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在隆重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18周年的時候,我們需要講究紀念的深度。前一段時候到一位老革命那里,他講也就是幾年前紀念毛主席都不能堂而皇之地紀念,因為有關執法部門要來干預。我們今天能夠這么公開的如此隆重地紀念毛主席,是斗爭的結果。因此,我們對于那些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象黃克誠大將那樣堅持真理,仗義執言,義無反顧地為毛主席聲辯的同志,我們不能忘記他們,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剛剛去世的欒保俊同志就是這么一位,在這里我們沉痛悼念他!今天也是開國大將黃克誠同志逝世25周年,我們在此深深懷念這位敢于在關鍵時刻為毛主席聲辯的開國大將!
欒保俊同志是文學報創辦人之一、老作家,解放軍報駐南京軍區原記者組組長,解放日報原副總編輯、黨委副書記。194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后在山東、南京等地進行革命文化宣傳活動。曾任解放日報副總編輯、黨委副書記,并作為文學報創辦人之一擔任編委,后擔任當代中國上海卷編輯委員會副主編、編輯部主任。2011年12月16日凌晨三時,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87歲。
欒保俊生前笑稱是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他不改不說好話的習慣,始終保持說真話的直脾氣。
我們知道講真話容易得罪人,不說好話常常得不到別人的喜歡。
但是,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不能沒有講真話的人。
我們知道這些年有人別有用心對歷史做了很多手腳,以至于在核心的權威工具書《辭海》的編輯上,也大做文章。
也就是在這樣的危機時候,欒保俊同志挺身而出,拍案而起。
事情是這樣的。
1999年版《辭海》在“毛澤東”詞目中,稱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刪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即所謂“為毛澤東摘掉‘馬列帽’”。對于這個事關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的重大原則問題,欒保俊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最早發現問題,憑著他作為一個老革命、老作家的洞察力,深知問題的嚴重性,也憑著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他沒有保持沉默,而是義無反顧把自己的觀點大膽講了出來。
他于1999年11月9日,寫信給《辭海》常務副主編,指出《辭海》對毛澤東的評價,“與中央的決議有違。這個條目將在全國以至國際上引起混亂”。同時,還附上《對新版<辭海>關于毛澤東條目的質疑》一文,望能在“適當的刊物上發表,以示編輯部對此問題的重視。”
以后,欒保俊會受到什么樣的待遇,我們可以想象。
但是,這位老共產黨員沒有絲毫的退縮。
這又使得我們想起了黃克誠同志。
1980年代初在非毛化思潮甚囂塵上,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時候,黃克誠大將拍案而起。
1980年11月下旬黃克誠作為常務書記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的第三次貫徹《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座談會上,作過一次講話,后來以《關于對毛主席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在當報上發表,流傳很廣。
據當時在場的老同志回憶,那天下午3時,與會者坐在禮堂,黃克誠開始講話了,他的秘書照樣在他的坐位前的桌子上放一杯清茶,同時放一個作吐痰用的、蓋上安有按紐的白瓷缸。黃老首先就全黨貫徹《準則》情況作了一番總結。接著他話峰一轉,說:“今天我還想講講關于對毛主席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如何認識和評價毛主席,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對我們黨和國家來說,是一個根本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曾經代表中央就這個問題表示過原則的意見。小平同志多次講,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毛主席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小平同志還說過,毛主席‘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我認為,所有的共產黨員都應該本著這些精神去考慮對毛主席的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
談到這里,黃克誠摸索著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繼續說;“前一段時間,曾經有些同志對這兩個問題的態度比較偏激,個別人甚至放肆地詆毀毛澤東思想,丑化毛澤東同志,這種態度使我很憂慮。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對這個問題,我有責任講講自己的看法。”
這里黃老用了“放肆”這個詞語,其分量可想而知!
