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家健在的百歲黨員毛遠耀
李克勤(jixuie)題記:毛主席家里出黨的優秀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位百歲黨員毛遠耀,是毛主席的遠房侄子,毛遠新叫他堂哥,他是1929年入黨的老同志。由此我們自然會聯想到毛主席的家風:大家風范。 毛主席的大家風范,經過歷史的檢驗,誰也無法否認,他帶出了毛家的好家風,同時也帶出了新中國革命大家庭的好家風,包括黨風、民風和社會之風。這是我們需要理直氣壯大講特講的,因為我們實在太需要了。
毛遠耀出生在湖南韶山沖一個貧農家庭,祖父毛福生是毛澤東父親毛順生的同房堂兄弟,父親毛智珠系毛澤東的堂兄弟。
毛遠耀的伯父毛宇居是毛澤東未出五服的堂兄兼老師。1938年毛主席給毛宇君寫的信提到“遠耀等在此甚好”,那時毛遠耀在軍委秘書處工作。
兒時起,毛遠耀經常聽長輩講關于堂叔毛澤東的故事:他青年時代教育全家干革命,把弟弟妹妹一個個帶了出去,投入革命的洪流,這對年少的我產生了很大的思想震動。
毛遠耀回憶:1927年1月,堂叔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到了韶山。我聞訊后,即隨農民隊伍去歡迎堂叔回鄉。堂叔發表了激情洋溢的講話,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農民闡述舊社會的不合理,號召所有人民要團結起來,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他慷慨激昂地說:“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潤之決不回來見父老鄉親!”
我聽了堂叔的講話,十分感動,更加堅定了革命的信念。
1929年10月,我在毛氏宗祠教小學。一天,地下黨員李德時忽然來到我家,送來一封密信,原來是堂叔毛澤民從上海捎來的。信是寫給我的祖父毛福生和伯父毛宇居的,用藥水密寫在一本書里。
李德時用他帶來的顯影藥水一涂,字就顯露出來了。信的內容是:一是毛澤民要了解國民黨沒收他家財產的情況,他要轉告兄長毛澤東;二是上海正需要人,指名要我和族弟毛特夫去上海工作。當時祖父不愿意我離開韶山,一再勸阻,但我向往革命,意志堅定,決心既下,便與毛特夫悄悄離開了韶山。
來到上海幾天后,堂叔毛澤民一家人帶著我和毛特夫一同到了天津。當時黨中央在天津建立了秘密印刷廠,受堂叔毛澤民直接領導,我被安排到秘密印刷廠當學徒。
1929年12月的一天,對我來說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我經堂叔毛澤民和錢希鈞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兒時的革命理想終于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后來在大連市公安局等多個部門擔任過領導職務,1957年,我調任武漢大學(四校合并前的武漢測繪學院)黨委第一書記,1988年離休。
毛主席家里的人,為黨為人民付出的實在太多,在建黨90周年之際,我們在這里又認識一位一直保持低調的革命老人。
黨的優良傳統需要發揚光大,我們要學習毛主席家里人那種對黨的忠誠,對為人民服務信念的全心全意。
在毛主席去世多年以后,我們看到老人家的親戚在做人做事上,依然是那么過硬,這讓人不得不欽佩毛主席管理家風的大家風范。
毛主席管理自家人最讓人信服的是他的廉潔自律,以身作則,并且影響了家里各種各樣的人。
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作為一個人,他的家庭,包括親戚在內是個大家庭,從毛澤東開始投身革命起,他就嚴格要求,一絲不茍,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可謂潤物細無聲。
毛家出現像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堂妹毛澤健、侄兒毛岸成(毛澤覃之子)、長子毛岸英,是我們熟悉的毛主席家最著名的五位烈士,絕不是偶然的,這都和毛澤東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密切相關。
毛澤東改造中國,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家庭改造起,這一點后不夸張。
毛主席的家風和毛澤東時代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
有一本收錄毛主席家信的書,從1915年2月24日毛澤東給他“16哥”文運昌,到1974年11月20日給江青的信,一共79封。
毛主席對自家的親戚,不管是妻子兒女,還是韶山族親、姻親,還是外族家、岳家,毛主席總是那么循循善誘,有理有據,有時候苦口婆心,有時候當機立斷,即使是今天我們讀來,也無不為毛主席那博大的胸懷,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對親人的真心,對親戚的誠心,所打動。
雖然是家信,但是誰能否認這不是毛澤東思想的光輝呢?
