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發布
2013年05月14日06:59 解放日報
本報訊 (駐京記者 王少喆)昨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召開《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第二輯)》、《2012—2013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發布暨“帝國主義新特點和社會主義新實踐”學術研討會。
2013年《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分為資本主義制度危機、社會主義理論探索、斗爭中的世界共產黨及工人黨、蘇聯解體的教訓等四部分。
中國社科院發布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和黃皮書
2013年05月14日 09:14:59 來源: 光明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5月13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第二輯)》、《2012-2013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發布暨“帝國主義新特點和社會主義新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偉光出席會議并作《堅定自信,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講話。中央顧問委員會原秘書長李力安、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朱佳木、中國社會科院原副院長汝信、中聯部副部長于洪君、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孫、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原副院長賀茂之等,以及來自中央有關部委、京內外有關科研機構與高校和中國社科院的專家學者李崇富、趙曜、何秉孟、徐崇溫、吳雄承、吳恩遠、丁冰、侯惠勤、樊建新、姜述賢、谷源洋、謝壽光、陳之驊、徐世澄、周新城、聶運麟、張文木、房廣順、何干強、王立強等15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大會議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主持會議。
《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第二輯)》(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包括:王偉光《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李慎明總撰稿《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李捷《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歷史貢獻》,靳輝明、李瑞琴《〈共產黨宣言〉與世界社會主義》,李崇富《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羅文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吳恩遠《蘇聯歷史幾個爭論焦點的真相》,張樹華、單超《俄羅斯的私有化》,谷源洋《越南社會主義定向革新》,朱繼東《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衛建林《全球化與共產黨》,徐崇溫《怎樣認識民主社會主義》等。
王偉光在題為《堅定自信,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講話中指出,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資本主義正在出現三個值得注意的新變化,即更具財富貪婪性、更具市場攻擊性、更具軍事打擊性。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不僅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反而使其基本矛盾在新變化中更趨復雜化和尖銳化。王偉光說,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就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自信、現實自信、未來自信,增強這些自信,需要我們社科工作者加倍努力。
李慎明在大會發言中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和“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人民和歷史衡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或對錯或功過的天平,也是衡量任何政黨、政治家和學者對蘇聯亡黨亡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所作結論對與錯的天平。李慎明說,學者今天的所言所著,如同領導干部今天的所作所為,必將接受明天歷史和人民的評說。宋太祖怕史官的道理,不僅是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應該明白的道理,而且也是專家學者特別是那些有著大名聲的專家學者同樣應該明白的道理。專家學者不能僅為博得資本對自己的掌聲,甚至為獲取不應得到的物質利益而刻意去發出損害絕大多數人利益的“聳人聽聞”的言論。任何有良知的專家學者,應該具有這一起碼的歷史責任心和責任感。
研討會分為四個議題:變革中的國際秩序、社會主義理論探索、當代帝國主義的特征與發展趨勢、世界左翼與社會主義運動的現狀與前景。與會者高度關注變革中的國際秩序問題。與會者指出,當今世界處在新的歷史時期,國際秩序與冷戰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將長期處于兩制國家競爭共處階段。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而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福祉的基本路徑。有學者提出,不對稱沖突是冷戰后國際沖突的主要形式。
社會主義的理論探索是研討會的一個重要議題。與會學者指出,從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探索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推進、堅持與發展,從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確立到社會主義基本經驗的總結,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及其巨大成就的取得是一個接力探索過程,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的: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一種制度是我們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正確的道路、理論和制度。中國共產黨9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新中國60多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30多年舉世矚目的成就,都驗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生命力與優越性。
與會學者探討了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問題,認為生態文明是當代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呼喚,是社會主義新文明的本質要求和重要標識,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代表的新文明發展道路的本質要求和重要時代標記。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既是當代社會主義的使命,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擔當。
學者們就當代帝國主義的特征與發展趨勢進行了熱烈討論。有學者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格局領域發生了全球經濟力量對比“東升西降、北降南升”的明顯趨勢和多極化進程明顯加快的令人矚目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國際關系尤其是大國關系,對全球治理的民主化改革都已經產生并將繼續產生重大影響。有學者提出,2008年以來,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影響,嚴重削弱了美歐發達國家的總體實力,導致西方主導的價值體系受到質疑,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受到削弱,為了恢復大國的形象,重振對全球的主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大對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的意識形態輸出。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亟待加強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有學者針對西方對外輸出的“普世價值”,介紹了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執政黨建設“主權民主”,以主權民主作為對抗西式民主新自由主義的防火墻的經驗。
不少學者從廣闊的視角瞭望世界左翼與社會主義運動的現狀與前景。學者們指出,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多樣性、漸進性和大眾性的新發展趨向。這表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進入到一個與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盡管長期處于低潮,其發展帶有和平性質,沒有發生革命,但正在為未來變革時代作準備。各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的嚴峻挑戰面前并沒有卻步,他們在低潮中奮進,勇敢地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正在持續地向前發展。(李瑞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