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白是與斯諾、斯特朗等人齊名的外國人。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唯一的外籍黨員,也是中共黨史躋身高層核心圈獨一無二的“老外”。在華35年間,他曾兩次入獄,在獄中度過了近一半的時光。
中共首位外籍黨員
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國的一個名門望族。17歲時開始參加工會和學生運動,19歲就成為一名美國共產黨員。1942年,當時還叫里滕伯格的李敦白應征入伍。根據當時美國的有關規定,他入伍以后不得不脫離了黨籍。
1945年9月16日,李敦白被派往中國專門負責調查美軍在當地的違法行為。后因不滿國統區官員腐敗與美軍在中國的惡行而來到解放區,并從此脫離了美國軍隊。
他在延安擔任新華社總社的英語專家,負責翻譯和修改稿件。1946年,他請李先念、王震作為自己的入黨介紹人,經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的直接批準,成為當時唯一的外籍共產黨員。
正當李敦白全心全意做好自己工作的時候,他卷入了所謂的“斯特朗國際間諜案”。
1948年底,美國左派作家斯特朗從美國趕回蘇聯,準備再去即將解放的北平。在途經東歐時,她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中國革命是自主的勝利,并不是搬用蘇聯模式。不想這惹來了禍端。
她剛抵達莫斯科,就被克格勃逮捕并驅逐出境。由于斯特朗在延安采訪期間,李敦白曾擔任翻譯,因此而與斯特朗案扯上聯系。蘇聯方面通知中共方面,要求把李敦白抓起來。
1949年,李敦白被捕入獄,并被監禁6年之久,直到1955年,中國政府為李敦白平反。
風云突變獲罪“國際間諜”
出獄后的李敦白很快恢復了黨籍,并進入廣播事業局工作,在這里,李敦白還找到了他的終身伴侶——王玉琳,兩人于1956年2月11日結為連理。
“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李敦白以在美國的經歷現身說法,指出中國無論如何也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成了廣播事業局的風云人物。
1966年10月1日,李敦白得到了一次特殊的榮譽。他和斯特朗等6位外國朋友被邀請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并分別同毛澤東合影。當時,李敦白掏出了“紅寶書”請毛澤東簽名,第二天,《人民日報》在第一版刊登了毛澤東和李敦白的合影,李敦白的大名頓時傳遍了全國。
1967 年,“上海一月”風暴奪權后,李敦白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身份參加了廣播事業局的“奪權”斗爭。他的外國人身份引起了江青的注意。4月10日,李敦白 以外國造反派“白求恩—延安造反團”領袖的身份,在清華大學“批斗王光美大會”上,作了措辭激烈的發言。
然而在特殊年代,政治風云變幻莫測。李敦白的這種“風頭正健”的日子,僅僅維持了6個月。1967年9月,“中央文革小組”開始在各地各部門清查和鎮壓所謂的“五一六分子”,外國專家中的一些造反派人物紛紛被冠以“五一六分子”“國際間諜”之類的罪名受到批斗。
1968 年2月21日晚上,李敦白被人從家中帶走了,接著就因“國際間諜罪”被送到秦城監獄,在此度過了將近10年時間。他后來才知道,由于無視江青的領導權威, 其早在前一年初夏就開始對他進行秘密調查,決定把過去欣賞、提拔的這個美國人“搞掉”,并說:“廣播局竟被一個美國特務統治了半年。”
1977年11月19日,經過9年8個月零1天的關押,李敦白被釋放出獄,成為了外國專家造反派中最后一個被釋放的人。出獄后的李敦白沒有回到廣播事業局,而是先后在新華社、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顧問。
1980 年3月17日,李敦白用“補發工資”攜妻子兒女回到了美國。一開始,身無分文的他們寄宿在李敦白姐姐家。靠著王玉琳織毛衣、教中文和中國烹調,全家勉強維 持生活。李敦白說,玉琳的中國烹調課在居住的小鎮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因為能夠品嘗到美味,鎮長幾乎每節課都來聽。
上世紀90年代,李敦白夫婦在美國注冊了“李敦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中美商務咨詢業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做些實際的、對中國有益的事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