毛澤東作為革命領袖在引領家風上,為大家風范!
下面我們看三個具體的事例。
毛澤東的親人中間有毛澤民、毛澤覃、楊開慧、毛澤健、毛岸英這樣的革命烈士,還有很多親戚,他們不一定參加革命工作,但是卻受到毛澤東的牽連,備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這些親戚得知毛澤東的情況后,向毛澤東提出一些生活工作上的要求,按說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毛澤東在這些問題上表現出極強的原則性,并且毛澤東還特別善于和親戚做思想工作,其方式就是他培養出來的我黨這方面的一大絕招,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毛澤東的這些做法,現在研究起來感覺有一個特殊意義,那就是如今的高級干部如何從毛澤東的行為中間,吸取一些營養,從而以利于更好地處理好自己和親戚的關系,既不傷親情,又不違反原則,這對于防止腐敗,廉潔自律,無疑是有重大意義的。
![]() |
毛主席在故鄉韶山同貧農社員親切談話。(一九五九年) |
毛澤東的八舅文正瑩是他的啟蒙老師,毛澤東到老不忘。解放后,他在同八舅的兩個兒子,表兄文運昌、文南松等見面時,曾一再提起當年舅父們力勸父親送他到“洋學堂”讀書和他在八舅家借書常常因久讀未還而損壞的往事。他說:“八舅對我的教育和幫助好大口羅!不是他老人家,我可能還是一個賬房先生,或者是一個莊稼把式,怎么也到不了現在這個樣子喲!”毛澤東動情地對文運昌等人說:“八舅是個大好人啊,他不僅是我知識上的啟蒙老師,他還教我怎樣做人。他對我毛澤東是有大恩的。只可惜過世得太早了,沒看到今天的解放,沒等到做后人的為他老人家盡孝……”稍停,他又對兩位表兄說:“等我有空,想到你們家去一下,一來看看親戚們,也給七舅八舅上上墳……”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的親情溢于言表。
我們也不能忘了,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曾經給表兄文運昌寫過一封長信。
運昌吾兄:
莫立本[2]到,接獲手書,本日又接十一月十六日詳示,快慰莫名。八舅父母仙逝,至深痛惜。諸表兄嫂幸都健在,又是快事。家境艱難,此非一家一人情況,全國大多數人皆然,惟有合群奮斗,驅除日本帝國主義,才有生路。吾兄想來工作甚好,惟我們這里僅有衣穿飯吃,上自總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為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無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面謀一大小差事俾資接濟,故不宜來此。道路甚遠,我亦不能寄旅費。在湘開辦軍校,計劃甚善,亦暫難實行,私心雖想助兄,事實難于做到。前由公家寄了二十元旅費給周潤芳,因她系澤覃[3]死難烈士(澤覃前年被殺于江西)之妻,故公家出此,亦非我私人的原故,敬祈諒之。我為全社會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愛的外家及我家鄉一切窮苦人包括在內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諸兄弟子侄,及一切窮苦同鄉,但我只能用這種方法幫助你們,大概你們也是已經了解了的。
雖然如此,但我想和兄及諸表兄弟子侄們常通書信,我得你們片紙只字都是歡喜的。
不知你知道韶山情形否?有便請通知我鄉下親友,如他們愿意和我通信,我是很歡喜的。但請轉知他們不要來此謀事,因為此處并無薪水。
劉霖生[4]先生還健在嗎?請搭信慰問他老先生。
日本帝國主義正在大舉進攻,我們的工作是很緊張的,但我們都很快樂健康,我的身體比前兩年更好了些,請告慰唐家圫諸位兄嫂侄子兒女們。并告他們八路軍的勝利就是他們大家的勝利,用以安慰大家的困苦與艱難。
謹祝兄及表嫂的健康!
