以推翻另擬初稿。”

  陳伯達受毛澤東委托,在會議上作了關于憲法草案起草工作的說明。

  會議決定:在最近兩個月內完成對憲法草案初稿的討論修改,以便提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作為草案公布。同時決定:除了在憲法起草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進行討論外,還要會同全國政協進行分組討論,同時將草案分發全國各大行政區、各省市領導機關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地方組織進行討論。

  會議還決定,為了加強對憲法草案討論修改的組織工作,以李維漢為憲法起草委員會秘書長,以齊燕銘、田家英、屈武、胡愈之、孫起孟、許廣平、辛志超為副秘書長,并由他們負責成立一個憲法起草委員會辦公室。

  隨后,北京組織了500多人討論。全國各大城市組織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的代表共8000多人,進行了憲法草案大討論。各界人士一致認為這個草案是好的。在這次大討論中,還從各地征集到了5900多條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

  1954年4月1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張聞天乘飛機抵達莫斯科,他們此行是為即將召開的日內瓦會議做準備,要同蘇聯政府協商有關事項,以便在會議上統一步調。

  4月2日,中央農村工作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召開第2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會議檢查了各地對中央第3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決議和毛澤東指示的執行情況,著重研究了合作社大發展后如何鞏固的問題。

  4月上旬,毛澤東給班禪額爾德尼寫了一封信,他寫道:

  班禪額爾德尼先生:

  感謝你1953年8月1日的來信和禮物。知道你身體很好并經常為團結而努力,我很高興。西藏每年有些人來內地參觀是很好的。此外,每年還可以選送一些青年來內地學習,長期學習和短期學習都好。因為這樣可以更多地培養一些建設西藏的民族干部。

  隨函附上牛奶分離機一部,擴音機一部,兩用無線電收音機一臺。順祝

  健康

  毛澤東

  4月12日,毛澤東在治理海河的關鍵工程官廳水庫竣工前夕,親自視察了工地。

  后來在官廳水庫建成后,毛澤東又為其親筆題詞:“慶祝官廳水庫工程勝利完成。”

  4月18日,第2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結束。會議認為已有的10萬個社能否辦好,對以后合作化運動的發展關系極大。會議要求各級黨委積極努力把已有的10萬個社切實辦好,為迎接行將到來的合作化大發展的新時期作好準備工作。

  會議還擬定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新的發展計劃:1955年發展到30萬或35萬個;1957年達到130萬或150萬個,入社農戶占全國總農戶的35%左右;到1960年前后,在全國基本上實現合作化。

  再說周恩來、張聞天在蘇聯為協商日內瓦會議的問題,與蘇方多次會商,取得了一致的看法,由蘇聯政府草擬了具體方案,周恩來將要帶著這一方案回國向中央匯報。

  蘇聯政府為了慶祝會談順利,以赫魯曉夫的名義設晚宴招待周恩來、張聞天。蘇聯人本來就喜歡飲高度白酒,這一天更是特別興奮。赫魯曉夫入席時不停地轉動手腕上的表帶,一會兒捋下來放桌上,一會兒又拿起來戴在手腕上,完全是一種躍躍欲試準備大喝一場的架勢。

  赫魯曉夫開始講話了,很簡短,他說了幾句便開始端起酒杯敬酒。蘇聯人的熱情豪爽是沒法比的,赫魯曉夫咕咚一聲就干了杯,于是,其他的作陪者,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布爾加寧等人,也一齊起身,高舉著酒杯,咕咚咕咚干了杯。周恩來也隨著主人干了杯。

  酒場上也是來而不往非禮也,周恩來是主客,他不能不回敬主人。于是,他就講了幾句外交禮節上的辭令,端起酒杯回敬主人們。

  這種外交宴會,主客都是彼此敬酒多,不大注意吃菜,菜還沒怎么動,酒瓶子已經不知道空了多少。周恩來、張聞天是客隨主便,即便想吃一點兒菜,也不能那么隨意了。

  赫魯曉夫又在敬酒,他已經紅了臉,鼻尖上滲著汗,嘟嘟嚕嚕說個不停。翻譯出來的大致意思是:這次日內瓦會議將是一次帶有政治意義的國際會議,但對它不必抱有過分的希望,也不要期望它能解決多少問題。周恩來則說:

  “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們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中國、朝鮮、越南一起出席這次國際會議,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就是一種勝利。”

  赫魯曉夫晃著腦袋,重復著說:

  “這次會議可能根本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結局是我們難以預料的。”

  周恩來進一步解釋說:

  “現在是美英法不得不同我們坐在一起,不得不同我們對話,聽我們闡明對各項問題所持的原則立場和對若干有關問題做出解釋和澄清性的聲明,這本身就是我們的一個勝利。”

  赫魯曉夫終于明白了周恩來所說的勝利的含義,便大叫著“哈拉少,哈拉少”,激動地向周恩來敬酒,干杯。周恩來沒有馬上干杯,他舉著酒杯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觀點,他說:

  “這次會議如果能解決某些問題就會有更大的收獲,我們是想經過努力,解決一些問題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請同志們干杯!”

  周恩來說完,率先干了杯中酒。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馬上相繼向周恩來敬酒,與他干杯。此時,周恩來的臉色已經由紅潤慢慢轉成了蒼白。莫洛托夫也端著酒杯來到了周恩來跟前,他說:

  “這次日內瓦會議,我們倆將并肩戰斗。為我們的友好合作,干杯!”