也許是因為激動,黃克誠習慣性地摸索著手邊的小白瓷缸,按下蓋子,吐了一口痰,清了清嗓子,繼續講。他第一個問題講的是“在創建紅軍時期,毛主席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從陳獨秀的機會主義,講到大革命的失敗;從“八七”會議,講到秋收起義,從“三灣改編”講到“八一”南昌起義,建立新型軍隊。黃克誠像講故事似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闡明了他的結論:“在大革命以后,這個最危險的歷史轉折關頭,毛主席為我們黨和我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毛主席在這個時期的歷史功績誰能比得了呢?哪個有這樣大的貢獻呢?如果有人硬要說任何別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勞更大,那就只能是對歷史開玩笑!”會場爆發起熱烈掌聲。
如此熱烈的掌聲說明,黃克誠講了許許多多的同志想講而不好講,不敢講,或者來不及講的話。
如果說黃老當年說有些人放肆,那么打壓欒保俊的人可謂是無所顧忌了。
他們以為黃克誠不在了,沒有人再敢來阻擾他們搞非毛化了。
欒保俊和一批堅持真理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又給他們上了一課。
毛主席逝世以后有黃克誠同志這樣的老革命家在,黃克誠去世后有欒保俊同志這樣的老作家在,在欒保俊逝世以后,還有千千萬萬經過新的艱苦的革命實踐鍛煉的新一代革命同志。
這就是革命傳統代代傳。
中國傳統文化一向重視差別。很早就認為“不同”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西周末年(約公元前七世紀),伯陽父(史伯)同鄭桓公談論西周末年政局時,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指出西周將滅,就是因為周王“去和而取同”,去直言進諫的正人,而信與自己茍同的小人。
在共產黨內部有一條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這是富有辯證法精神的狀態。絕不是什么專制獨裁。
毛主席有一篇光輝的哲學著作《矛盾論》,還有《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經典講話。
毛主席在《矛盾論》中,開篇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不能設想沒有對立的統一,也不能設想沒有統一的對立。
為了不讓黨內那些敢講真話,敢說直話的同志不受到打擊報復,毛主席多次講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毛主席在黨內經常是處于少數,如果不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不是長征到了黨和紅軍的生死存亡關頭,他這個少數派也很難脫穎而出。
因此,毛主席到了晚年特別強調反潮流,無疑是深謀遠慮。
隨大流是容易的,反潮流是要付出代價的。
但是,為了追求真理,我們永遠不能丟掉反潮流精神。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要永遠學習我們的毛主席,要深刻領悟毛主席的思想內涵,尤其要體悟毛主席的實踐風格,以及他“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豪邁氣派。
在毛主席去世以后,看來始終也會有人要千方百否定毛主席,這場斗爭是長期的,復雜的,有時候會十分激烈,所以,除了要有熱愛毛主席的熱情,我們還要有捍衛毛主席的勇氣和力量。
黃克誠同志,欒保俊同志是我們的榜樣。
在這里,我們一起沉痛悼念欒保俊同志,深情懷念黃克誠同志!
參考 懷念敢于堅持真理的老作家欒保俊同志
鏈接 【置頂】 黃克誠:做人要厚道[2007-12-27 22:01]
黃克誠大將的求真精神:敢唱反調
黃克誠大將的浩然正氣:為毛主席聲辯『推薦』http://www.like-qin.com/showart.asp?id=817
[建黨90周年]黃克誠提出的根本問題:對毛主席評價的態度問題[2011-06-15 08:09]
朱毛與劉鄧、陳粟、陳謝、楊羅耿等對企業的啟示[2011-09-14 07:40]
[建黨90周年]文革時毛主席派曾思玉坐鎮武漢力挽狂瀾[2011-07-03 15:13]
毛主席賞識的女干部陳慕華:個高調低美名揚[2011-05-21 14:34]
文革時毛主席和李德生的精彩問答[2011-05-15 13:29]
歡迎交流: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李克勤:感悟神醫毛澤東救黨、救軍與救民——當今中國不要諱疾忌醫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12/283433.html
[歷史視野]李克勤:毛遠新和父母的珍貴合影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12/281785.html
李克勤:主席思想譽中華,今日心儀萬戶家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1112/284015.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