毛澤東
十一日二十七日(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根據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注釋
[1]文運昌(一八八四——一九六一),湖南湘鄉人。毛澤東的表兄。
[2]莫立本,即方克,一九一八年生,湖南桃江人。當時是從湖南長沙去延安的一位青年。
[3]澤覃,即毛澤覃(一九○五 ——一九三五),湖南湘潭人,毛澤東之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曾任中共蘇區中央局秘書長、中央蘇區獨立師師長。一九三五年犧牲。
[4]劉霖生(一八六五——一九四九),湖南湘鄉人。毛澤東和文運昌的表兄
這封信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1、“家境艱難,此非一家一人情況,全國大多數人皆然,惟有合群奮斗,驅除日本帝國主義,才有生路。吾兄想來工作甚好,惟我們這里僅有衣穿飯吃,上自總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為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無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面謀一大小差事俾資接濟,故不宜來此。道路甚遠,我亦不能寄旅費。”
毛澤東明確拒絕了表兄過來工作的要求,同時也表示自己不能給予路費資助。并且講明了理由“我們的黨專為國家民族勞苦民眾做事,犧牲個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無薪水。”
這是典型的曉之以理。
2、“前由公家寄了二十元旅費給周潤芳,因她系澤覃[3]死難烈士(澤覃前年被殺于江西)之妻,故公家出此,亦非我私人的原故,敬祈諒之。我為全社會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愛的外家及我家鄉一切窮苦人包括在內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諸兄弟子侄,及一切窮苦同鄉,但我只能用這種方法幫助你們,大概你們也是已經了解了的。”
這明確了公家與私家的關系,并且把公家對于烈士家屬的照顧突出出來,從而體現共產黨的知情意,而毛澤東鮮明的把自己本人只是作為共產黨員的成員之一,絲毫沒有作為共產黨領袖的特別之處。從而把個人的情分與黨的陽光雨露聯系在一起,將個人的感情歸附于黨的感情,如此對親人動之以情,更令人感動,也就更有說服力。
3、“日本帝國主義正在大舉進攻,我們的工作是很緊張的,但我們都很快樂健康,我的身體比前兩年更好了些,請告慰唐家圫諸位兄嫂侄子兒女們。并告他們八路軍的勝利就是他們大家的勝利,用以安慰大家的困苦與艱難。”
很明顯,這是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之后,將整封信歸納于革命的大道理,民族大義,這就把親情與階級的情分統一起來,與民族國家的大義協調起來,這樣讀起這封信的表兄和親人,以及今天任何一位讀者,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毛澤東為什么能夠團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
那是他把親人當做人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又始終把人民中的任何一員都當做自己的親人,他領導了,構建了一個活生生的革命大家庭,那是新文化,新社會的活體。
正是在這個革命大家庭里,才有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才有干部親戚對干部拒腐蝕的理解。
而這樣的廉潔文化,其源頭來自毛澤東本人,其影響來自毛澤東以身作則,從他和他的親戚開始實踐,開始傳播,開始推廣。
而他以及他領導的一切,他從來就沒有放松監督,這個監督來自人民大眾,來自己他親自領導的群眾監督,以至于這種監督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大特色,那就是群眾路線:一切依靠群眾,放手發動群眾,一切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
他一生始終不渝,他在親情與原則之間,用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難道那不是真善美的和諧嗎?!
(二)深諳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區別——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4)
現在人們比較喜歡談論毛岸英1949年10月給親戚的一封信。因為這封信主要談的是共產黨員的廉潔問題,從而深刻論述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區別。
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后,一直反對人們因他是領袖的兒子而另眼看待。老家湖南解放后,他非常懷念當年冒著危險照料自己的外祖母向振熙(楊開慧之母)和其他親屬,經父親同意專門去了一次湖南老家為外婆祝壽。不過,面對一些親屬按照舊觀念提出的安排職務的要求,他都不講情面。1949年10月,毛岸英給表舅向三立寫了一封信,就某親屬“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面的位置”一事,表示“我非常替他慚愧,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后了……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他又說:“我愛我的外祖母,我對她有深厚的描寫不出的感情。但她現在也許罵我‘不孝’,罵我不照顧楊家,不照顧向家,我得忍受這種罵。”
毛岸英在信中指出:“反動派常罵共產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做官發財的人情的話,那么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 ‘人情’。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在內。當然,對于自己的近親,對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一種與血統、家庭有關的人的深厚感情的。這種特別感情,共產黨不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并努力于倡導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徑。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圍并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共產黨是堅決站在后者方面的,即 ‘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
這體現出共產黨員基本的素養和堅定的原則性。
毛岸英還深刻闡述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他說:“我本人是一部偉大機器的一個極普通平凡的小螺絲釘,同時也沒有‘權力’,沒有‘本錢’,更沒有‘志向’來做這些扶助親戚高升的事。至于父親,他是這種做法最堅決的反對者,因為這種做法是與共產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與人民大眾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
無產階級的集體主義――群眾觀點與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個人觀點之間的矛盾正是我們與××他們意見分歧的本質所在。這兩種思想即在我們腦子里也還在尖銳斗爭著,只不過前者占了優勢罷了。而在××的腦子里,在許多其他類似××的人的腦子里,則還是后者占著絕對優勢,或者全部占據,雖然他本人的本質可能不一定是壞的。”
這封信事實上也產生了應有的效果,毛岸英家鄉的父老鄉親沒有誰因為他“不講親情”,而責怪他。
我們從這封信里,卻能讀出不一般的信息來,我們看到了一個清正廉潔的共產黨員的形象,更讓我們看到一個共和國領袖的兒子,一個烈士后代對來自不易的生活的無限珍惜之情。
從天理,從國法,從人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毛岸英都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黨員光輝形象,他在信中表述的,并在實踐中體現的思想情操,對人民,對祖國,對社會主義事業,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毛岸英作為蘇聯紅軍坦克部隊的軍官一直打到柏林,作為毛澤東楊開慧的兒子,骨子里就充滿勇敢堅毅頑強的精神素質,這不會讓人有絲毫懷疑。而他在文的方面究竟怎樣?是否也和武德一樣強呢?
