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昔邁丁(馬共中委):我是這樣成為馬共黨員
早1937年,我曾經成為霹靂馬來青年協會的會員,這是拿督邦里瑪武吉干當和拿督哈芝阿都瓦合領導的青年協會,入會條件很簡單,擁有駕駛執照就可以了,那時我已經有駕駛執照了。青年會的宗旨也很簡單,假如發生車禍或關系到汽車司機的事情,青年會將會維護該司機。
霹靂馬來青年協會不是政治團體,而是福利機構,然而它使馬來人覺悟到要集體爭取自己的利益和福利,從而萌生他們的政治覺悟。
1941年,一個華族青年來礦場做工,他也能說馬來語和英語,從他的談吐和舉止來看,是一個曾受高深教育的人,為什么敢原來做苦力,一天的工資才7角錢而已?正希奇。由于它既善于交游又和藹可親,不多久他就和我親近了。有一次,我問他,工錢這么少,你為什么要來這里做工?他回答得很簡單: “找吃啦。”
在一起做工和有了親密交往之后,這位青年就向我談工會活動,并介紹我參加工會,那時和我一起做工的還有幾個馬來工人,也成為工會會員。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工會的名稱是近打礦業工人聯合會。原來這位青年是馬末亞共產黨(馬共)的重要干部,他化名賴來福到這里做工,是要發動工人,鼓動他們的獨立斗爭精神。
由于他天性謙虛、平易近人,我就經常去找他談天,在談話中他孜孜不倦地向我灌輸進步的思想。起初他向我分析現狀,馬來亞是富饒之國,馬來人是土著,只可惜人民得不到這些財富。英國資本家都把這些財富攫奪光,拿回他們的國家去了。“請看,你本身是馬來人,卻在自己的家里替白種人打工?!?他的分析雖然簡短,但卻猶如一道光線照亮了黑暗的角落,把我喚醒,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他還說,馬來民族是勇敢的民族,霹靂州的馬哈拉惹勒拉就曾奮起反抗殖民主義者,他會失敗只是因為殖民者擁有強大的軍隊。賴來福邊指向礦場邊分析,你看殖民主義者多么貪婪地攫奪我國的財富,而我們受苦受難的人民卻出賣勞動力替英國資本家做工
賴來福還給我一本意大利人撰寫的英文書,記得書名是《日本的侵略》,這本書圖文并茂,有各種文章,還有暴露日本法西斯殘暴的圖片。他對這本書解釋說,日本法西斯當時正在侵略中國,還將會侵略包括馬來亞的東南亞。他還斷定,日本法西斯極其殘暴,人民必將誓死反抗,法西斯的壽命不會長久。
賴來福,原名杜龍山,1922年在霹靂實兆遠出生,在南華中學就讀于陳平及應敏欽(又名蘇麗婭妮•阿都拉)同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積極投身抗日運動,支持中國抗日。1941年,馬共黨組織派他到霹靂督亞冷地區組織錫礦工人,就是這時我認識了他,得到他的啟發,有了明確的政治覺悟
正當工會組織在發展的當兒,賴來福和幾個同志被英國殖民主義者逮捕了。他在監牢里表現出英勇無畏的精神,決不向敵人低頭。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馬前夕,在英殖民政府與馬共達成抗日協議下釋放出獄。剛剛一腳踏出牢門,他就到新加坡IOI特別軍訓學校入學受訓,這是英國為抗日而開辦的課程。軍訓結業后,他先到森美蘭州領導馬來 亞人民抗日軍第二獨立隊,1942年調動到霹靂州,任第五獨立隊隊長。
1942年9月1日的馬共中央重要會議,賴采福是與會的領導人之一,由于內奸萊特的出賣,會場遭到日軍包圍突襲,賴來福和其他代表一起,表現出英勇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浴血奮戰,沖破日本法西斯的五重包圍圈,在一條河流,賴采福協助受傷的戰友章凌云<阿蘇)沖出最后的包圍圈,章凌云后來成為馬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43年,賴來福在督亞冷被一隊日本法西斯軍隊包圍。不幸落入敵手,在監牢里他以堅強不屈的斗志面對敵人。日本法西斯用盡一切軟硬兼施的手段,妄圖使它屈膝投降,但都枉費心機,絕望的日本法西斯最后判處賴來福斬首示眾。
在行刑的當天日本法西斯出動三四百名軍警守衛刑場,還在沿途各地實施宵禁。面對法西斯的屠刀,賴來福毫不畏懼,面不改色,在心房停止停止跳動的最后一刻,他以豪壯的聲音高喊神圣的口號:“打倒日本法西斯!”“馬來亞共產黨萬歲!”
賴來福是馬來亞人民的優秀子弟,他為馬來亞的抗日斗爭和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時方年21歲。
賴來福確實是我的政治導師,聽了他的開導,我的思想豁然開朗,回首遙望和深深思索民族和國家的命運,接著思緒又移到被戴上叛逆大帽子的拿督馬哈拉惹勒拉和拿督沙郭爾。我是霹靂州人,在馬哈拉惹勒拉戰爭的影響下,反英精神從小就滲入腦海,隱藏在心里。讀書識字之后,我看過關于這一戰爭的書籍,只有少數人知道或敢說馬哈拉惹 勒拉等人是數一數二的祖國和民族的衛士,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種子開始在我的心中發芽滋長。
打從那時開始,我就憎恨那些掌管礦場的英國官員,早上遇見英國官員,我不再稱呼他先生,不道早安,也不作其他尊敬的表示。我想起了一個事件,一個英國官員正在兇惡地咒罵兩個工人,我一看到就非常生氣,心里藏著的對殖民主義者的火種立即燃燒,就把他的腳踏車丟進礦湖泄憤。他本來是要打我們的,但看到我們三人手里都拿著鐵錘或鐵條,他拔腿就跑了,要不然不知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
賴來福要到其他地方去活動了,臨行前他囑咐我,要堅定地把他打下基礎的工人運動加以發展。我所在的錫礦公司的工會真的迅速發展起來,我和幾個馬來朋友一起,肩負了馬來工人干部的工作,負責組織馬族工人,建立工會分會,使工會組織從雙溪古月發展到督亞冷。在這一帶至少有10艘鐵船,在上述干部的領導下,每艘鐵船都建立了礦工 會的分會。與此同時,馬共接受我入黨,我成為馬共黨內的第一個馬來黨員。
(取材自拉昔邁丁回憶錄《從武裝斗爭到和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