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6日,聯合國秘書長吳丹致電中國:10月25日的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毛澤東親自點將,派喬冠華率團出席26屆聯大。作為新中國代表團團長的喬冠華,在聯大會議上不卑不亢,從容發言,有力地批判了美帝和蘇修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他的行為,得到了一些友好國家代表團成員的贊賞。
長期以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操縱聯合國,反華、排華事件從沒中斷。他們還手握否決權,常常無視安理會的工作程序,以大欺小;以強凌弱,致使安理會有時變成了他們的表決機器。此風不整,難以服眾。1971年,隨著基辛格秘密來華,美國的對華政策呈現轉緩跡象,但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的狀況是否會有變化,一時還難下定論。蘇聯的對華政策雖略有變化,開始了邊界談判,但在中國東北部邊境,仍陳兵百萬,虎視耽耽。
喬冠華開始給安理會“整風”
中國歷來反對大國操縱安理會,反對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大國霸權主義。喬冠華當時對我說:“來聯合國一次,不能只發個言就走人,其它事都交別人去干。如果發現聯合國的弊端、特別是大國破壞聯合國憲章的行為,我們不能置若罔聞,必須及時表明我們的立場,不能讓這類行為文過飾非,得過且過。我們該說的說,絕不妥協,該讓的讓,絕不含糊。正如毛主席囑咐的,看準了的,該說就說,不必左顧右盼。”
有一次,喬冠華出席安理會,期間出現了大國操縱安理會的事件,嚴重地破壞了會議的有關原則規定,這可把喬冠華惹急了。那天,安理會是要協商解決中東地區的武裝沖突。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的理事會,要通過協商,達成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決議,以呼吁盡早結束該地區的戰爭狀態。然而,會議卻開得十分霸道。
原來,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在開會之前,經理事會主席同意,拿出了一個中東問題的決議草案,征得聯合國秘書長的默許,然后就要提交安理會舉手表決通過。他們還商定,在通過這一決議時,不必再征求其他安理會成員國代表的意見,也不必讓其他理事國代表發言,立即舉手通過就算定案。
正當安理會主席提出要舉手表決的時候,喬冠華立即向主席提出發言請求。蘇聯代表馬力克卻搶先發言說:“這是安理會的程序問題,我們已經商量好了,這個決議草案可以進行直接表決,安理會各國代表可不必發言。現在中國代表提出要發言是不合適的,不能采納。”
馬力克儼然以安理會中時“老大”自居,比主席還主席。他想要-錘定音,誰也別答腔,誰也別干擾,似乎在向安理會宣告:就這樣定了,諸位舉手表決吧!馬力克萬萬沒想到,他的霸道反而激起了喬冠華的憤慨。
喬冠華根據聯合國憲章原則,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底氣十足地大聲疾呼:“我抗議!我在安理會要求發言,是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正當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他的抗議合理、合法,無可挑剔,引起的震動也不小,各國代表都被震得目瞪口呆。這可是安理會有史以來很少發生的事情。
多少年來,誰敢對大國操縱會場說個“不”字?安理會主席這時不知道這個會議應該怎么往下開。中國代表的要求正當合理,不準常任理事國發言是違章的。怎么辦?中東問題的決議,也不能吊在那里不管,為此他十分尷尬。美國與蘇聯兩國代表也覺得此事事先有些沒溝通好,有些理虧。他們雖然心里不服氣,卻也沒有什么理由反對喬冠華的抗議。
安理會主席只好宣布:暫時休會,下午再接著開。各國代表正準備離開安理會會場的那一剎那,安理會主席到喬冠華的座位旁說:“請喬先生到我的辦公室來。我們商量一下,下午這個會應該怎么開。”喬冠華二話沒說,站起身來,單刀赴會。
那天中午,喬冠華在代表團駐地很得意地對我說:“安理會的不正之風,不改不行。什么都是大國說了算,還要聯合國干什么?”我說了句:“給安理會整整風,真妙!”喬冠華接著說:“說實在的,這位主席挺不錯,還比較合作。我跟他說不準別人發言就舉手通過決議是不嚴肅的,必須糾正,他也贊成。他跟我說,下午開會,聽取各國代表發言后,再舉手表決。開會時,讓我第一個發言,我當然贊成。”
大國說了算,要聯合國干什么?
下午,安理會準時開會。
我們走進安理會會場,座無虛席。似乎各理事國的代表及其助手都來了。
我估計,安理會各國代表都想到會看看下午這臺戲怎么唱。有的人要看看中國代表如何觸動安理會長期形成的弊端;有人是要聽聽中國代表就中東問題的發言;也有的人大概只想“坐山觀虎斗”。
大會主席準時宣布下午開會的程序,接著他說:“現在就中東戰爭的決議聽取各國代表的意見,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先生發言。”不言而喻,主席所宣布這句話,是他與有關方面協調一致的決定,有一定的權威性。這一決定將上午馬力克那一套做法給否定了。
馬力克坐在那里,自然會暗暗叫苦,他已背上了操縱安理會的黑鍋,有些按捺不住,又不敢貿然跟主席對著干,他只能無可奈何地聽喬冠華的發言。
喬冠華以平和的態度,指責馬力克:“不要急嘛!”“你一貫急的毛病怎么還沒改。”這句話讓馬力克暗吃苦果,不管馬力克怎么答辯,都難以白圓其說。這一句也巧妙地壓住了馬力克的氣焰。
關于大國操縱安理會的行為,喬冠華也沒繞彎子,一針見血地說:“聯合國演變到今天的狀況,己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了。”“大國說了算,要聯合國干什么?”
喬冠華的這一發言,出于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感,向全世界發出的一個中肯的呼吁,切中要害。中國加入聯合國加上美國總統尼克松隨后的訪華,中國很快迎來第二個建交高潮。據統計,1971年~1972年間,和中國建交的國家有33個,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與中國建交國有32個,60年代有18個,1970年僅有5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