![]() |
毛澤東對兒子當農民的學生十分高興 電視劇《毛岸英》劇照 |
解放戰爭時期,周恩來在中央機關的一次會上曾經這樣說:毛岸英同志在土地改革運動中的一些意見是正確的,很有學問,他攻讀了不少馬列著作,有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電視劇《毛岸英》展示過毛岸英參加土改的場景。
1947年春,國民黨進攻延安,毛岸英隨中央機關北撤,按毛澤東的安排,毛岸英去在山西臨縣郝家坡搞試點的土改工作團工作。
岸英勤奮工作,在實際中表現出的政治思想水平,深受老一代和熟悉他的同志的好評。其間,毛岸英寫信報告父親說:兩個月的收獲比蹲在延安機關學習兩年還多。
我們一起來具體看一看這封信的內容。
親愛的爸爸:
我在郝家坡兩個多月的土改工作中,學得了如下東西:
一、最重要的一點,認清了自己所站的無產階級立場。
二、群眾路線就是階級路線加上民主作風。
三、不把農村中的階級斗爭掀起到最高程度,是不能發動廣大農民群眾的。
四、沒有群眾的監督,沒有民主,干部便必然變壞,必然會在人民頭上為所欲為,哪怕這個干部在未當干部時成分是很好的,人也是很好的。
五、只有用群眾的力量,才能徹底改造我們的黨政軍。
……沒有下面的實際接觸,在上面會上就是聽一百個最好的報告,也是沒有多大益處,接受不了,這好比地不耕而撒上哪怕是最好的種子,亦是徒勞無功,一陣風就吹走了……
從這封言簡意賅,觀點鮮明,又不乏真知灼見的信,我們看到25歲的岸英,經過短短一年多的工作實踐和理論學習,已經深深地理解并掌握了中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這封信里,毛岸英向父親毛澤東匯報思想體會,并提出了自己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見解和觀點,表現了很高的政治覺悟。尤其他提出了“沒有群眾的監督,沒有民主,干部便必然變壞”的觀點,十分難能可貴。
“沒有下面的實際接觸,在上面會上就是聽一百個最好的報告,也是沒有多大益處,接受不了,這好比地不耕而撒上哪怕是最好的種子,亦是徒勞無功,一陣風就吹走了”,這形象生動的比喻,頗有毛澤東的風格,既講明了道理,也從深層次暗示了他對于毛澤東要他下去鍛煉的深刻理解、認同,以及堅持做下去的決心。
毛岸英用這種簡單的,格言似的語言,我們自然想到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表述方式。
對此,作為父親的毛澤東理所當然非常欣慰,作為黨的領袖的毛主席責無旁貸地要給予鼓勵。
這樣也就好理解周恩來對毛岸英的評價為什么那么高了。
為什么毛主席把家里人教育的那么好?這是個大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一直到電視劇《毛岸英》上映,我國的很多朋友才知道毛主席還有個特別的“大女兒”——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通過這部電視劇,我們也認識了這位平凡又不平凡,用她自己的話說是“不幸又是最幸福的人”,她的人格魅力,中國普通的老百姓必將永遠記住!毛主席教育子女為什么這么成功?奧妙在哪?
在毛岸英回國以后,他曾經對父親的嚴格要求不理解,連周恩來都親自勸說毛澤東不要對兒子太“苛刻”。
后來,毛岸英理解了父親,其實毛澤東對兒子的要求很簡單,就是不要把自己套在“毛主席”的光環里,做一名普通人的普通兒子就行了,就OK了!