  周恩來盡管腦子里已經有些混沌,錯把莫洛托夫當成了斯大林,但他表面上風度依舊,點頭微笑,貼近莫洛托夫說:

  “我們的友誼很久了。1928年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六大,我來參加了。那次我見到了你,你對我們代表們講了話。你是老大哥,我們要向你學習。日內瓦,中國參加這樣的國際會議還是第一次,缺少國際斗爭的知識和經驗,還要繼續向你們學習,來,為我們的共同奮斗目標干杯!”

  此時,宴會廳已經亂了,主人客人互相敬酒,蘇聯人自己跟自己人也互相敬酒、干杯,各自聊著感興趣的話題。周恩來也離開了席位,在大廳里轉著,同蘇聯領導人說著熱情友好的話,敬酒、干杯。此時,他的腳步已經踉蹌了,與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對面站著,欲言又止,身體搖晃幾下,突然彎下腰,嘔吐了,甚至連站也站不住了。馬林科夫和卡岡諾維奇也已經帶了醉意,面對這種突然發生的狀況,一下子愣住了,既想叫人,又想伸手扶周恩來,又發覺手中的杯子沒地方放。張聞天搶上去扶起周恩來,莫洛托夫也趕過來幫忙,他倆一左一右扶著周恩來往外走。

  “這是我們的過錯,這是我們的過錯。”莫洛托夫邊喘息邊說:“沒有照顧好你,我們很不安,我們感到內疚。”

  周恩來下意識地應酬著說:

  “不要緊,喝猛了些,這段時間太累……”

  張聞天解釋說:

  “周總理肝臟不太好,長征時得過濃腫,不宜多飲酒,加上這些天疲勞過度,才出現這種情況。”

  莫洛托夫還是一個勁地道歉自責:

  “怪我們,這是我們應當吸取的一次教訓,一切責任都在我們。”

  周恩來吐了幾次,工作人員將他扶到車上,回到奧斯特洛夫斯卡亞街8號公寓。他已經停止了嘔吐,但仍然昏昏沉沉。大家忙著沏濃茶,找醫生。工作人員扶起他喝了兩口茶水,又扶著他躺好,皇宮醫院的醫生趕來了。醫生檢查了一遍,說:

  “不要緊,沒什么大事。他的肝臟可能受過虧損,經不起酒精的刺激,再加上疲勞,所以嘔吐。吐了好,這是人身體一種自衛的反映。現在不要打擾他,叫他安靜睡一夜,明天早晨我再來看看。”

  醫生留下一點藥就離開了。周恩來在次日8點左右睜開了眼,他雙手搓搓臉,坐了起來。

  “總理,你感覺怎么樣?”

  秘書遞過去一杯溫茶水,周恩來喝了一口漱漱口,又喝了一口。

  “比昨天好多了。”說著下了床,又說:“嗯,還有點頭昏腦脹。”

  周恩來輕輕地晃一下頭,望著師哲,不無擔心地問道:

  “我昨天都說了些什么?”

  師哲說:

  “你講的很好,蘇聯人都說哈拉少。”

  “有沒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沒有。”

  “我是說過一些話的,但具體內容一點也記不起來了……”

  周恩來臉色蒼白,他竭力回憶著,眉頭皺著,搖搖頭。

  “你沒有什么出格的話,談了我們出席這次國際會議的意義,說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就是一種勝利。如果能解決某些問題就會有更大的收獲。”

  “還講了什么?”

  “別的都是一般的應酬話。”師哲想了想又說:“涉及個人的只提到莫洛托夫一個人,而且是尊重的話。你說你1928年在中共六大見到了莫洛托夫,他對中共代表們講了話,表示向他學習。我想,給中共代表講話的,你指的大概是斯大林同志,只是錯說成莫洛托夫了。”

  “嗯——”周恩來沉重地吁口氣,仍然不放心地說:“還講了些什么不妥當的話?要如實告訴我。”

  “沒有,”師哲肯定地說:“確實沒有。”

  這種場合的一言一行,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大事,如果講了出格的話,必須馬上采取補救措施。周恩來相信師哲是不會遮掩的,于是稍稍放下了心,他懊悔地搖搖頭,小聲喃喃道:

  “我記得昨天晚上離開了席位,在大廳里轉了一會兒就頭暈腦脹,不清醒了。”

  師哲勸慰道:

  “總理,沒事。從外表上看不出來,因為你的語言舉止,表現都很正常,甚至沒有看出什么醉意。否則,早就請你回寓所了。”

  正說著,皇宮醫院那位老醫生又來了。周恩來迎上去同他握手致謝。醫生檢查后,說:

  “一切正常,但是,還需要休息。”

  周恩來說:

  “我是準備今天回國的。”

  “絕對不能長途跋涉。”醫生斷然說:“推遲1天走,今天好好休息。”

  這樣,周恩來只好留下來多住了1天。上午休息,下午參觀。第二天乘飛機回到了北京。

  周恩來向毛澤東、中共中央匯報了莫斯科會談的情況。匯報結束后,周恩來又專門向毛澤東作了個別匯報,他說:

  “主席,這次我還犯了個錯誤,要向你檢討呢。”

  “什么錯誤?”

  “我在宴會上喝多了。”

  “比重慶喝得多?”

  “吐了。回來的日期也推遲了一天。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喝吐了,丟了丑,這是我的錯誤,我向主席,向中央檢討。”

  “哈哈——”毛澤東笑出了聲,輕描淡寫地把手一揮,說:“喝酒的人喝醉了,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丟丑。要是換成我,我不跟他們對酒,我跟他們比吃辣子,以己之長擊人之短嘛。”

  欲知周恩來后來出席日內瓦會議的情況如何?請看下一章敘述。

  毛主席誕辰紀念版《毛澤東大傳》實體書,一套全5冊共十卷,417萬字。

  只收工本費190元包郵,淘寶http://shop70334099.taobao.com

  作者東方直心,聯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