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鄉建事業的拓荒者劉老石同志
2011年3月24日21時45分許,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總干事、全國支農大學生共同敬佩的精神導師、新時期農民合作運動的引路人和鋪路者劉老石同志,因車禍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享年43歲。
劉老石,本名劉湘波,1968年3月1日出生于黑龍江黑河,碩士研究生就讀于湖南師范大學哲學系。在岳麓山深厚的傳統文化及革命精神底蘊的滋養下,劉老石同志每逢清明常邀好友花祭黃興、蔡鍔等先烈,并發起哲學沙龍,縱論百家,關注時政。畢業后,劉老石同志執教于天津科技大學(原天津輕工業學院)基礎科學部,直至2010年辭職。
世紀之交,“三農”問題突顯,基層矛盾深化。為尋找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劉老石同志積極組織學生下鄉支農調研。2001年,感于溫鐵軍教授有關大學教育弊端的批評,遂兼職加入由溫鐵軍教授主編的《中國改革·農村版》雜志。在雜志社,劉老石同志和李昌平、邱建生等一批編輯為基層沖突中無助的農民鼓與呼,反映農民渴望平等權利的心聲。
2004年底,劉老石同志和幾位下鄉支農運動中涌現出來的青年骨干學生注冊成立了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NGO,非政府組織)。劉老石同志及其同仁所做的工作,一是推動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工作:十年來他們幫助數百個高校社團、近一萬人次的學生深入農村和基層開展了支農調研活動,無數有志青年在他們的理想感召下走上了一條從城市到農村、從書本到田間的成才之路;二是推動鄉村建設人才的培養:自2005年以來他們開展了“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每期1年的理論學習和基層實踐鍛煉,累計培養了數百名切實扎根農村的鄉村建設骨干人才;三是推動新形勢下的農民合作運動:他們以培訓農民骨干、派駐大學生到合作社、建立合作社聯合社等形式,在全國建立了十余個新鄉村建設試驗區和上百個合作組織,培養了一大批農民合作事業的骨干分子和先進人物。2006年,在他們推動下,全國各地七家優秀的合作社組成合作社聯盟,取名“國仁綠色聯盟”,意在聯通農村和城市,實現城鄉互助。
劉老石同志及其同仁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使全國無數大學生走出狹小的自我,從封閉的大學校園走向了寬廣的中國農村,走向現實社會,改造了他們的思想,樹立了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大批大學畢業的優秀青年投身到了艱苦的合作事業建設中去;無數農民帶頭人在劉老石及其同仁的無私幫助下組建起了新時期的農民合作組織,將新形勢下的農民合作事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劉老石同志帶領下的大學生支農調研隊伍和鄉村建設隊伍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發揚紅軍“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要做群眾的先生,先做群眾的學生”的精神,尊重農民的主體、主人地位,充分地運用和很好地實踐了毛主席總結的群眾工作方法。劉老石同志以其無私和堅忍贏得了每一位鄉建事業參與者的尊敬,當之無愧地被廣大支農大學生稱作的共同的精神導師,被農民朋友親切地稱為他們合作道路上的引路人。他畢生矢志不移的追求,是對當前依舊在繼續的拆散農村、使農民重新成為一盤散沙的有力反動,是對資本主義個人至上的倫理道德的有力回擊,是對百年以來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前赴后繼共赴國難的有力詮釋。
烏有之鄉全體人員沉痛悼念這位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上不幸倒下的同志!
劉老石同志的精神與我們同在!
悼念劉老石專題網站:
http://www.liuxiangbo.net/photos
http://www.54gongshe.cn/portal.php?mod=topic&topicid=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