這可以說是主席獨特的思想,由于在他多個子女身上的成功實踐,我們也可以當做一種文化來研究。
這叫“重心下移”,也就是讓領袖的子女和普通人的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不要高高在上。高高在上,不正常,也不順服,別扭。
可是,一旦和普通農民在一起,和工人師傅在一起,忘掉自己是毛主席的兒子,你看毛岸英多么快樂!
也就在這個時候,毛岸英真正明白父親的一番苦心。
人的重心不能設得太上,否則就不穩當,通常說頭重腳輕根底淺,就是這個意思。
我國還有一個說法,叫“氣沉丹田”。
丹田在臍下三寸,氣沉丹田,就是要求練拳時盡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識地強行向下壓氣。因為“先天之氣宜穩,后天之氣宜順”。后天之氣宜順就是指的呼吸要順其自然。腹穩,呼吸自然就順,下盤就能 氣沉丹田穩固。氣沉丹田的煉精化氣,是積累內氣,以成內勁功夫。然后煉氣化神,以使內勁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功能。這樣,內氣、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剛發,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實施于較技攻防中。
毛岸英,“先天之氣宜穩”,意味著作為毛澤東的兒子,這是先天造成的,不可改變,因此首先要穩重,要穩住,怎么辦?只有重心下移,到基層去體會,鍛煉,這是必由之路。
毛岸英,“后天之氣宜順”,也就是說,毛主席的兒子在成長中,不能搞特殊,要順其自然,這個自然的標準,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否則就不自然。
毛主席為毛岸英,為毛岸青,以及李敏、李訥,再就是他的“大女兒”劉思齊,包括他的其他晚輩,不都是這樣培養教育的嗎?推而廣之,他后來要求干部子女,乃至于對全體青年的教育,還不是這樣的嗎?
重心下移,氣沉丹田!
這是毛主席教育子女的高招。這也是毛主席教育家人的高招。
誰又能說這不是毛主席教育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高招呢?
毛主席不是一貫教育我們要密切聯系群眾嗎?群眾在基層,在下面啊!
后記:毛主席的家風,其口碑是毋庸置疑的,這是毛澤東思想的獨特光輝,是毛澤東文化的生動體現,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光榮。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要為捍衛毛主席而聲張正義。
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過去我們對毛主席宏觀上的指導研究較多,而對于毛主席微觀上的做法,相對研究的很不夠。實際上,在一個個生動故事里,毛主席的思想是連貫的,是成體系的。
我們一定要注意,毛主席是最講究馬克思主義具體化的。他一生這么做了許許多多的小事情,需要我們進一步去總結,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毛主席教育家里人的思想和行為是一個大的體系,我們需要作更多的關注和研究。這對于我們理解毛主席作為革命大家庭領袖的做法,十分有益。
這是我們未來所必需的。誰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鏈接:
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2009-11-28 09:3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5EE268FDA5.html
彭德懷:毛岸英是第一個志愿軍——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1)[2009-11-29 14:0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611CA27DA5.html
毛澤東為何要送子上朝鮮前線——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2)[2009-12-01 12:10]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667ECE7DA5.html
毛澤東教子有方——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3)[2009-12-03 08:3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6A8DF2FDA5.html
毛岸英是罕見的國際主義戰士: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5)[2010-05-12 19:5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A91B647DA5.html
黃繼光的母親給毛主席的信: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6)
參考:慈愛:圖解毛澤東的目光6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939209FDAD.html
【原創】 立足于不腐敗:毛澤東的廉潔文化[2007-12-26 09:0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671F37DAD.html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與母親的啟示[2009-05-10 10:0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A8F0CC7DA5.html
建國初期“朱毛”防治“污毒”見奇效[2009-05-23 12:5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DACD017DAD.html
誰能不動容:讀《倪志福:我為總理做過一把椅子》[2009-04-06 06:1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2682637DA5.html
[建黨90周年]毛主席要尼克松來訪的決策基礎到底是什么?
【置頂】 毛澤東:一個無與倫比的被研究者
歡迎交流: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毛澤東廉潔自律:親情與原則的處理藝術[2010-03-28 09:49]
深諳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區別——假如毛岸英沒有犧牲(續4)[2009-12-07 14:04]
毛岸英是個文武全才:思想理論水平非同一般[2010-11-12 15:09]
毛主席教育毛岸英的高招:重心下移,氣沉丹田[2010-11-10 19:4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